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化意蕴及实现路径
2016-02-24孙志方
孙志方
【摘要】在中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马克思思想彼此交流、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过程。分析网络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影响力、覆盖面及实效性,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主流意识。更好地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关键词】网络时代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大众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唯物理论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教训与经验,对于理解党提出的发展规划及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现阶段实现由传统文化逐步向现代文化转型,建立体现中国特点的文化体系、建立和谐文化,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策略以及结合方式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作用。当前,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持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既为人们工作与生活带来快捷与方便,推动社会进步;也出现很多不良事物,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要能借助网络化信息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与发展,让具有中国内涵的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智能终端、新媒体等传播阵地。要大力促进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建立与融合,重视人们的品德与思想教育,净化网络空间,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网络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网络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生长的土壤。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众多社会理想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天下为公”的理念。《礼记》中,将理想社会设计为:天下为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盗贼不兴、夜不闭户。①而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完善的制度环境中,让人类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尽管理论成果各不相同,但都彰显出人们的理想诉求。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文化,能够得到中国人民的肯定与接受,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理念具有很多相似处,可以将契合点逐步转变成为发展的生长点,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中国化。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完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武器,体现出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辩证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精髓融会贯通到马克思主义理念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彰显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形式与世界性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人们熟悉、认可的民族语言表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并逐步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
网络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在网络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互动与结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性环节。我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而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需要我国传统文化的协助与支持。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发展,是让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传统文化能够准确把握社会发展与世界和平的主题,以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为首要任务,总结群众在各项实践中取得的成果,让大众语言成为传统文化的理论形态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逐步扩展其时代价值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结合,应该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精髓。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快速扩张的年代,其主题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和现代化进行批判,体现出以实践改变世界的特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基础上,让马克思主义逐步普及化、通俗化,让普通群众能理解其思想精髓。②在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哲学领域,两者在历史观、认识论、辩证法、唯物论等方面具有共通之处。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实践、实事求是,为其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原则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批判的、历史的眼光重新认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网络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理论自身的需要、是创新传播载体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化、通俗化、具体化的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势在必行。
网络时代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时代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面临的机遇。第一,扩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范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彰显出资源共享、快速传播的优势,让人们能快速、方便的获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的资源与研究成果,提高其宣传效果与普及范围。在网络时代中,卫星通讯、智能机、集成数字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造成全球领域中信息生产、信息流通、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目前,相关部门在网络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等网站,内有大量的影音、图片、文字资料方便人们学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与传播扩展阵地。
第二,增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传播方式。首先,网络的即时通讯特点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大众化提供便利的传播途径。借助移动通讯与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更好的认识群众的思想动态,快速解答他们疑惑的问题,帮助他们真正掌握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增强思想传播的途径。其次,博客、论坛等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提供交流平台。博客、论坛能够全面体现出群众的价值观与思想情况,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可以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能够有针对性、有目标的,通过建立博客、网站、论坛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进行更新,激发群众关注、点击、评论、转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与多向互动。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具有平等交互的特点,满足人们体现价值观、自我表达的需求,改变传统的公众交往方式。网络传播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多向互动,大容量、多角度的信息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与群众间实现无限空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不同形式的信息传播平台与网络通讯工具,任何时间、地点都在进行信息交流,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的互动关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网络时代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面临的挑战。第一,网络多元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数字文化、数字经济、数字政治的新时代。网络让信息共享成为现实,人们的交流范围与想象空间不断拓展。而意识形态领域是各方势力不断争夺的领地。③网络的渗透性、虚拟性、开放性强化多元文化的传播,其网络信息操作便利性与超媒体性导致信息准确性与客观性难以获得保障,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第二,西方网络霸权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唯物思想的结合与传播。据权威部门统计,国际互联网90%是英语内容、5%是法语内容,而汉语只占0.1%。国际网络上由于东西文化的比例失调,导致中国网络文化传播处于劣势,进而影响网络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发达国家借助环境与技术方面的优势占据更多网络资源,再通过网络信息输出获得文化传播先机,限制马克思主义宣传,进而大量传播西方文化与思想,在网络中建立霸权主义,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同时,我国技术落后,造成信息更新速度慢、点击率少、影响力小等问题,影响甚至阻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第三,网络话语差异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感。在移动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虚拟空间中产生体现网络特点的网络语言体系。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受到网络话语的挑战。首先,网络话语差异能够对传播马克思主义起到解构的作用。④网络语言简单扼要、个性明显,和逻辑强、内容多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相比,其吸引力更强。其次,网络话语差异造成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缺少认同感。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使其难以融入群众熟悉的语境中,难以调动群众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与网络话语出现矛盾,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出现认知距离与认知排斥,进而影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唯物思想的认同感。
网络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途径
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第一,中国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西方现代文明与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冲击和影响,在当今网络时代多种精神文明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只有改革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特别强,彰显在凝聚力、延续力、融合力、通化力、群众文化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等方面。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是应该被传承与弘扬的。另外改革与发展传统文化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中华民族如果想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拥有重要地位,就一定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国破除传统体制制约后的创新力与创造力是特别惊人的。现阶段,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保守因素,要添加新元素才能使其更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念的加入,为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新活力。
第二,传统文化要兼顾传统性与时代性。我国传统文化要获得持续发展就要符合中国历史及社会条件,根据条件变化而相应变化,让自己永葆活力。现在是网络时代,在西方文明借助网络力量不断冲击和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时,很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缺陷,面对新问题与新形势,传统文化发展后劲不足的原因是现代性因素较少。所以传统文化向马克思主义学习势在必行。传统文化要借助世界性、现代化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与文化,既要杜绝盲目照搬,也要避免被西方文明同化而丧失主体性。在网络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想体现出现代化,就要用科学人生观、世界观来改造自我、认识世界,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原则,根据新时代特点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借助中国风格实现两者融合。第一,让经典理论走进普通群众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现阶段理论界分析的重要问题,从其他专家学者对其特征、内涵、方法、目标、策略等方面的探讨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日常生活化。网络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并非是其思想已过时,而是其与中国人的生活具有较大距离,难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⑤所以,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就要回归群众生活领域,对人民群众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取向提供指导。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原则来开展改造自我与改造世界的活动,进而实现社会、他人、自我的统一与和谐。
第二,学习传统文化的表现方法与特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入中国后,面对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其大众化发展的第一步。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则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就要借鉴我国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特点,进而消除我国群众在了解马克思主义上的障碍,有效降低传播阻力。外来文化只有借助本土文化这个载体,与本土文化相近才能被群众接受,而不同文化或差距较大的文化就要渗入本地文化,才能体现出应有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方法。
第三,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发展。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通俗文化,属于社会底层文化。民间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传统文化特点。其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为背景,以活泼鲜明、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时,要学习借鉴民间文化,了解、掌握群众喜欢的表达形式。在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原则时要运用中国群众熟悉的故事、典故、谚语、警句等,以提高群众认可度。⑥这样马克思主义唯物理论才能拥有为中国百姓喜欢和接受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群众面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时才不会有难懂、生疏、晦涩的感觉,进而更好的接受马克思主义。
通过社会实践让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统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对客观与主观世界进行改造的科学理论武器,是先进的方法论与世界观,高度概括了人类思维、社会、自然界的普通规律。但此科学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事物,才能被人们接受与喜爱。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可以在中国体现出这样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环境的实际需要,而且此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具有较强联系性,可以被中国人认识、接受并应用。无论哪种武器,都要和实际事物建立较强联系,才能全面体现作用。⑦不管是革命阶段还是社会建设阶段,历史证实先进理论需要人民的首创精神与不断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则相结合,并将两者与快速发展的网络和群众生活相结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拉近普通民众与马克思主义思想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心理上认同并接受此,让其成为联系党与人民的重要桥梁,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进程。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注释】
①田克勤:“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代特点应该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4期,第55~60页。
②都培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辨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0期,第51~57页。
③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8期,第22~34页。
④陈晓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综述”,《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第13~18页。
⑤韩镔,吕青:“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科技视界》,2014年第22期,第34页。
⑥林国标:“话语整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的一种进路”,《湖湘论坛》,2014年第3期,第12~18页。
⑦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合理结合方式”,《长白学刊》,2015年第3期,第1~7页。
责编 /丰家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