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与立足点

2016-02-24吴丽娟

人民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

吴丽娟

【摘要】大学生是大学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重要创造者,受大学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大,大学生网络文化是大学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大学在建设高校网络文化时,面向高校学生,结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和高校环境,作出一系列值得注目的探索与实践。对面向学生的、以学生为建设主体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文化 广西大学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信息技术己经渗透到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致使人们的社会观念、工作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教育环境和学习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创新变成一种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文化现象。

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12年3月制定并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和目的,教育部于2012年底组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教育信息化试点申报工作,按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驱动、机制创新、模式探索、与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相结合等试点方向规范了试点单位的重点工作内容。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试点内容、试点目标,形成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突出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立足通过教育信息化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试点目标、进度安排、配套政策、保障措施、责任主体、预期成果等内容。广西大学作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试点工作重点内容内容是“数字化校园与学生网络文化建设探索”①。按照教育部“突出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立足通过教育信息化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的试点要求,我们对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结合广西大学实际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方案。

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定位

网络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形态,这种文化以网络为基础,以网络传播为手段,从网络小说到网络电影再到微博问政,各种网络语言、网络传播等都发展成为一种特别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己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网络已成为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体闲娱乐的主要渠道。网络文化的大众化和个性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人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②。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文化类网站迅猛发展,形成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格局。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各级政府网站、知名商业网站和专业文化类网站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生动活泼局面逐步形成。

另一方面,高校已成为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沿。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身心发展。与传统的大学文化相比,大学网络文化在传播先进文化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特色。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对促进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网络文化逐步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已经成为了衡量大学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③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在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2014年6月,由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组委会、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可以说,当今没有网络的大学生活,已经是不完整的了。大学生是最活跃、集中度最高的网络用户群体,是大学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

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各种新生事物。近年来,不少学校都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化活动节,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网络作品,广西大学学生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运行的“雨无声”、“空谷校园”就是典型例子。在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创造力量。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4年7月下发的《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培育建设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通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2015年6月《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的通知》,其目的都是为了培育、引导、发挥大学生在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传递网络正能量。

各种各样的网络教育平台和网络教育资源,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渠道,网络改变和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QQ、微信、微博等工具拓宽了高校学生的交往空间 ,更方便交流思想切磋观点。但也要认识到网上的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大学生是大学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重要创造者,大学生受大学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大,因此,面向学生的、以学生为建设主体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在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西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全面分析、评价和准确定位校园各类学生教育网站或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四个网络平台:

第一,以“雨无声”网站为基础,打造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雨无声”是广西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曾经获得全国大学生“十佳”网站、全国高校“百佳”网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雨无声”网站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大学生们。对“雨无声”网站进行改版和升级,更加突出其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将其打造成大学生们的真正的“网上精神家园”。

第二,以“空谷校园”网为基础,打造学生校园文学创作平台。“空谷校园”网是由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主管、面向全国青年大学生的先锋性、公益性网站。空谷传响,入耳佳音。对“空谷校园”网进行改版和升级,突出其网络文学的功能,将其打造成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学创作平台。

第三,以“广西大学易班”网站为基础,打造学生校园网络互动社区。易班网是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易班网为在校师生提供定制论坛、博客、相册、网盘、群组、交友等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广西大学已于2014年加入易班网,目的定为是以“广西大学易班”网站为基础,打造大学生校园网络互动社区。

第四,以广西大学“团学组织新媒体联盟”为基础,打造以微博、微信等为主的学生新媒体平台。“团学组织新媒体联盟”的宗旨是加强校内各团学组织新媒体平台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联动、聚合传播,畅通校园团学组织新媒体资源整合与服务信息共享的机制和渠道,统筹、协调和指导我校各级各类团学组织在新媒体运营上展开正面的舆论导向,不断提升校园新媒体的传播力,共同促进学校团学组织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通过上述四个网络平台的打造,带动校内外其他校园媒体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通过各自特色文化的互补,建成一个大型的校园网络文化园区,引领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突出三重文化特色,培育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广西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沿边沿海地区,文化特色浓厚。首先,广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资源是开展大学生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其次,广西还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南部边疆地区,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成为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广西毗邻东盟各国,各国往来密切,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学校师生经常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加强国际素养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以上三方面的地缘特色和优势是我们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精心培育,围绕广西作为“红色老区”、“民族地区”和“东盟毗邻区”的三个区域特色,重点打造“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国际化视野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组织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推动学生网络文化的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建设:比如,用微电影(片长8-15分钟)、动画微电影(片长5-8分钟)等方式,展示青春励志、爱校荣校、校园故事类等内容。在专题网页类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国际文化专题中的《泼水节》、《前边是东盟》、《东盟礼仪文化》、《东盟饮食文化》、《东盟大学》、《东盟旅游》等国际性专题栏目;又如红色文化专题中的《穿越根据地》(介绍革命老区旅游资源的栏目)、《博士团老区行》(介绍西大青年博士团到基层服务的栏目)、《支教在老区》(介绍广西大学志愿者在老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栏目)、《汗洒红土地》(宣传广西大学毕业生建设老区的栏目)、《毕业当村官》(宣传广西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当村官的栏目)、《创业在老区》(宣传广西大学毕业生在革命老区创业的栏目)《选调生在基层》(广西大学选调生专栏)等栏目;又如民族文化专题中的《美在广西》、《广西世居民族》、《百越语音》、《家乡味》等栏目。图集/图说类的较好作品有美丽西大,包括《荷塘月色》、《最美大学生》、《运动会》、《军训》、《校史》和《西大美食》等;第二是美丽东盟包括《东盟大学》、《东盟旅游》、《东盟文化礼仪》等;第三是美丽壮乡,包括《三月三歌圩》、《侬侗节》、《美丽壮民族》等;第四是美丽记忆,包括《昆仑山下》《左右江红色记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网络文学类的相关作品也有很多精品力作。如以左右江革命为题材的红色文学和广西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学作品。再如,网络课程以微课的形式,内容包括安全教育、文明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形势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定期举办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引导网络学习,打造网络精品,传播网络道德,弘扬网络文化,这种样式体裁往往效果突出。每次活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如“风生水起北部湾”、“网络安全你我他”、“我的E生活”、“网络,让生活更美好”等。结合广西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同时不定期举办网络科技活动节,以促进技术与文化的更好的融合。这些形式都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开拓。

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

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很多部门,涉及到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必须有足够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顺利、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成立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阶段要求,统筹、协调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各类资源等,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各项制度,建立长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务处、财务处、网络中心、科技处、社科处、后勤基建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和图书馆等职能部门负责人。

成立学校网络文化工作室。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立足学校情况,结合学校特色,聚焦师生需求,从网络文化、网络思政、网络舆情、网络技术等内容中选取方向、明确重点、凝炼特色,在校内外开展网络主题活动、网络课题研究、网络产品研发和网络技术服务,充实校园网络文化内涵,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破解网络文化建设难题,营造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良好氛围。工作室人员主要由政治思想表现好、工作认真合格熟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术、熟悉网络舆情监管的学生组成。

经费和人员队伍保障。教育部信息化试点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网络文化的硬件平台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人员培训等。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计划等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中,保证网络文化建设有充足的经费来源,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着力建设两支骨干队伍,确保网络文化产品优质产出和网络文化平台的正常稳定运行。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为主体,重点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奉献愿望强的网络文化建设指导团队,把准方向,提升品味,提高质量。建设以在校学生干部为主体,政治坚定、能力强和业务精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学生骨干团队,紧抓落实,紧贴需要,紧跟时代,推动网络文化建设的开展。建设技术精湛、创新能力优、与时代同步的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和运行团队,确保网络文化平台的正常稳定运行。

加强管理,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多形式的复合型的文化。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网络对高校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文化不良因素影响的抵制能力,以辨证的观点去看待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化。第二要建立健全各种信息发布制度,同时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站安全管理系统、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确保网络文化平台的信息和运行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和有害信息。大学生网络文化是大学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更好地把大学网络建设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网络文化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用,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注释】

①《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11/144888.html。

②刘飒:“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探析”,《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③《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

责编 /张蕾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