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画面色彩中的情绪体现

2016-02-24张炜骅

西部皮革 2016年14期

张炜骅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浅析画面色彩中的情绪体现

张炜骅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人的情绪犹如色彩的世界一样缤纷多样,画家在创作一副画面的时候,画面色彩分为鲜艳明亮还是灰色暗淡,都是绘画家对于自身的情绪抒发出来的情感,绘画家是通过色彩向世人传递他们的情绪,不同的画面色彩应对着不同画家的情绪抒发,本文将借画面的色彩来分析不同的画家对于色彩情绪的抒发。

关键词:绘画色彩;色彩情绪;当代色彩

我们每天生活在如此缤纷绚彩的世界中,情绪无时不刻的在发生着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同的情绪每天在我们身上体现,每个人把情绪体系出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然而绘画家却会通过用色彩的方式把情绪表达在画面当中,能让我们在看画的同时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

1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情绪表达

在绘画的创作当中色彩是为了表达情绪而存在的,主要服务于画家的内心,绘画属于人的精神范畴,它在于释放人类的精神,表达人的情绪,情绪是绘画存在的根本。

绘画自身是一种视觉性的艺术,画家想要表达内心的真实情绪就要靠视觉的冲击力来完成,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色彩这样的载体。画面的色彩就是画家的一种精神情绪的寄托,这往往从绘画发展的历程中就能体现出来。在早期的欧洲绘画创作中,使用色彩仅仅是为了能够更完整的体现客观事物的本身,但随着时代慢慢的发展,艺术家的观念也渐渐的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开始以表达自我的情绪和内心的感受来使用色彩,并不在对固有的客观事物进行再现。

不同时期的画家对色彩情绪的表达也是大有不同,他们往往会受到社会及精神的影响。例如,挪威画家蒙克是及具表现主义的一位画家,他的画作往往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情绪,他的笔促大胆奔放,色彩艳丽丰富,他的画给人强烈的刺激感,充满着紧张不安,压抑悲伤的情绪。他在当时被称做是“世纪末”的画家,“世纪末”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体现的一种苦闷、绝望、恐惧的情绪,蒙克把这种情绪在他的画作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犹如他的作品《呐喊》一样,画面的中央人物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到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有的只有那紧紧缠绕着的孤独,以漫画式的形式表现了一个尖叫的鬼魂,高度夸张了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他深切的感受到人类生命的痛苦。他的大部分主题作品表达了人的种种无助、恐惧、悲伤、绝望、无能为力的情绪,反映了当时欧洲一代人的生活状态,把心灵美和丑同时展现给世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目标是描述“现代精神生活”的状态。在宪政主义的精神下,蒙克发出一种用色、线及变形来表达他内心情绪的风格。

2画面色彩与情绪之间的微妙关系

当我们去画展或者在画册中看到一幅幅动人形象的绘画作品时,我们通常不禁会进行思考,常常在想画家想要通过这副画向我们传达怎样的一种情绪,这时我们会看到他们所用的颜色时我们内心会浮现出某一种情绪,这就是色彩在画面上的魅力所在,在创作作品时画面的色彩和情绪二者之间密不可分,这是绘画色彩语言的情绪表达。

自然的色彩给予我们内心情绪的不停波动,比如白色带给我们干净、纯洁、神圣的感觉,绿色会让我们联想到树林、湖畔,给人一种幽静,宁祥的感觉,而蓝色会让我们想到大海、天空,给我们一种宽广无边的感觉。这些感觉在很多绘画大师的画面上均有体现。印象派种的绘画似乎把这种色彩情绪之间的表达做了更为夸张的处理,目的就是为了更强烈的营造情绪的表达。(明暗调子传达的是景色的现实状态,而色彩的使用才是为了创造意境。)莫奈是追求光与色彩来表达情绪的典型,他曾说过“我想在最容易消逝的效果之前表达我的印象。”他的画作仿佛让世人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开始体悟到时空中光与色的结构,开始注意到世界隐藏在色彩迷离下的动感和活力。他向世人证明,好的艺术能够而且一定产生于眼睛的直观感受,当画家独立自由的面对人、面对自然、体会直觉时,主题的表现与情绪的表达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了。

印象主义将绘画色彩和色彩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在是摹写,而是创造表现,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加的注重个人情,创作出更能体现个人风格的象征性色彩。

3当代绘画中的色彩情绪

当代绘画已经打破了传统画法的条条框框、中规中矩的限制,出现了多元化的新型形式,从单一的具象绘画模式转为意象、抽象、表象并存,极具时代特色的一种新型的绘画,它会利用各种媒介以及综合性材料混合而成的绘画创作,为更加直观的向世人们表达内心的情绪,即把自身内心的情绪运用各种夸张的形式、手法发泄到画作之上。

在当代一个复杂多样的艺术观念当中,画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更加之多,单从我国绘画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画家所探究的大多也是色彩情绪的表达抒发以及画面的精神追求。“以情动人”是画面的灵魂,这点在我国古代绘画中就有所体现,我国古代绘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同样注重主体情绪的抒发强调色彩的意向性。作品的生动与否是从自身的情感内心流露出来从而影响到了画作之上,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都认为艺术是一种人格的表现,正所谓画如其人就是画家的画作摆放在世人面前不仅仅展示了他的作品,更向世人展示了他自身的情绪以及生活态度。

想要在当代成为一个优秀的绘画家是需要掌握能够将客观的事物与主观情绪之间进行自由的转化,更应善于发现色彩在人们心理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反映。在绘画的创作中,需要认真的了解以及感悟色彩与人的情绪关系,将色彩转化为有情绪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堪称是一个有灵魂色彩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美]鲍勃,罗姆.油画的色彩造型画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7.

[2][美]多尔·阿西顿.20世纪西方艺术家论艺术,1989-12.

[3]徐俊东.我国当代油画艺术与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思索,美术大观,2009-5.

作者简介:张炜骅(1991-),男,汉,安徽马鞍山人,硕士研究生,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研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