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禽类生产”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2016-02-24李玉娟

现代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禽类教学效果实训

李玉娟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乳品与农牧学院

高职高专“禽类生产”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李玉娟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乳品与农牧学院

文章从高职高专“禽类生产”课程的教学角度,分析项目教学法的学习模式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学生间团结合作、互相学习的目的。

项目教学法高职高专禽类生产

一、高职高专“禽类生产”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禽类生产”课程是农业类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本课程是基于当前我国家禽生产对专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以解决家禽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如种禽生产、孵化生产、蛋鸡生产、肉鸡生产等关键技术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国内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都设有“禽类生产”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讲授为主,偶尔引入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主要以个体思考为主,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禽类生产”课程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互助合作行为,从而有效地达到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组,每组设立1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完成后,教师进行评分。每个小组给予一个评分,小组的分数即组内成员的个人分数,小组与小组间进行竞争。分组由老师根据寝室安排或成绩搭配将6~7名学生分为一组 (人数不宜过多),组长由学生选举推荐。原则上,组长一般是选择学习实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强、责任心较强的学生。

“禽类生产”的实践实训占1/3,在一个学期中共安排了十个实验、实训项目(包括一次外出参观大型养鸡场和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并进行演讲汇报)。因为课堂上45分钟能传授的知识有限,高职学生能理解的又有限,所以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实训有一定的难度。而项目教学法的引入,正好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每次实验、实训之前,组长都会认真阅读相关指导书,做好组员合作分工的安排。试验操作起来既快又稳,既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又收到巩固知识的良好效果。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项目教学法的引入确实能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听课,课后各自完成作业。这种模式容易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两极分化现象。分组竞争制使得每个学生融入到一个小团体中,他们意识到小组的成绩就是自己的成绩、小组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因此小组成员将会努力学习,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拖整个团队的后腿。小组长也会更加努力,承担起统领团体的责任。

2.学生的不同才能得到发挥和锻炼

“禽类生产”课程所布置的任务,都是由多个环节构成。要想出色地完成每项任务,必须发挥出小组成员的最大能力,也就是说让最擅长的人去完成该环节的任务。如“撰写调查报告并演讲汇报”就可以分解为查找资料、撰写文章、制作PPT、演讲和回答提问等5个环节。组长会将每个环节的任务分配给组内最擅长的人,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如此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是一个有用之才,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团队之间的竞争,一旦团队竞争的环境形成,必然会促使学生持之以恒地追求团队成功,课后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实践,这样就能更大限度地达到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禽类教学效果实训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