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蒙县设施农业生产调研报告
2016-02-24张晶
张晶
辽宁省阜蒙县农发局蔬菜服务总站
辽宁省阜蒙县设施农业生产调研报告
张晶
辽宁省阜蒙县农发局蔬菜服务总站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是农产品打破季节性限制实现反季节均衡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法,也是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走向标准、产业化、化现代化生产的必由之路。
阜蒙县设施农业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发展现状、生产布局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建议对策等情况报告如下:
一、阜蒙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阜蒙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始于2005年,大规模发展是从2008年开始,形成了以福兴地、阜新镇、于寺、王府为代表的设施农业种植区遍布35个乡镇。2014年通过“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更加推进全县设施农业的建设。
二、阜蒙县设施农业生产布局情况
1.种植格局基地化
全县保护地种植格局呈现明显的规模化、区域化,初步形成了以福兴地镇、于寺镇、蜘蛛山镇为代表的尖椒生产基地;以阜新镇、沙拉镇为代表的甜瓜生产基地;以王府镇、紫都台乡、伊吗图镇为代表的番茄生产基地;以大巴镇、国华乡为代表的冷棚葡萄生产基地等等。
2.品种结构优质化
目前,全县设施农业主栽作物有辣椒、甜瓜、番茄、茄子、葡萄、草莓等20余个。种植的品种达30多个。辣椒品种有:37~76、37~79、37~74等;甜瓜品种有:超甜翠宝、领航3、永甜11等;番茄品种有:卓娜、欧粉一号、金蜜佳等;茄子品种有:布利塔、安吉拉等;葡萄品种有巨峰、郁金香、白鸡心、夏黑等;草莓品种有丹东九九、幸香等。
3.生产经营规模化
全县蔬菜生产已打破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经营的传统生产格局,涌现了一批规模种植集约经营的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
4.生产技术科技化
根据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要求,通过“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我们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搞好三个服务。先后引进新品种20余个,推广应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嫁接技术、帘被双覆盖技术、生物防治等先进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以辣椒、茄子为主的长季节越冬栽培和以香瓜、番茄为主的一年两茬的种植方式成为全县设施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栽培模式。
5.冷暖结合多样化
结合“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阜蒙县拟定23个乡镇重点发展冷棚计划,打造阜新冷棚蔬菜品牌。并与现在暖棚种植作物的茬口相结合,形成周年供应多样新鲜蔬果的优越市场体系,形成冷暖结合,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态势。
三、阜蒙县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阜蒙县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影响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1.新、特、优品种结构单一
阜蒙县对作物品种布局结构虽然有所调整,但传统蔬菜品种偏多,优质高效蔬菜品种偏少。据今年全县种植品种情况看,一些新、特、优品种的果蔬种植面积小、少、无。
2.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特别是缺乏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同时全县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
3.技术力量薄弱
农户自身学习科学技术的觉悟不高,而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有限,技术指导任务繁忙,我们提供的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四、发展设施农业的建议和对策
1.实行区域化布局,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实践证明,要适应蔬菜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掌握市场变化的主动权,就必须彻底打破分散性、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一家一户“提篮小卖”的状况,实行组织创新,扩大经营规模,通过规模经营,使蔬菜产品进入流通和加工领域,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起来。
2.积极发展带动蔬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
蔬菜产业能否发展的关键是市场,蔬菜生产除了满足市场的鲜活品需求外,要以蔬菜加工企业和运销组织为龙头,以订单的形式发展几个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原料基地、鲜活菜配送基地等,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之路。
3.加强蔬菜技术人员的培训,健全科技推广网络
在技术培训上下功夫,提高农合的积极性,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4.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网络,为政府决策、市场开发、先进技术和新品种引进等提供有效服务
充分发挥现有政府公务网的作用,扩大网络覆盖面,加强与全国各大城市、主要农产品市场及全区各地市场的网络联系。建立及时、便利、可靠的农产品信息发送和反馈系统,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安排生产等提供信息。
5.加快名、优、新、特蔬菜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打造蔬菜品牌
蔬菜生产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是决定销售量的关键,而品牌是产品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以品牌促质量,以质量保品牌,才能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