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将进酒》新解

2016-02-24袁湘生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须尽欢万古愁会友

袁湘生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70)

李白《将进酒》新解

袁湘生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70)

李白的《将进酒》,本来意思十分明白,今日的注释者,却种种穿凿,误人子弟。本文对这首诗的主旨重作一番分析,以求还原作者的本意。

得意;人生苦短;首尾一气

《将进酒》是李白名篇。这首诗的主旨并不难理解,但是今日的教材、诗歌选集,却往往牵强附会,不得要领,而且前后矛盾。注释者前后矛盾也罢了,连诗歌也显得前后矛盾,明显配不上名篇的称号。本文对这首诗的主旨重作分析,以期能还诗人一个清白。

先将原诗摘录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中,让人疑惑的是前面“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两句,中间的“古来圣贤皆寂寞”一句,以及末尾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句。这四句诗,从表面上看,显然前后矛盾。前两句表现得无限自信,后两句却又变得万般无奈。换句话说: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感情?到底是得意,还是失意?如果是得意,为什么又说“万古愁”?如果是失意,为什么又说“人生得意“、“天生我材”?

今日的注释,大多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失意,失意的原因,无非是怀才不遇。有的注释者甚至多方考证当时的政治背景,以作佐证。比如据周啸天考证,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拥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贇)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萧涤非、刘学锴、袁行霈等:208)周氏的这篇注释,看上去言之凿凿,实则满纸空话,只从这几句看,就有些自相予盾:既然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就算政治上真的怀才不遇,能够“置酒会友”,也足以一笔勾销了,怎么又会有“满腔不合时宜”?

其实,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得意”的。就算真的是“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诗人也有足够的信心。诗中说得明明白白:“天生我才必有用”。那“与尔同销万古愁”,又是所愁何物?答案很简单:韶华易逝,人生苦短。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人为这件事“愁”过,所以才说是“万古愁”。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

《古诗十九首》中,有以下一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又有一首: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李白之前,已经有人愁过,李白之后,也仍然有人接着愁下去。以《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李白不可能没有读过。从“愚者爱惜费”(按:对应“何为言钱少”)“不如饮美酒”两句看来,《将进酒》显然也正是一脉相承的。

实际上,这首诗与“怀才不遇”毫无关系。“天生我才必有用”,并不是用力之笔,不过信口而出,为了带出“千金散去还复来”一句而已。“人生得意须尽欢”也是如此,不过即事即景,随口一句,“莫使金樽空对月”才是重点。合起来,无非是说:今日胜会,十分难得,有酒便须饮尽,有钱也须花光,反正我有如此才能,钱来得也容易。这与下文“主人何为言钱少”,正好照应。

文中又有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这里的“寂寞”,并不是说生前寂寞(怀才不遇),而是说死后寂寞,哪怕生前再大圣大贤,终究也难免一死,名字与生命一起被世人忘记。这一句,同样也不是着力之笔,只为了带出下一句“唯有饮者留其名”:再有才能,一生辛苦,到头来万境归空,还不如做个“饮者”来得痛快。这一句另外还有一个版本:“古来圣贤皆死尽”。参照之下,越发明白不过了。再看前面两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也只是为了多换些酒钱而已,富贵功名,王侯将相,又岂是太白眼中之物?

这样看来,从开头的“悲白发”,到“得意须尽欢”,到“长醉不复醒”,到“同销万古愁”,首尾一气,绝无枝蔓,虽是醉人口吻,信口道来,却又脉络分明,精纯之至,正是“不烦绳削而自合”,“无意求工而自工”。称之为太白名篇,正是名副其实。明明并无难处,今日的一些注释者,偏要百般穿凿,实是可笑之至。

[1]萧涤非,刘学锴,袁行霈.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I207.2

A

1007-0125(2016)12-0273-01

袁湘生(1988-),男,湖北黄冈人,广东科技学院,助教,2011级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须尽欢万古愁会友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有花看花,无花看叶
越王楼夜听琴记
游睢县北湖(新韵)(外一首)
神采飞扬
松泉琴社:以琴会友 弘扬古琴文化
冬日读易安词有感
“叶杯赛”会友记
万里河山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