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桥荣记》的文化内涵
2016-02-23熊文斌
◎熊文斌
论《花桥荣记》的文化内涵
◎熊文斌
白先勇的小说《花桥荣记》展示了男主人公卢先生的悲剧命运。卢先生苦苦等待未婚妻,却被表哥骗走十五年积蓄,卢先生为此意志消沉,病急乱投医,结果被同居者背叛、殴打,最终被心理负担压垮而走向了自我毁灭。文本寄寓了作者对意志力的文化反思。
白先勇 小说 文化内涵
白先勇先生曾经说过,“在文学上,一个无名小卒、一个小兵,他的生死可能是一篇了不得的诗,也可能是一篇了不得的小说。”①的确,文学史上的众多名篇都是因写小人物而流传千古的。白先勇先生自己的小说《花桥荣记》同样是一篇写小人物的佳作。文本的叙述者老板娘就是一个从桂林流落到台湾的妇女,由于丈夫“下落不明”,她“四处打听”也没有结果,只好自己打算,她想方设法拼凑了一点本钱在长春路上开起了一家小食店。在老板娘的店里来吃饭的多半都是穷顾客。老板娘首先为读者介绍了两个包饭的顾客:一个是曾经在柳州做大木材生意的李老头,到台湾后被儿子遗弃在台中,七十大寿后上吊而死;另一个是秦癫子,掉到长春路的大水沟里很长时间后才因为意外原因被打捞出来。在这两个悲剧小人物之外,老板娘重点叙述了小人物主人公卢先生的悲惨命运。卢先生是老板娘的桂林小同乡,卢先生的家世是显赫的:他的爷爷以前在湖南任过道台,在桂林办了一所培道中学。在桂林时他们居住在很体面的卢公馆里。家道中落后,卢先生没有怨天尤人,还是“安安分分,一句闲话也没得”②,他省吃俭用,勤劳本分,积攒下来的钱起码有四五万。老板娘很中意卢先生,希望把卢先生与她先生的侄女儿秀华配成一对。但是老板娘的好意却遭到了卢先生决绝的推辞。因为卢先生始终在等着他在桂林的未婚妻罗家姑娘。
卢先生拒绝了秀华,为此老板娘生了很长时间的气。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卢先生在香港的表哥终于和罗家姑娘联系上了。卢先生的表哥向卢先生索要五万五千块钱,以便委托偷渡的黄牛带罗家姑娘入境。然而令卢先生绝望的是,所谓的偷渡入境只是为了骗钱的谎言。卢先生的表哥把卢先生辛辛苦苦积攒了十五年的五万五千块钱吞掉了,然后矢口否认有这回事。此事给予卢先生沉重打击,“大概有半年时间,卢先生一直茶饭不思”,人变得更加沉默了,身体也更差了。接着卢先生与一个台湾人阿春同居了,阿春以洗衣服为生,与卢先生同居后,阿春也不洗衣服了,卢先生把她捧在手上,每天洗衣做饭,伺候阿春。即使卢先生对她百般伺候、迁就,阿春还是在卢先生房里与一个擦皮鞋的马仔私通,卢先生跑回去捉奸,被马仔踢倒在地上逃跑了。卢先生爬起来之后打了阿春两个耳光,这遭到了阿春猛烈的回击。如果不是房东跑到街上喊救命,卢先生很可能被打死。此次事件过后,卢先生总认为别人在耻笑他。终于,可怜的卢先生死了,由于找不出毛病来,死因一栏填写为“心脏麻痹”。
就这样,卢先生结束了他的悲剧一生。其中,偷渡的谎言是卢先生命运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卢先生虽然瘦、头发花白、血气不足,但是他依然极有耐心,他耐心地呵护自己的学生们,这与后文中他打骂自己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的他应该是幸福的,虽然幸福中依然有着孤独的凄凉。只因为他的心中有着信念,他期待着与未婚妻重逢的一天。即便这一信念是虚幻的,他依然耐心地工作、赚钱。偷渡的谎言一旦戳破,不仅支撑他的信念倒塌了,他辛辛苦苦积攒了十五年的五万五千块钱也被尽数吞没。半年左右的消沉之后,他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与阿春同居了。他似乎把阿春当作他的救命稻草。这一病急乱投医的举动最终给他带来了噩运。因为,阿春根本不是一个可以“过日子”的人,阿春不会珍惜苦心伺候她的卢先生,而是背叛了他。卢先生对阿春有两个误判:一是苦心伺候阿春,至少不会被背叛;二是捉奸之后,阿春会羞愧。没想到,阿春不仅不羞愧,反而重重还击差点把卢先生打死。可见,选择配偶是极其重要的,即使在困境之中,也应该宁缺毋滥。
即使这样,卢先生的命运仍然可以改变。然而,他再次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陷入了被人们耻笑这一沉重的心理负担和阴影之中,无法自拔。也许有人耻笑他,但是这并没有那么重要。而卢先生显然很看重这一点,最终被心理负担压垮而走向了心脏麻痹导致的自我毁灭。
可以有多种假设,假设卢先生早些与命运妥协,与秀华组成家庭;假设他没有被骗走十五年的积蓄。任一种假设成立,他的命运或许都会改写。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卢先生或者缺少了选择的智慧,或者缺少了坚强的勇气。文本就这样以卢先生的命运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启迪。
注释:
①白先勇:《明星咖啡屋》,台北:皇冠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页。
②白先勇:《白先勇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232页。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熊文斌,男,湖北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