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师现状探讨

2016-02-23何红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重庆40001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院校

刘 静,何红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重庆400010)

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师现状探讨

刘静,何红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重庆400010)

【提要】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专业具有技能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高级护理临床课教师既要求有教师的素质,又要求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该文对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师的标准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在高级护理临床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护理临床课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

院校,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医学;课程;临床医学;教师队伍;假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提高,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国家卫生部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再次把护理人才定位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出应动态调整教育招生规模和学历层次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而高职护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专业人才。为了培养出适合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对临床课程的教师也有特别要求,既要有教师的素质,又要是护理方面的专家。

1 高级护理临床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仍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性的概念。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应具有以下特征:(1)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和岗位相关知识;(2)要拥有较为全面的能力,除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外,还要拥有掌握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项目的参与和实际操作的能力;(3)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2]。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护理教育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3]。作者认为,高职护理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须具备的条件是:既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又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也就是说,除了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还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上讲台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医院是一名优秀的护士。在满足双证的前提下,更加强调教师的综合能力,注重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密切结合。

2 目前高级护理临床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临床课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护理临床课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护士转岗者;(2)近几年毕业的护理本科学历者;(3)由医学专业毕业或医师转岗者[4]。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护理教师有的学历不高,教育背景不好;有的虽然有一定的教育背景,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临床实践技能经验不足,对专科护理的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滞后。这些均不符合护理“双师型”师资应具备的条件。

2.2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缺位兼职教师是高职护理教育师资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兼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素质、教学水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由于历史和人事制度等原因,医学院校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师资遴选、院校合作的培训、考评、奖励等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影响到“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培养、人才引进、考核管理工作,从而影响了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5],而聘用来自于医院临床一线的临床课兼职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上遇到了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兼职教师虽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因为时间、精力等原因,教学活动受到一定的约束,很难保证教学计划的连续性;或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缺乏教学能力;或因为医院工作变动的原因,更换比较频繁。

2.3临床课教师教学能力存在差异,对专科化教学不够重视许多教学医院在临床护士职称评定的时候要求有教学的经历,个别教师为了职称的需要就勉为其难,甚至名不副实。有的没有通过普通话的测试,有的没有经过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某些教师仅是为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去学习,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虽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是缺乏实际锻炼。在某些高职院校,由于临床课教师为外聘教师,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选择并不严谨。而医学专业的发展,临床上分科越来越细,护理人员也呈专业化发展趋势。但个别高职学院在临床护理课教师的选择时,或因为学校的原因、或因为医院师资力量的原因,认为大内科、大外科教师可以兼容内、外科各个亚专业的教学,而放弃聘请更专业化的护理师资。这种观念势必会影响护理教学的质量,不能体现专科化教育的特色。

3 高级护理临床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高职院校要想为医疗机构输送更多合格的护理人才,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3.1完善临床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

3.1.1搭建良好的培养平台医院是“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上,学校必须与医院护理部协作配合、责任共担。从医院护理部到科护士长到病房护士长,形成统一认识,做好临床教师的工作安排,保证教师的教学时间。同时也给临床课程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做到教学相长。临床护理专家对护理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供了依据,还对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6]。

3.1.2动态的师资管理及合适的激励机制建立护理临床“双师型”教师库,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制度。学校及医院应实行教学工作津贴制,对参与临床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医疗工作人员的津贴,在进修学习、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应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7]。在护理教师的职称晋升方面,也希望人事部门和有关专家根据护理教师的临床专业能力,授予教师临床中、高级职称,使“双师型”教师名副其实[8]。教师只有是真正的“双师”,才能将理念落到实处。不是教师只需要考了教师资格证、护士资格证就能实现“双师”。

3.2临床课教师队伍的选择在选择临床课教师时,首先,要重视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护理本科专业的学习,从知识结构上是占有优势的。其次,在医院的临床实践是提高教学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最后,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教育方法、教育理论、师德规范、普通话等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临床护理教师,才有可能是一个优秀的临床课程教师。

3.3加强教师岗前培训从高职院校高级护理教育的本质特征来看,主要是培养医院、社区需要的护理人才,故要求高职护理临床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对临床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有所了解;既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对从学校本科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的临床课程教师,学校应给他们机会安排到医院、社区锻炼,通过实际工作锻炼,弥补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缺陷。临床护士在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后,还应通过试讲、听课、集体备课等各阶段培训,才能真正走上讲台,将专科知识有效的再现和传授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期尽快建立一支能适应高职院校需要的护理教师队伍。而来自于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护理临床课程教师应是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师。

3.4选择专业对口的临床护理教师学校在选择护理临床课教师的时候应注意专业的对口。临床医学亚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护理人员也具有了较细的分科,在三级甲等医院,传统模式的大内科、大外科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细小的亚临床专科,护理人员专科性也越来越强。专业对口的教师对于专科的发展、专科知识的了解、专科护理的现状把握无疑是最好的。当然,也要求三级甲等医院各个亚专业护理组都应注重师资的培训。

总之,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临床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临床课程教师是办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先决条件。如何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师德高尚和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各高职院校当务之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1-06-11.

[2]易兰华.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素质特征及管理激励研究[J].成人教育,2009,29(2):26-27.

[3]许路,邱东民.院校合作下高职护理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3):83-84.

[4]李艳.高职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9(2):70-71.

[5]赵莉,雷蓉,邓力,等.医学院校“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17):2242-2243.

[6]董丽芳,叶国英,董燕艳,等.临床护理专家对高职护理教育的看法与建议[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60-862.

[7]陈录赐.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18-20.

[8]许红霞.美国博士研究生课程“现代药物设计与研发”的教学与管理[J].重庆医学,2011,40(17):1763-176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1.062

C

1009-5519(2016)11-1751-03

△,E-mail:hehongmei17@126.com。

(2016-02-24)

猜你喜欢

双师教师队伍院校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