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航空机务人员培训研究

2016-02-23郭巍王洪强陈怡然

信息记录材料 2016年5期
关键词:机务教员航空

郭巍 王洪强 陈怡然

(中国人民解放军95997部队 北京 丰台 100076)

信息化条件下航空机务人员培训研究

郭巍 王洪强 陈怡然

(中国人民解放军95997部队 北京 丰台 100076)

信息化水平是现代军队战斗力水平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趋势,在信息化条件下,航空机务人才的岗位任职特点要求机务任职教育要突出信息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航空机务人员任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创新发展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人员培训对策,为提高航空机务人员综合能力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信息化;航空机务;任职教育

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对军队战斗力生长的必然要求,军队信息化过程使信息广泛而深刻地渗透于战斗力生成的各要素之中,成为催生战斗力实现质的飞跃的“倍增器”。而在现有的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问题。

空军航空机务人员是空军部队中从事航空装备使用保障和维护修理的指挥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统称,是形成空军航空机务保障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直接构成空军航空兵战斗力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为适应军队教学改革和装备发展的需要,同时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士官的教育模式,任职教育已经逐渐成为航空机务人员岗前培训的主体。

如何提高航空机务任职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在信息化教学中促进学员任职能力的生成,是新时期有效提高我军战斗力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航空机务任职教育实施单位面临的重大课题。

1.信息化条件下航空机务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

近年来空军装备迅猛发展,机务保障模式逐步深化,通过大力发展航空机务队伍建设,广大机务官兵已成为机务部队战备训练、教育管理、武器操作、装备维修的主体。但是信息时代呼唤新型机务人才,建设信息化军队、进行信息化战争要求航空机务人员必须具备不同于工业时代机械化军队的军人素质。这些素质除了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健康的心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冒险精神、强健的体能体魄等一般的军人要求外,还应具备各种职业素质。

1.1 具备较强的专业任职能力

新型军事人才的核心与基础就是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相应的军队岗位,满足第一任职需要。这是最基本的职业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岗位责任感,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

1.2 具备适应装备发展的能力

与国民教育相比,军事任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军事技术发展以及军事装备更新等因素的联系非常密切,军事人才要关注军队建设的最新发展、武器装备的配备状态,而且要随时跟踪军内外、国内外新装备、新技术的研究动向,同时,要根据航空装备高科技含量加大、更新速度加快,以及新兴的岗位不断涌现,许多岗位趋向融合、复合等新情况及时调整。

1.3 拥有较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社会个体信息活动中,由各种基本素质发展并优化出来的一种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品质,在军事方面信息战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争夺和控制信息权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为此,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具有较高的军事信息获取能力、较深的军事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较强军事信息的利用和创造力。同时还要有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意识和通信安全意识。

2.航空机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形势下,对航空机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从当前培养模式来看,与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相适应,可以得出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2.1 人员综合素质与岗位需要不相适应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出现,使军队建设对军事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军事人才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质、指挥艺术、心理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未来军事岗位往往融技术、指挥、管理于一体,指挥与技术的界限日趋淡化,指挥军官与技术军官的知识结构差距逐步缩小,缺乏工程技术基础的指挥军官与缺乏指挥管理知识的技术军官已难以适应部队建设和未来作战的需要,这就要求军事人才掌握全面的知识,具有综合的素质,才能把握全局,才能适应合同作战和联合作战的要求。

2.2 人员任职能力与武器装备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首先推动了武器装备的一系列变革,使军备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战争中,由于高技术兵器的广泛应用,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领域同时展开,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空前紧密,武器装备横向连结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战争胜负将取决于系统的整体对抗能力。这就要求军校培养出的人才需要具备驾驭高新技术装备的职业任职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必须要充分体现出人才鲜明的军事职业特色。但是,目前来看,我们培养的人员还普遍存在军事职业意识不强、岗位任职能力较弱、学以致用的实际能力较差等弊端,以致学员在部队任职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尽快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员尽快熟悉、掌握和驾驭新武器装备。

2.3 人员培养目标定位与军队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系统和知识已经越来越成为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新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以及军事装备系统集成化发展要求的日益迫切,使院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与着眼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不能够仅仅为部队培养当前所需的人才,而是要注重人才的发展潜力,实施超前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看来,我们军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适应这一要求。航空装备教学过程中仅限于掌握现有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动把握科技前沿的意识不强,造成了人才发展潜力不足,对新技术、新装备掌握和适应较慢,尤其工程技术类学员对新型作战样式和作战形态不了解,更谈不上去指挥多方位、多样式的现代化高技术战争,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军完成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的进程。

3.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对策和措施

培养高素质新型航空机务人才,必须要建立并完善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体系。根据信息化条件下新的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结合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得出以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措施。

3.1 树立培养高素质信息人才的先进理念

思想支配行动,观念指导实践。培养高素质新信息人才,实现军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科学先进的思想观念做指引。作为航空机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各个培训单位必须牢牢把握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的全新要求,创新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现代化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学员的全面发展是院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本质所在,不仅包括了少数精英的成功,也包括了全体学员的成长;不仅包括了学员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了学员的个性发展;不仅包括了学员现实的发展,也包括了学员未来的发展。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充分考虑学员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上突出一般的认知规律以及学员的接受能力,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创设为学员服务的浓厚氛围。

3.2 改善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环境

培训单位的信息化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院校加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教学环境作为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最为集中的部分,对信息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2.1 建设信息化教育环境。培养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军事人才,首先要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要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化建设的效能,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要加强军亨训练信息网建设,推进虚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校园建设,重视发挥院校图书馆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基地的作用;要不断更新和改善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组建形式多样的网络学习室,适应学员信息素质发展的个性化需要。

3.2.2 突出信息素养训练。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最为显著的特征,培训单位必须自觉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切实加强信息素质的培养,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努力提升学员信息能力。要通过培养教育,使学员不断增强信息观念,树立起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发展、信息就是战斗力的信息价值观。充分掌握和利用网络等先进的学习工具,学会并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高度重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教育训练,努力提高抗干扰、防自扰的能力,探索掌握在敌我双方激烈电子对抗条件下作战的特点和规律。

3.2.3 创新培训人员管理。培训人员管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耍充分发抨教学双方的主体作用,提高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促进教与学的有效利用,要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引导培训人员正确规范的使用网络资源,要加强信息安全、信息法规和技术规范的相关培训。人员管理标准不是看能否管住人、不出事,而是要看能否把培训人员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要加强对培训人员带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要形成学员自我管理的制度,给学员提供更多的实际锻炼机会。

3.3 丰富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院校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中介,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形式体现出来。教学内容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形成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

3.3.1 打牢信息化的知识基础。信息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对抗、信息管理等方面,要通过传授相关的信息化基础知识,使学员了解信息化战场环境和信息资源的利用方法,熟练操作手中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掌握信息化指挥控制手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原理等。要在注重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拓宽专业口径,打破专业界限,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超前性;另一方面,还要根据院校教学实际和特色,适应各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体现专业特色的多样性。

3.3.2 掌握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发展。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先进性、综合性、超前性和多样性。信息化时代,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大大快于机械化时代。未来战争的胜负,从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当前信息知识与技术普及的速度。因此,要紧紧跟踪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信息理论与技术发展情况,传授最具有先进性的信息知识和技能。

3.3.3 强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着眼学员基本操作技能、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的培养,优化信息素养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在教学实践中,增加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信息战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员基本的信息素养。大力开发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各种教育设施间的通信功能和资源共享,满足学员的多种学习需要。

3.4 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以授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立的特点,明确的教学目的,也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在现代教学的实践中,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讲授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模拟式等逐渐引起广泛的注意,这些方法把讲授、演示、谈话、自学、讨论、实验、练习等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和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组合。总之,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3.4.1 积极开展“网上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系统在院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实现军事教育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也为我们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要加大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增加信息科技课程在整个课程系列的比蕈,把信息科学技术的教学贯穿始终,使学员掌握计算机、网络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让学员掌握获取运用知识、信息的新技能。进一步改变比较单一的以教员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纸质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

3.4.2 实施模拟训练教育。模拟训练是指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模拟仿真技术,模仿交战各方的人员、装备和战斗与保障平台,在虚拟的战场上展开作战与保障行动,使指挥人员和指挥机关、单个人员和整个部队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受到逼真训练的一种方法,是提高军事教育训练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模拟训练受天气象、地形环境等客观因素限制较小,主动性较大,并可多次重复进行,并解决了实装、实弹训练消耗大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大大提高训练安全和训练效益。通过研发模拟训练器材和模拟训练系统,可以促进学员基础理论的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激发学员的刻苦钻研精神。

3.4.3 开展网络训练教育。网络训练就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的训练。基本表现形式是以互联、互通、互操作的训练网络为支撑,与连接的计算机终端、媒体设备、模拟系统、武器装备等组成训练平台,以训练文件、电教片、多媒体课件以及想定、教案、数据等为信息资源,通过网络的分布交互功能,实现训练信息资源的有序运行和教与学、导与演的良性互动,达到资源共享、异地同步的教育训练目的。网络训练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网上远程教学、网上异地训练、网上同步对抗等。

3.5 打造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员队伍

教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员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者,其素质的高低对军校创新教育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专业结构的特殊性,大多数教员接受的是专才教育,主要从院校的毕业生中产生,进行短期的教师基本功培训后上岗,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存在较多的缺陷。因此,实施机务任职教育,需要培养与造就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需求的创新型的教员队伍。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锻造创新型的教员队伍。

3.5.1 加强教员信息素质培养,提高任职教学能力。加强对教员信息素质的培养,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是院校教育信息化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任职教学能力、加快信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信息素质和职业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提高教员对信息素质的认识,要强化信息的观念和传播信息的意识、应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和媒体的整合能力,同时还要让教员认识到信息素质是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要完善的教员岗前与在职培训机制。在岗前进行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注重对包括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的培训。在职教员信息素质培养要在加强专业进修、短期培训、校本培训的同时注重教员的自发研修。

3.5.2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立志教育创新。要组织教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高教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只有在现代教育理沦指导下,才能吸收传统教育的合理营养,摒弃其中的消极因素,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还要教员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对现行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造,以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教育的创新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树立敬业、爱业、勤业、谋业的高尚师德,强化为人师表、爱才、育才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使学员从中受到熏陶。

3.5.3 熟悉思维科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着力提高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正是创新教育目标的本质体现。我军院校大部分教员接受的是专才教育,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教育,对现代思维科学不太熟悉。因此,多数教员急需学习思维科学,熟悉开发创新思维的规律,改变在传统教育下形成的思维定势。

6.结论

针对新的要求和使命,培养适应未来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高技术战争要求的航空机务人才是航空机务培训单位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对建设信息化航空机务人员队伍的要求分析基础上,从当前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适应信息化人才要求的航空机务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对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员队伍措施进行了专门研究,对航空机务培训单位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新措具有借鉴意义。

[1]陈爱璞.信息素质概念综述[J].郑州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5l-153

[2]廖从伟,信息化进程中士官生信息素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罗明刚,信息化条件下军队任职院校创新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董学斌.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人才建设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2011,2:59-60.

[5]徐文杰.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J].四川兵工学报,2012,7(33):39-42.

TP13

A

1009-5624(2016)05-0170-04

郭巍(1981-),山西平遥人,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务教学训练、航空电子设备、虚拟现实技术。

E-mail:619753685@qq.com

猜你喜欢

机务教员航空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机务联系电路设计实例分析
机务管理模式下提高货车列尾装置作业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北疆蓝天里的驭“鹰”师——记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务二中队机械师武明文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