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研究
2016-02-23张艳阳
张艳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研究
张艳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文章首先针对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这一全新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进而针对保证教师自身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针对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对应的提升教师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一些高校的师资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网络环境;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多媒体应用更广泛地应用到了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方面使得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但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它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材的实际教学内容有效地借助多媒体设备及应用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这对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如下的论述。
1.高校的多媒体网络教学
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引入使得高校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对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同时多媒体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娱乐性,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效率。但与此同时,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和多媒体软件应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工作,需要针对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从互联网上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教学资料,同时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纳,保留其中有利于课堂工作开展的内容,取出其中一些不必要的素材和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对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保证教师自身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保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能使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学工作中,当教师遇到一些比较难的教学内容时,更乐于去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丰富了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就能够使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与此同时,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积极性使得一些教师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手段,他们一方面可以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去寻求帮助,另一方面也会主动地参加一些教师培训去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因此,提升教师自身积极性就是提升教师对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学习主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2 有利于提升高校自身的竞争实力
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具有很好的教学积极性,那么在这些教师之间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教师会主动地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去和其他的教师进行比较,对于自己有缺点的地方会寻求各种方法去弥补。
2.3 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
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较高,就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学习上的困难,而教师可能就是他们唯一依靠的对象,如果一名教师有着很好的教学积极性,那么他们就会更乐于抽出时间去提取学生们的问题,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3.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3.1 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势必会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到一些多媒体技术,而每一个教师对于这项技术的掌握情况是不同的,如果一个教师的多媒体技术过硬,他们在将其应用到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更加得心应手,不会感觉太多的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他们更乐于去使用这些教学手段。
3.2 教学工作量的增加
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通过一些视频或是电脑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这种教学形式在对教学内容的表达上更加直观,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势必就会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会降低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此同时,工作量的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讲授,同时也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掌握一些多媒体技术,这无形中就为教师平添了工作上的压力。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15种行业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排在倒数第三位,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本身工作压力过大造成的。如果教师没有合理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或者取得的教学成果不是十分显著,就会使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还会使他们产生一些工作压力和消极的情绪,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一些教师不堪重负而申请离职。
3.3 教师薪酬的具体分配
教师的薪酬分配也是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按劳分配,对于那些多媒体技能掌握能力强的人自然就会认为应该得到更多的薪酬。因此,根据教师能力的不同对同等级别教师进行薪酬的合理分配,一方面是对教师自身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4.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积极性的主要手段
4.1 完善学校对于教师薪酬的分配制度
薪酬对于任何职业来说都是影响工作者自身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这一行业也不例外。教师学习网络技术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行为,对此学校要对积极性高的教师进行有效的薪酬奖励,以此来体现出能力水平高的教师的优越性,提升这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此,可以在同等级的教室中设立不同的薪酬水平,每一个水平对应着一种教学成果水平,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师掌握技能的情况进行薪酬水平的划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制定薪酬分配原则时要保证公平性和公开性,评定的标准要对外公开,保证制度执行的透明程度,这样就能避免因为公平性较差造成了教师工作积极性被打压的情况发生。
4.2 引入教师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机制
通过考核评比的形式能够鼓励更多的教师去掌握网络技术技能。在真正落实考核前,需要在高校中成立一个教学委员会,主要负责对教学考核中的具体指标进行严格把关,对于不同专业的教师要根据其使用网络技术的频率和全面性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同时还要向教师收集针对考核指标具有的意见,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在进行考核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借助于指标来对教师能力进行评判,对于教学质量而言,其水平高低并不是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指标就能够评判的,教学成果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对此,考核时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和同事评价等形式对教师的能力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点评。对于考核的结果,学校要对成绩好的教师进行一定的表彰,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学习网络技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希望能够享有被表彰的机会。因此,引入教师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机制就是一种很好的提升教师积极性的手段和方法。
4.3 完善针对教师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机制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在借助于多媒体进行教学工作时积极性较差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于这些教学手段的掌握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自信心,进而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此,学校应该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能力培训机制,帮助这些教师树立自信心,更好地掌握这些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对高校的教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增加了一定量的教学负担,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此同时,一些学校对于能力较强的教师并没有给予适当公正的奖励,也造成了许多教师不愿意再去学习更多的网络技术知识来补充自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教学模式的开展。对此,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学习网络知识,针对教师的学习给予一些培训上的有效帮助,同时对于一些能力出众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薪酬鼓励,这些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网络教学这一全新模式的快速开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1]石鸥,王昌善.民办高校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机制的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4(01).
TP3
A
1009-5624(2016)05-0114-02
张艳阳(1975.02-),女,汉族,湖南湘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通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