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导游实务课程探究

2016-02-23

现代盐化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务导游体验式

王 佳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基于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导游实务课程探究

王 佳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项目教学为依托,以执行任务为载体,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导游实务;高职教育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先明确怎样上好一堂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就像一家工厂生产产品前,必须弄清市场需求一样。就导游实务课程而言,高实操、高应用的特点,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参与体验,以适应社会对到导游的人才需求。怎样建立体验式教学模式呢?

1 明确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课程目标

1.1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

(1)“评价对象”的不准确。目前高职院校对课堂教学的好坏评价,通常是靠督导听课打分,但这种评价方式的考察对象,只针对教师,却没有真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堂“好”课,全靠讲出来,实际的学习效果如何,却没有考评。(2)“能力来源”的不明确。知识是靠传授而来,但能力却要靠训练。在职业教育课程中,有诸多需要“能力”的职业岗位,那么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依靠教师讲出“能力”就明显不合适了。(3)“教学目标”的不正确。传统教学模式的目标表述是“传授知识”,“讲授法”、“问答法”等等教学法基本都是围绕怎样表达、理解、记忆知识,典型的“知识本位”。所以导致很多在学校的优等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却无法适应,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2 建立符合社会、企业和人才市场需求的课程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属于“技能型人才”,要具备解决与自己所受教育层次相对应的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以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因此可以将高职导游实务课程目标做如下设置。

2.1 总体目标

通过导游实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培养导游职业兴趣;打造导游职业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加深对导游工作的理解;明确导游岗位的定位;提升服务意识、职业洞察力。

2.2 能力目标

(1)能根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指引下签订的合同或约定提供导游服务(接待、讲解、问题处理);(2)能够根据游客的需要在带团时提供生动形象、内容准确的口语表达和讲解;(3)能根据《行程计划表》组织管理团队;(4)能够通过旅游者反馈的意见和需求,解答旅游者的疑问,协助解决旅游者在餐饮、住宿、文娱、购物、自由活动、探视亲友或亲友随团、转递物品、中途退团或延长旅游期限8个方面的个别需求(餐饮、住宿、文娱、购物、自由活动、探视亲友或亲友随团、转递物品、中途退团或延长旅游期限);(5)能对漏接、空接、错接、旅游计划和日程变更、误机(车、船)、丢失证件、钱物、行李、游客走失、患病、死亡、越轨言行及安全事故共计12种突发事故做好预防及处理工作。

2.3 知识目标

以“组织行为学”“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的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掌握如下知识要点:

(1)掌握导游及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2)掌握导游服务工作的规范及流程(领队、全陪、地陪、景点景区导游);(3)掌握导游讲解方法、导游词结构及撰写技巧(层次、方位、口语、切入点、针对性、趣味性)、带团技巧(处理人际关系、游客特别要求的满足);(4)了解12种常见问题与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程序(漏接、错接、空接、旅游计划和日程变更、误机(车、船)、游客丢失证件、游客丢失钱物、游客丢失行李、游客走失、游客患病、游客死亡、游客越轨言行及安全事故);(5)掌握导游服务中需要的旅行生活常识、出入境知识、交通、邮电知识、货币知识以及卫生知识。

2.4 素质目标

(1)热爱旅游事业,学生具有热情友好,无微不至的服务意识;(2)学生可以不断丰富自己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具有自学能力和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3)学生可以与各旅游接待单位、各旅游接待人员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协作精神;(4)学生具备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竭尽全力满足旅游者合理需求的工作态度;(5)学生具备安全防范意识,防止旅游事故的发生;(6)学生具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7)学生具有诚实守信、敬业爱岗、严守操作规程的职业道德。

3 把握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导游实务课程应用的原则

3.1 体验式教学模式必须突出能力目标

高职教育必须在诸多教学目标中突出能力目标,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以能力的训练过程为主要线索的。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应作为教学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场景、营造仿真氛围,利用“导”和“演”的模式,刺激学生作为“主角”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但训练某项单项能力,还可以多项单个技能配合形成综合技能,进而具备更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2 设计体验项目任务,用项目任务训练能力

能力是靠动手、动脑训练出来的。设计体验项目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手脑结合,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融合贯通。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在练与学中,既能学到系统知识又能提高专业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1)创设项目。建立A,B双线即课上、课下双项目,设计某旅行社安排的旅游团接待任务,教师委派任务,学生承担具体的旅游团接待服务。根据导游实务课程需求可做以下设计:A线项目一, A旅行社安排的境外旅游团沈阳-日本大阪双飞五日游;项目二,完成A旅行社安排的境内旅游团沈阳—长春—吉林—长白山—哈尔滨双飞七日游;项目三,完成A旅行社安排的沈阳市政府沿线一日游:中街游览—沈阳故宫—张氏帅府;B线项目为课下完成指定景点的体验讲解。学生参与项目具体工作从接待准备、迎接服务、参观游览服务、其他导游服务、送站服务到后续工作,在角色扮演中搜集所需职业知识,通过师生探讨设计接待方案,在模拟仿真的学习情境中,体验工作的决策和执行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学习动机。(2)执行任务。在体验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或组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探讨和交流,不仅能利用间接知识作为练习时的借鉴,还能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是对知识的凝练升华。按照上述要求,以导游实务课程中地陪的接待准备工作为例:首先,通过视频导入一个议题——“导游服务的重要性及怎样做一个好导游”,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议题,达成好导游的标准共识;其次,提供接待计划,与学生分析旅游团信息,模拟对话场景,由学生把计划中的信息落实;再次,教师设计几个不同类型的团队,从团队需求的角度,让学生分析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最后,教师将真实带团经历分享给学生,使其体会导游工作的不易,请学生归纳,若从事导游工作,应做好哪些心理准备,教师给予点评并总结。(3)考核总结。考核,是针对目标而言的。既然是突出能力目标,那么在考核的问题上,就要研究怎样体现对能力的考核。可以建立“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利用项目设计和执行任务过程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利用任务的最终效果来考核学生的能力水平,利用知识、过程和结果,通过自评、他评、师评3方共评,找出问题并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和解决的最佳方案,达到对学生的综合全面考核的目的。

3.3 体验式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课程效果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趣盎然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课后在单项和综合能力上都得到实质的提高,这才是对学生学的好不好的重要评价依据。第二层含义是,学生必须充分地行动起来,手脑结合的演练,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利用体验项目的设计方案,在导游模拟实训室中呈现仿真接待环境,并人为设置障碍,当“游客”提出个别要求时,“导游”的处理方法和结果如何,都是由学生全程演绎出来的,教师只在模拟接待结束后,对过程进行小结,并提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课程教学的主体。所以说,好老师的定义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学习能力正是教师所孜孜追求的。

4 突破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导游实务课程的瓶颈

4.1 导游实务课程常见存在的瓶颈

(1)受限于传统授课目的。导游实务课程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受应试考试教育的影响颇深,缺乏对教学目标的高层次审视及整体优化,眼光局限在考取一张导游证的能力训练和知识学习过程,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相违背。(2)受限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凭经验授课,缺乏宏观和微观的设计,只讲授不引导,尤其对于从校门到校门缺乏行业实践经历的教师,更容易出现举不出实例,建不了项目的情况,使课堂枯燥单一,缺乏市场和企业中的丰富内容。(3)受限于教材的选用。导游类职教课程教材多数是参照当地导游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为应试目的而撰写的,知识内容也许是新的,但教学观念一定是旧的,教师能找到的最好的教材无外乎于此,为了导游资格证的考试通过率,不得不牺牲掉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4.2 导游实务课程体系的改造思路

(1)改变授课目的。从“知识理论导向”转变为导游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放弃原有的考证出发点,转而从社会的需求、企业工作逻辑和流程着手,构建新的授课目的,然后再把传统的考证目的融入到整个课程中去。(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根本保障是教师具有一定的实际带团经验,熟悉带团程序,并具备娴熟的导游服务技巧。可以凭借学生的顶岗实习阶段,分批次派出教师陪同实习,既能更新教师对行业的需求了解,又能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差距。不断开拓创新的双师型教师是完成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根本保证。(3)整理讲义再研教材。根据导游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后对导游实务课程进行微观和宏观设计,将课程改造成综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师对课程设计实践项目,并积累实际经验,先整理成讲义,在开发新教材,该教材可以由系列“学习包”组成,包括“能力训练”“知识案例”“能力发展”,这样的新教材才能较好低适应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能力本位要求。

总之,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符合社会对导游职业的要求,更有利与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1] 叶晨曦.“导游实务”课堂教学与考试模式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5):135-136.

Research on tour guide practice course based on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Wang Jia
(Liaoning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 Shenyang 110122, China)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takes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akes the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standard, and takes the project teaching as the backing, takes the implementation task as the carrier, which can achieve best teaching effect and implements seamless connection of student’ professional position ability and enterprise need.

experienti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our guide practi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王佳(1983— ),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实务导游体验式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