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人大宣传转型与走向
2016-02-22胡国强余凯
胡国强++余凯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播格局深刻转型、舆论环境急剧变化,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必须调整理念,改进方法手段,高度重视新兴媒体在人大宣传工作中的作用,拓宽人大宣传渠道,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挖掘和宣传好人大制度本质内涵和民主法治建设新发展。要强化用户思维,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在宣传服务中传播新闻观点,在互动交流中形成思想共识,使人大宣传工作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大工作共进步、与群众期待相适应。
【关键词】大数据:人大宣传;转型
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组重构。移动化传播进入高速发展期,大数据成为主要内容生产工具。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已达到5.27亿,手机用户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一大批资讯类APP异军突起,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了公众第一时间接收新闻资讯的途径。在舆情环境、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人大宣传工作在用足用好传统媒体资源同时,要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积极探索运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拓宽人大新闻宣传渠道,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需要用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重新塑造媒体形态,用网络新理念、新应用推进宣传模式的重构与再造,跟上时代步伐。
运用大数据思维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人大宣传
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内容为王是一个永恒的定律。无论是传播渠道的拓展、传播方式的改变都离不开内容这个本体,离不开内容这一根基。人大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好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等特点,同时,需要改变固有的传播模式、创新理念,运用大数据的优势,构建起信息流动、发布传播的全领域全环节开放系统,全面反映人大制度、人大工作的新进展,生动展现人大制度、人大工作的新气象。
内容为王,体现在新闻议题的设置上。人大宣传工作反映的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运作情况,体现的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丰富内涵。当前,我们要把各级人大和广大代表依法行权、为民履职的行动和成效广泛地报道传播出去,让人民群众知晓,受人民群众监督。议题设置要从人大履职行权的内容与社会公众关注问题的交集中,寻找话题的对接点,找准受众的共鸣点。而大数据为人大宣传工作的预见性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全样本采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可以准确判断个案在全体样本中的代表性。同时大数据的相关分析可以在多个事件之间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发现这些事件点与点之间微妙的关联。借助大数据,人大宣传可以更“接地气”,事先预见或推测话题对接点,找准受众共鸣点,第一时间发出权威、正面的声音,针对性释疑解惑,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内容为王,体现在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上。人大宣传工作尤其要做好重大选题的深度报道,深入挖掘会议程序背后蕴藏的民主价值和制度内涵,彰显人大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加强对会议的宣传,充分报道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中心工作及其重要内容,增强人大会议、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第二,要加强对地方立法的宣传,使社会各方面正确理解立法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准确把握立法的原则、内容和要求,避免对法律法规产生片面理解、误读误用;第三,要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的宣传报道,增强报道的实质性内容,对重大监督事项要加强跟踪,开展持续性报道。第四,要加强代表履职风采的报道。大数据本身有一种“读心术”的功能,非结构化的数据涉及感性的、情感的、形象的数据,能够帮助更有效地把握公众心理。借助大数据,加强数据新闻的生产,可以充分挖掘大数据背后潜藏的新闻价值,推出更具思想性、观点更鲜明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提升人大宣传品质。
内容为王,体现在让新闻更“悦”读。人大宣传要及时、主动发布公众需要了解的真实信息,传达人大常委会的观点主张和立场态度,话语体系要少一些居高临下的官腔,多一些平易近人的受众语言;少一些中规中矩、艰涩难懂的公文陈述,多一些生动幽默的日常用语。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的趋势,信息量多了,公众对外界的认知可能变得更清楚,也可能会变得更模糊,这取决于信息对于受众来讲到底是信号还是噪音。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人大宣传工作,要多在“微”字上做文章,加强短视频、微视频的创作生产,采取多媒体化的展示方式,把深刻的道理、枯燥的说教寓于形象生动的图像和视频中,使公众更易接受,使得宣传动起来、活起来。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把“人大故事”讲述好、传播好,从而提升人大宣传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内容为王,体现在宣传的分众化和互动性。当前,一般化的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公众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人大宣传要树立公众体验、互动思维、定向精准传播理念。大数据的搜索能力和分析功能,能够根据公众对新闻的浏览数、点赞数、评论等情况,有效地记录下他们的偏好。基于此项技术,可积极开通人大政务微信平台,将公众所需要的信息点对点地推送到其手中,量身定做、精准传播,传递人大声音,回应社会关切。互动是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要将互动思维渗透到宣传的各个环节中。人大宣传工作要搭建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与人大代表的互动平台,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引导到人大制度框架中来,这就需要探索“你点单我上菜”式的双向交流,在反馈互动中满足公众需求。例如,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采用实时播报的方式向公众呈现人大工作的最新进展;开展在线访谈,加强与公众网络互动,发出人大正面声音,扩大人大工作在网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谋划全媒体布局提升宣传工作水平
大数据时代,人大宣传工作转型是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像做一个网络版,或开通一个官方微博、微信那么简单。转型必须在观念、战略、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等方面整体调整,需要培养具有新媒体素养的宣传工作人才和加快构建全媒体宣传工作平台,深入研究新兴媒体的传播规律和舆论生态特点,扩大人大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抢占互联网舆论高地,重中之重是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一方面,人大宣传工作应该立足于传统媒介,继续“深耕”报刊、广播电视,发挥其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在推进刊网融合,深化媒体合作的过程中,加强深度解读、专题报道,提升报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人大宣传工作也应顺应网络时代的潮流,主动开发网络资源,加大对微信、二维码、手机报、移动客户端、网络电视等多形式载体的综合运用。如采用微博预告和直播人大专题询问的全过程,利用微话题收集公众的有关意见和建议,通过手机报每天早晚推送新闻来跟进人大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变应变,主动出击,运用新媒体抢占新高地,使得人大的工作重点做到报纸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上有形。
抢占互联网舆论高地,动力之源是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人大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水平高的舆论引导队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宣传人员的专业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大宣传工作,不仅需要引进和培养编程、设计、文字、视频、图片、视觉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还需要培养熟悉移动互联网传播语言、传播技巧、舆情应对的媒体行家,能够以互联网眼光构建、思考、研究读者对数字阅读、互动体验的感受。人大宣传工作人员只有具备突破传统媒体视野和惯例的全媒体思想和技能,方能当好人大宣传的“主力军”,使人大宣传工作能更令人信服地说服人、更充满真诚地感染人、更具实效地影响人。
抢占互联网舆论高地,当务之急是构建人大宣传工作大格局。首先,人大宣传工作要打破目前在“人大系统内部循环,自说自话”的现状,通过健全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机制,整合党委宣传部门、人大机关、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力量,使其各司其职的同时互相配合,形成人大“大宣传”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门要把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工作规划中,各级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大机关要学会运用新媒体宣传来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