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服饰研究

2016-02-22李军贾琼赵维国

设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研究

李军++贾琼++赵维国

摘要:蒙古族服饰是唁喇沁地区的主要地域文化特征之一,从属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本文通过对唁喇沁地区蒙古族的由来,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建立,再到该地区蒙古族服饰的构成、风格、特点、艺术魅力等方面的综述,系统地分析了唁喇沁地区蒙古族服饰这一文化现象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唁喇沁 蒙古族 服饰 研究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088-02

一 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源起

据史料记载,唁喇沁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属乌梁海氏。乌梁海氏,是近代蒙古唁喇沁民族的著名大姓,同时也是蒙古族历史中一个古老悠久的氏族称号。乌梁海在古代历史典籍中,也被译写为:“兀良哈”“兀良孩”“兀良海”“兀良罕”等,音译字样虽不相同,其实内容相同,都是对乌梁海一词的译写。

乌梁海氏族是较早归附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之一。《蒙古秘史》中记载:札儿赤兀歹老人的儿子者勒篾弟兄二人,来到成吉思汗身边为伴,当成吉思汗成就一代伟业时,者勒篾兄弟二人成为了成吉思汗麾下的佐命功臣。者勒篾,也译为“济拉玛”,喀喇沁王的远祖,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性命,特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被封为第九位干户那颜。后来,成吉思汗又将女儿花茵公主嫁于者勒篾之子吉伯格,成为驸马。成吉思汗1206年在斡难河源宣布建立大蒙古国。

二 喀喇沁左旗的建立

后金天聪九年置喀喇沁左翼旗。清朝乾隆三年在旗境内置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开始实行蒙汉分治:汉族归县管辖,蒙古族归旗管辖。一抉儿土地上有两套行政建制,旗县并立。1940年撤销县,将喀喇沁左翼旗改为喀喇沁左旗,统归喀喇沁左旗管辖。1946年8月,成立唁喇沁左旗人民政府,从此结束了蒙汉分治的历史。1957年10月,国务院58次会议通过撤消唁喇沁左旗建制。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三 喀喇沁蒙古族服饰研究

1 蒙族服饰概述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作腰带。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地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2 喀喇沁地区的蒙族服饰

2.1 主体

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受满族影响,女子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男子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汉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喀喇沁的蒙古部因居住地与满族毗邻,其装饰风格深受满文化影响,头饰为珊瑚珠串头围带插各式簪钗,袍服制作亦吸收满式风格,并注重绣花、贴花、盘花等工艺运用。

2.2 配饰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

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据季节的变化有皮靴、布靴、毡靴几种。皮靴多用牛皮、马皮、羊皮制作,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有靴尖上卷、半卷、平底不卷、尖头、圆头几种。布靴多以布帛、平绒布面料制作,中勒和矮勒居多,靴帮绣以图案,轻便柔软,舒适美观。毡靴多以羊毛、驼毛擀制而成,保暖耐磨损,一般多在隆冬时节穿用。蒙古靴类型又根据靴勒的高矮,分高勒、中勒、矮勒几种。皮靴一般采用特殊工艺把所需图案,如二龙戏珠、珠宝连城、蝙蝠、云纹、回纹、草纹、万字、蝴蝶、花卉等图案轧、贴在靴勒或靴帮上。布靴的靴帮、靴靿大多刺绣或贴绣精美的花纹图案。目前流行在民间的蒙古靴式样有七、八种,主要有军样靴、抓地虎、皂样靴、武步员、大仙靴、三抱靴、八宝靴、皮马靴、布绣花靴。

2.3 刺绣艺术

蒙古族服饰的刺绣艺术和蒙古族服饰一样源远流长。展示蒙古族服饰美的魅力手法,便是蒙古族刺绣。刺绣,蒙古语叫“嗒塔戈玛拉”。草原上的蒙古族妇女个个儿都是刺绣能手。蒙古族民间有一首“荷包歌”就是这样唱的:“八岁的姑娘呀绣呀绣到一十六岁,像是班禅授给僧人的荷包……九岁的姑娘呀绣呀绣呀到一十八岁,九条金龙呀转动着眼睛的荷包……十几岁的姑娘绣呀绣到二十整,十只孔雀呀衔着的荷包。”自古以来草原姑娘从小就学习刺绣艺术,主要师从于母亲,刺绣将伴其一生。《蒙古风俗鉴》等文献记载,在元朝以前,古代蒙古人在生活中就很注重刺绣艺术,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心灵手巧的蒙古族妇女,仅凭一缕丝线,几片绸缎,巧妙地缝绣出一件件凝聚生活哲理,包含人间情趣的各种服饰以及生活日用品,可谓锦绣花团,竟相争妍。endprint

猜你喜欢

蒙古族服饰研究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猜朝代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Wearing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