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2016-02-22林桂雪

西部皮革 2016年22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利益

林桂雪

(青海省果洛公路总段,青海 西宁 810003)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林桂雪

(青海省果洛公路总段,青海 西宁 810003)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结合某企业会计造假案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在此基础上阐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行业危机;会计舞弊

1 会计失真的危害分析

1.1 会计失真案例分析

以上市公司为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违反了会计一般原则中的客观性原则,即不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作为依据,不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材料失真。一些企业受利益驱使,不惜冒险对会计核算材料造假。某股份公司是一家农业上市公司,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它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仿造有关证件,虚增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100万元;伪造公司及下属企业三个银行帐户。2010年12月的银行对帐单.共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占公司财务报告中银行存款总额的62%,骗取了上市资格。成本失真。在2012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中,发现一家ST公司继2011巨额亏损后,在2012扭亏无望时索性对应收款项及对外担保等计提巨额坏帐准备,管理费用增至27多亿元,达到2011年同期数的8倍,使得公司2012发生巨额亏损.制作了虚假的上市申报资料.骗取了上市资格。往来款项失真。在上市公司帐面上.存在许多已确认收不回来的债权或付不出去的债务处于长期挂帐,悬而不决状态,但事实上却已不复存在,武汉市发现一家上市公司长达四年没有进行财产盘点与清理对帐。据统计,60%以上的上市公司往来帐户不清。资产计价失真。ST黄河科技存货成本高于市价49,6.82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佛山兴华长期股权投资顺德泰安家用电器厂已停产,应收款项合计1103.97万元,应作为投资减值及坏账处理,但公司未作处理;西藏明珠对北海恒峰实业发展公司占有表决权资本的60%投资。

截止至2015年10月止,以上海二中院为例,共受理与某企业相关案件26件,涉及标的8.5亿元,蒸发了大量贷款。造成国家巨额损失的主要原因便是会计信息的造假。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一个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必须依靠资金和市场。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在资本市场筹集必要的资金,往往将其财务状况和盈利情况信息向公开市场的投资人提供,从而吸引市场上的潜在的投资者。而显然,普通投资者难以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情况有清楚的了解,所以,必须依靠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报告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当一个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布会计报告,所有的报表使用人就能够结合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来进行决策。所以,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所发布的会计报表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变动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把企业会计信息视为准公共产品,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必须做到真实可信。否则很容易导致公司收入、利润虚增,财政虚收,企业资产流失。

(2)助长社会腐败:如果发生会计信息失真,不管企业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均能够造成管理混乱,出现漏洞,从而为不法分子带来机会。账实不清,不法分子可以混水摸鱼;而企业收入不报,或者企业成本不实截留利润,就能够给贪污范分子创造机会;企业如果伪造凭证,虚报冒领,极容易滋生社会腐败。

(3)造成会计行业危机:对于会计信息,政府部门重视其税收和征缴,企业的债权人则重视债权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普通的投资人则重视资产是否保值,而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则可以影响会计行业的信誉。假若出现了虚假的会计信息,人们就会对会计失去信心。

2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2.1 经济利益原因

首先,少数企业经营者出于取悦主管的目的,以及应付考核的目的等,令企业财务人员弄虚作假,造成国家利益受损。其次,少数企业管理者顶着保护企业利益的幌子,损害国家利益,违反会计制度,谋取私利。第三,少数政府违反经济法规,为企业制定过重的考核指标。第四,部分会计从业者出于个人利益,在上级领导的指使下提供虚假信息。

2.2 法制观念原因

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没能树立明确的法制观念,对财会工作过于轻视,有法不依。在管理工作中,无视法律,认为权就是法,命令会计人员按照领导的意图处理会计信息求。一个企业会计人员,假若违反领导的意图,便会被坐上冷板凳,甚至被调离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财会人员只能按照领导的要求处理业务,这是会计信息造假的又一原因。

2.3 缺乏有效监督

企业领导拥有本企业的财政权,但这种制度也存在副作用,那就是领导手中财权过大,缺乏群众监督,难以发挥企业其他领导的集体决策权。如果企业领导出于自身目的,授意指使企业的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便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使国家经济严重受损。

2.4 职业道德原因

不得不说,我国不少会计人员的素质存在问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是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些会计人员没能具备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安于现状,在日常处理业务过程中,在领导面前没能坚持原则,也无法公平对待利益各方,通过作假账使国家利益被损害;许多会计从业者不具备法律意识荣辱观念,无法做到依法办事,也没有胆量行使自己的神圣职责,无法做到知情报告;还有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利益的驱动,向公众提供虚假的资产评估信息。另外,企业的会计人员比例不平衡,具备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远远不够,不少新从业的会计人员没能受过非常专业系统的培训,而年龄大的从业者则知识老化,无法熟练面对新业务。

[1] 王栋.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6(19)

林桂雪(1972.04- ),男,汉族,辽宁瓦房店人,2007年1月毕业于青海大学会计专业,现就职于青海省果洛公路总段,会计师,研究方向: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存量资金的使用等。

F233

A

1671-1602(2016)22-0163-01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