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2016-02-22潘瑶徐晔王庆华王俊苏凯文沈立新

西部林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缅甸政府原木红木

潘瑶,徐晔,王庆华,王俊,苏凯文,沈立新

(1.西南林业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林业发展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650224;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650201;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 昆明650224)



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潘瑶1,徐晔1,王庆华2,王俊1,苏凯文3,沈立新1

(1.西南林业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林业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1;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走访木材商户及与相关部门座谈交流等方法,对近年有关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的贸易模式、数量及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建立规范化的木材交易市场、严禁乱砍滥伐及保护森林资源等建议及对策,为中缅木材贸易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中缅边境;木材贸易;原木出口禁令;森林砍伐

云南省作为中国与缅甸直接接壤的省份,边境总线长约2 000km,有10个边境海关口岸,分布在与缅甸接壤的怒江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6个州(市)。随着201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中缅边境口岸贸易十分活跃,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起,缅甸成为云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1],其中主要来自缅甸进口木材贸易量占云南省与周边国家木材进口总量的85%左右[2]。然而,有关中缅边境木材贸易可查阅的文献匮乏,研究极为薄弱,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缅贸易现状[3~4]、木材检疫[2]、中缅木材贸易[5],而对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现状及其管理体制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走访木材商户及与相关部门座谈交流等方法,对有关中缅边境木材贸易近年的木材贸易模式、数量及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发展建议及对策,为中缅木材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文献产业回顾

查阅2008年以来的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已发表的学术报告、学术机构文献、可查询的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及研究机构的资料,以缅甸合法来源的木材和木制品贸易为目标,重点对中缅木材贸易适用的国内法律与制度进行分析。

1.2实地调研访谈

针对2014年4月缅甸颁布原木出口禁令以来中缅边境木材贸易情况,对中缅边境的保山市腾冲市、德宏州的盈江县、瑞丽市、芒市等5个重要边境口岸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林业管理部门、木材贸易和加工企业、木材行业协会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交流和讨论,对有关中缅木材贸易近年的木材贸易模式、数量及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3缅方林业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

与缅甸国家林业研究所(Myanmar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共同合作,查阅缅甸环境保护与林业部(MOECAF)下设的缅甸木材总公司(MTE)有关贸易木材出口流程和合法规程、学术机构的文献资料,对与中国云南省口岸接壤的缅北地区木材贸易管理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

2 中缅木材贸易概况

中国从缅甸进口的木材(包括陆路和海路)经过2006年的下滑后,很快又开始增长,在2013年,无论数量和价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从缅甸进口的木材约62%为原木[2,6]。

云南省是缅甸陆路木材出口贸易的最大市场,在中缅边境木材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木材贸易因口岸的位置不同,进口贸易木材的品种不同。陆路贸易木材种类主要分为两类,即阔叶树种和红木类珍贵树种。近年来,由于红木类价格上涨,珍贵木材树种的贸易量明显增长,占中缅边境木材贸易总量的70%以上。例如从2013年至2014年期间,红木进口量增多,主要归于3个原因:(1)红木具有优良的性能特质,深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不断增加;(2)由于听闻缅甸将出台原木出口禁止令,木材商人增加了从缅甸进口的红木量;(3)因涉及到中缅外交问题,中方需要整顿边贸的管理,加之雨季即将来临,使得木材商人因闻封关风声而增加红木类原料的进口。

2.1主要边境口岸的木材贸易简介

2.1.1腾冲和盈江口岸

由于腾冲市和盈江县位处滇西,地势多为横断山脉纵谷,区域内气候属热带季风季候,植被多为温润热带雨林,有少量的山地雨林和高山针叶林。与缅北接壤的腾冲市和盈江县,木材贸易种类以针叶树种的铁杉(TsugachinensisPritz)、冷杉(AbiesfabriCraib)和阔叶树种的黄心楠、黑心楠等硬杂木为主。在过去3年中,腾冲市和盈江县的陆路口岸交易量最高的排名前三位珍贵原木品种,占总进口量的60%,均为阔叶树种(以每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分别是黑心楠(又称黑芯木莲、合果木)〔Paramicheliabaillonii(Pierre) Hu〕、黄心楠和黄银香。黄心楠包括普文楠(PhoebepuwenensisCheng)、粗状润楠(Machilusrobusta)、中缅木莲(ManglietiahookeriCubitt et W.W.Smith)、红花木莲〔M.insigni(Wall.) Bl.〕、滇桂木莲(M.forrestiiW.W.smith ex Dandy)等树种,黄银香包括盈江龙脑香(DipterocarpusretususBl.)、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turbinatusGaertn.f.)、婆罗双(ShoreaassamicaDyer)等树种。

2.1.2芒市和瑞丽口岸

由于德宏州瑞丽市、芒市与缅甸接壤的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日照偏多,平均气温偏高,全年热量条件较好,区域内的植被多以柚木和红木类树种的酸枝木、花梨木和龙脑香为主,与腾冲市和盈江县贸易木材种类不同。近3年,在德宏州中缅边贸木材进口量排名前3位的红木类珍贵原木品种(以吨为计量单位),分别是缅甸酸枝,即奥氏黄檀(DelbergiaoliverGamble);缅甸花梨,即大果紫檀(PterocarpusmacarocarpusKurz);柚木(TectonagrandisLinn.F.),总进口量约为40 %。缅甸酸枝和花梨主要满足于国内市场需求;而柚木因具有极强耐腐耐水的性能,主要供应国际市场。

2.2边境木材贸易流程

2.2.1缅甸口岸的木材出境

在中缅边境,木材商人一般通过3种方式与缅方进行木材交易。(1)直接与缅甸政府合作,由缅甸政府雇人伐木,负责办理缅甸境内的运输和出关入境手续,木材商人向缅甸政府购买木材,自行承担从伐木场所到口岸的运输费和其它杂费;(2)与地方武装组织交易,即木材商人进入“民地武”组织管辖的区域,协商购买价格,自行雇人伐木和承担运输,将木料运至口岸。在运输过程中,还需向缅甸政府设立的检查站交纳一定数额的检查费;(3)缅甸商人把伐好的原木送到口岸,集中到边境放置点,再与中方木材商人进行交易。据缅甸环保与林业部副部长吴埃密称,进入中国的缅甸木材,只有38%是通过正式渠道进入,而62%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从边境(地方武装组织如克钦邦、掸邦)入境,也就是上述所说的第2、3种方式。

2.2.2中国口岸的木材入境

木材由缅甸进入中国边境时,木材商人既可委托报关公司进行办理,又可直接申报海关,到商务厅、税务局、出入境检疫检查局自行办理木材进口的相关手续和按贸易木材数量交纳费用。在中国境内形成一些报关公司,以报关证作为资质,向商务部门申请进口指标,办理木材进口的报关手续,收取相应的中介费用。待到一切手续齐全后,木材商人再持有报关单据、税票、检疫证明、核准证等正式文件,到当地林业部门办理木材运输证,木材就可以顺利流通进入国内市场,直销全国各地。

2.3木材贸易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化

2.3.1成本价格

在云南省腾冲市、盈江县、瑞丽市等口岸,与缅甸接壤的缅北地区由“民地武”组织(如:克钦邦和掸邦)或是缅甸政府授权的当地民团控制,这些地方武装组织为了自身生计和经济发展,与木材商人“以钱换山”,并借“买山、出料、过路、检查”等名目,向木材商人收取各种杂费,在此过程中木材商人同时承担“劳工、运输、机械设备”等费用。在与这些武装组织管辖控制的地区,有一类跨国商人,既对两国情况熟悉,而且拥有雄厚的资金,在缅甸和中国均注册有合法的木材贸易公司,他们能够直接与缅甸地方武装组织策划、经营木材采伐与运输交易,把从“民地武”手中“买”来的林区再分包给其他中小型的木材企业,这样便于分散资金和减少风险,从中抽成,获得高额利润。其中,有的中小型木材企业再继续分包,最终分包给买木料的个体商人,再由个体木材商人雇佣伐木工人直接从事林木砍伐活动。因而原木从砍伐到运至中缅边境口岸,成本价格翻了几番。

红木类木材产地成本(如酸枝、花梨)仅为2 500~3 000元/t;而从2014年起杂费(包含运输费、运送路途中检查费、打理费等)至少为7 000元/t。木材到达口岸后,向报关公司交纳的各种税费(约2 500元/t)和相关手续费(以贸易树种、数量多少而定),导致酸枝木成本价格升至2.5×104~2.6×104元/t,花梨木成本价格为2.1×104元/t,然而这样的成本价格木材商人仍然有利可图,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红木类成本不断上升,也受3个方面的影响:(1)货源紧缺时,商家为了抢购货源,不断加价;(2)特别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将大果紫檀列入保护名录后,报关费用不断攀升,如2013年年初大果紫檀报关费为1 200元/t,2014年已涨至2 500元/t;(3)缅甸境内运输方式较为单一[3],运输路线拉长,运输费和劳工费不断上涨,对木材价格起到一定推波助澜作用。

2.3.2市场价格

2013年春节前木材价格普遍偏低,市场行情处于低迷态势,之后逐渐上涨,缅甸酸枝价格最高升至每吨6×104~7×104元,缅甸花梨价格每吨为3×104元;2014年上半年开始,红木类木材有下跌趋势,年底略涨,如今酸枝和花梨的价格降幅为30%~40%,每吨均价回落至1.5×104~1.6×104元。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市场酸枝每吨价格为1.7×104~1.8×104元,花梨每吨价格为1.2×104~1.3×104元,品质优良的珍贵木材价格较为稳定,每吨均价为2×104元左右。另一方面,在2012年黑心楠和黄心楠价格每立方米为3 000多元;在2013年上半年至今,每立方米的价格从6 000元降至4 000元。自2014年至今杂木价格较为均衡,70~80cm黑心楠统料每立方米价格为5 000~6 000元,一般以50cm统料每立方米价格为3 000~4 000元,而每立方米柚木的价格为7 000~9 000元。

2.3.3交易量变化

1999年至2005年贸易木材品种较多,如西南桦(BetulaalnoidesBuch.- Ham.ex D.Don)、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缅甸黑鸡翅木即白花崖豆木(MillettiaLeucanthaDe Wild),消耗量较大。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木材市场转变,自2005年后市场开始以红木类木材为主,如:大果紫檀、奥氏黄檀、铁刀木(CassiasiameaLam.)等。据木材企业介绍,在2013年前,花梨每年进口量只有10×104t。其主要原因是前2年酸枝、花梨的市场价格不景气,如今市场价格上涨,商家们觉得有利可图,导致采伐规模扩大,进口量增加。尽管从2013年年底(干冬季),因缅甸政府与克钦邦省的地方武装发生政治冲突,木材原料本该难以进入中国境内,但实际上贸易进口量显著增多,其主要原因归于国内市场有较高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而木材质量总体下降,参差不齐,优质木料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1/4;加之谣传缅甸政府即将出台原木禁令,木材商人大量进口和囤积木材。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木材交易量比之前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归于4点:(1)近两年木材企业大量存货积压;(2)国内政策变化和经济下行的影响;(3)消费者消费观念回归理性,市场价值和需求变少;(4)缅甸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运输路线拉长,劳工费增加,木料成本较高。

3 缅甸原木管理现状

由于过度的林木乱砍滥伐,导致缅甸天然林面积大幅度下降,引起了国际和缅甸国内舆论的高度关注。在2014年4月1日,缅甸中央政府颁布了原木出口禁令,2014~2015年的原木出口全部停止,木材必须经加工,提高其价值后才可出口[7]。

3.1禁止原木出口

缅甸禁止原木出口的目的主要有:(1)缅甸几乎所有天然林都是国有林,目前森林覆盖面积急剧降低,缅甸政府颁布禁止出口未加工的木材的禁令,意在控制木材出口量,以减少森林乱砍滥伐,保护自然森林资源[7];(2)缅甸政府希望通过此禁令来鼓励本国的木材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或革新,制造高端木制品,提升其出口木材的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内的木材加工业的发展。

3.2木材交易量减少

自缅甸颁布原木出口禁令以来,中缅边境木材贸易量明显减少,据口岸附近居住的居民和木材商人描述,运输木材的车辆明显减少。由于木材边境贸易量主要受木材产品价格下滑、国内市场疲软、木材积压等因素影响,而且缅甸政府也加大了对从事原木采伐和交易活动的打击[8],导致了交易量明显减少。

3.3原木出口禁令执行难

自2014年4月1日,缅甸政府颁发原木出口禁令以来,收效甚微,特别是在缅甸“民地武”控制地区难以执行,其原因归于以下几方面。

3.3.1缅政府与“民地武”的矛盾与冲突不断

缅甸主产木材的地区多为“民地武”控制范围,如缅北地区果敢同盟军(MDNA)、佤邦联合军(UWSA)、克钦新民主独立军(KIA)和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NDAA-ESS)等[6],这些地方组织有独立的武装力量,不受限于缅甸政府的管制,在其势力范围内可自主进行木材、矿产等交易[4];其次是缅甸中央政府批准的地方民团,此类民团虽经缅甸政府批准设立,但缅甸政府并不给予财政上支持,他们均缺乏资金,需靠出售控制区内的自然资源来维持生计和日常运转,木材砍伐与贸易销售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9]。

3.3.2农户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低,贫困面大

由于缅甸北部深度贫困地区,当地村民主要以种植罂粟花(PapaversomniferumL.)和刀耕火种的运作方式生存,缺乏生活生产技术[9],但因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当地村民和武装组织以变卖资源来发展当地的经济,以维持和改善其生计。在靠近中国的边境地区,中缅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极低,伐木是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

3.3.3红木类木材市场需求量增加

红木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自古以来红木是高贵、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又因红木家具有质地坚硬、成品保存时间长、不受虫蛀等优点,备受国人喜爱,而中国红木原料主要依赖进口[5]。据红木商人介绍,该禁令只是针对原木出口,经过粗加工的方料是可以出口的。如今从缅甸进口红木原料,虽然增加了部分加工费,但和市场木材价格比起来,加工费微不足道。因此,木材商人看重蕴含于珍贵木材交易中的潜在商机及巨大利润,仍然大量从缅甸进口木材。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存在的问题

4.1.1各管理部门之间协调不够,配合不紧密,信息交流不畅

就中方而言,在边境贸易管理体制中,涉及的相关管理部门很多,如海关、商务、税务、林业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缺乏主要统筹及管理部门。边境木材贸易管理,商务部门负责贸易企业和木材进口指标,林业部门负责木材加工企业和发放木材运输许可证,海关负责报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负责非法木材进出口。涉及到的管理部门由于管理职能不同,职责不同,角度不同,在实际执行中出发点不一致,导致工作完成的指向性不同,尽管中国在管理体制及形式上比较健全,但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协调不够,配合不紧密。林业部门在边境贸易管理体制中,仅负责办理木材运输许可证,没有实质参与木材交易全过程。由于缺乏主要统筹及管理部门,在边境贸易中木材基本信息仅是各个管理部门根据所辖部门职能统计的数据,要获得全面的、完备的边贸木材贸易的基本信息很难。

4.1.2缅甸木材贸易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缅甸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政局不稳定,使得一些组织、团体和个人利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漏洞完成木材贸易。在云南的腾冲市、盈江县、瑞丽市等口岸,与缅甸接壤的区域由“民地武”组织控制,在这些区域缺乏政府机构的管理,使得大量木材资源经陆路口岸途径出口,最终导致边境木材贸易复杂化[10]。

4.2建议

4.2.1建立规范化的木材市场

中国正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国家的边境贸易与经济合作,国内市场对木料需求不断增加,与缅甸接壤的云南各口岸边境贸易活跃,但由于缺乏规范化的木材市场和边境木材贸易平台,导致2013年至2014年红木类贸易木材价格的上涨,木材商人大量进口,造成木料囤积存货的量过大,木材市场供过于求。其原因就是缺乏规范化的木材贸易市场与手段,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因而,规范木材市场,完善木材市场的管理体制,不仅对交易木材的质量和消费者、木材企业及伐木工人的利益提供保障,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森林生态资源,使木材价格趋于平稳。为了使管理更加有序、规范、提高效率,边贸木材的基本信息更加准确和全面,加强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管理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确立一个主要统筹管理部门,在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的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

4.2.2严禁非法砍伐,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

中缅双方在打击非法木材贸易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缅甸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木材原木出口的限制,但控制执行力度明显不足,私营木材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导致乱砍滥伐现象频发,非法砍伐活动猖獗。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破坏,危及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也给中缅两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健全缅甸政府管理体制,通过发展经济,增强缅甸政府的管理控制能力,增加居民的家庭经济来源,有利于缅甸边境木材贸易的管理和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严禁非法砍伐,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以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保障当地村民的生计发展。

[1]徐中明.2003年以来中缅贸易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探析[J].商情,2014(5): 310.

[2]寸东义,杜宇,任丽卿,等.云南口岸进口木材检疫中的问题及建议[J].植物检疫,2005,19(1): 53-54.

[3]李继云.中缅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2013(20): 238-240.

[4]肖蕾.浅析中缅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商情,2013(46): 103.

[5]李萍,田园.中缅木材贸易问题及影响研究[R].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6]Kevin Woods.Timber Trade Flows and Actors in Myanma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yanmar’s Timber Trade [J].Forest Trends Report Series: Forest Trade and Finance,2013: 1-26.

[7]Jared Ferrie & Reuters.Myanmar’s log export ban to hurt business,but help forests [N].Taipei Times,2014-3-23.

[8]评校网资讯.缅甸为何总抓中国伐木工? [N].评校网,2015-1-8.

[9]Thomas Hubert.Surge in Chinese Demand Exposes Cracks in Mozambique forest Policy [N].Forests News,2014-4-9.

[10]邱永峥.缅甸政府打击“非法伐木”[N].环球时报,2015-1-9.

Preliminary Studies on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Timber Trade

PAN Yao1,XU Ye1,WANG Qing-hua2,WANG Jun1,SU Kai-wen3,SHEN Li-xin1

(1.Research Centre for GMS Forestry Development,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P.R.China;2.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Kunming Yunnan 650201,P.R.China;3.Faculty of Eco-tourism,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P.R.China)

This preliminary study focuses on assessing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timber trade in various aspects of trade pattern and volume,and its management system.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literature review,field research in border ports of Yunnan Province,and interview with mutli-stakeholders involved in the bilateral timber trade.It aimed at drawing a greater attention on promoting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Myanmar timber trade,and providing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area;timber trade;log export ban;deforestation

2015-12-30

欧洲林业研究所(EFIEU-FLEGETFacility)资助“中缅边境木材贸易研究项目”(13-5133-2014)。

潘瑶(1989-),女,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研究。E-mail:panyao198910@hotmail.com

简介:沈立新(1966-),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E-mail:shen_lx@apfnet.cn

F75;F762.4

A

1672-8246(2016)04-0065-05

doi:10.16473/j.cnki.xblykx1972.2016.04.011

猜你喜欢

缅甸政府原木红木
陈俊:用心传承红木文化
缅甸将打击若开武装
文化与艺术的收藏——红木
孟加拉国对罗兴亚人涌入“严重关切”
原木、锯材
原木、锯材
大玩原木设计,写意自在又轻松!
原木、锯材
蓝木马和红木马
缅甸勒令国际组织离开若开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