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幅帛画,透视西汉先民的生死观

2016-02-21雨田

收藏·拍卖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帛画天界招魂

雨田

这是一幅沉睡了两千年的古画,直到1971年的那一次军区医院的地下施工,它才与其主人重见天日,带我们进入两千年前西汉时期古人的生死世界。它就是著名的马王堆一号墓帛画。准确地讲,在此画诞生时,“世界”一词尚未诞生,在佛教传人中国前,古人的生死观与后世截然不同,而这一幅帛画正可以带领我们进入这块远去的秘境。

浪漫期盼,古人心中的天地人间

在上世纪70年代初挖掘的马王堆汉墓中,一共出土了5幅帛画,而其中号墓出土的这幅帛画最为精美、人物描绘最为精细,它是长沙国丞相軑侯利苍之妻——辛追的陪葬品,画中描绘的众多祥瑞图像构筑起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极乐世界景象。

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在纸张尚未发明之前,作为一种昂贵的材料用于书写、绘画。据说,帛画兴起于战国中期的楚国,至西汉发展到顶峰,东汉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马王堆汉墓帛画出土之前,长沙已有《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等东周时期的帛画出土,从艺术风格上看,马王堆汉墓的帛画继承并发展了楚国帛画,这也是汉初中原文化与楚国文化碰撞交融的体现。

此幅帛画全长达两米,呈T字形,四角还缀有飘带。画面内容从上至下可分为天界、人世、地府三大部分。

帛画正中央是人间部分,以一玉璧为界划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描绘墓主人的升天景象,下层是家人对墓主人的祭祀。华盖与翼鸟之下,墓主人辛追拄杖而立。她衣着华丽,体态丰满,头向前倾,背微驼曲,动作庄重缓慢,贵妇气质油然而生。在她前方,有两名头戴长冠的男子,似在跪献宝物;后有三名婢女躬身送别。墓主人面向西方,古人认为天上仙境是在西方,也就是西天,西天是永恒的极乐世界。墓主人朝西行走,就是踏上了通天之道。在这些人物的脚下,是一块白色的平台,平台的侧面饰以勾连雷纹。平台之下,斜置一个划分成十六个的方板,板的两侧各有一只赤色的斑豹立于龙身之上。而玉璧上则缠绕两条巨龙,龙首向上,呈上升之状,似寓意即将带墓主人升入上方的梦幻天国。

穿壁巨龙之下,彩帛帐幔被人首鸟身的瑞兽拉起,分飘左右。彩帛下方悬垂一枚玉磬,其下可见的家人在设案祭祀。他们神色悲哀,仿佛在哀悼老夫人的仙逝。

而带领墓主人徐徐升起的双龙上方,是帛画的上方,它们将带领她进入一个如梦似幻的天界,这部分也正好是画面最宽阔的部分。正中上方是一个披发的人身蛇尾天神,一条长尾自环于周围。对于这位天神,一说她为中国神话中补天造人的女娲娘娘;说她是《楚辞·天问》和《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提到的“视为昼,眠为夜”的大神烛龙。总之,她代表着绝对的神圣和威严,主宰着天界的秩序。

人身蛇尾天神的左右分别对应一轮红日与弯月,契合中国传统的阴阳相对,日中绘一黑鸟,应为上古传说中的太阳神金乌;而月中绘蟾蜍和玉兔,蟾蜍口中含着一棵仙草。屈原写的《楚辞·天问》中有“顾菟在腹”的说法,两者均被古人认为是居住在月宫中的神。

在日月的下方各有一条呈倒“S”形的卧龙。卧龙的龙头下方各有一只骑兽怪物,骑兽怪物的下方还有一道天门,两个守门人拱手对坐,似在迎接升天之人的到來。天门抱框各有一只虎豹攀援其上,这些事物都是彰显了天界的威严和神圣。而天神身边还环绕五只引颈齐鸣的仙鹤和天神正下方两只仙鹤欲衔的铃铎,衬托出天界的安乐祥和。

帛画的最下方就是地府的部分,主体描绘了个赤身裸体的地神——鲧(gǔn)。鲧是大禹的父亲,因为治水不利,死后被罚去做托举大地的劳役。画面中的他双手托举着大地,胯下骑蛇,脚下踩踏着两条巨大的鳌鱼,传说中只有鲧才能稳住兴风作浪的鳌鱼,制止地震山崩的发生。地府中更有面目狰狞的怪狗和驮着猫头鹰的水龟,它们虽不吉利,却能镇压地府中的妖魔不去侵扰老太太的亡灵。此处的龟、蛇、鳌鱼等水族动物,实际上是表示此为“水府”,即所谓“黄泉”“九泉”的阴间。

招魂复魄,引领死者升天成仙

描绘了幅如此恢弘浩大景象的帛画用于陪葬,究竟有何用处呢?从资料上来看,该画在出土时覆盖在辛追内棺上的。专家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遣册(古人在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得知,这幅帛画名为“非衣”“非”即“飞”,汉代人认为人死后,如果灵魂能飞上天去,就可以成仙。而汉代贵族除了流行厚葬以外,还痴迷于长生不老与修道成仙。故而他们热衷于期盼自己死后能得以升入天界为仙。

古人认为人死后,附在人身的魂魄要与尸体离散。离散以后,成了野鬼,便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还会惊扰后人。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使离散的魂魄能够回来附于尸体,入葬墓内,葬制上叫做招魂复魄。史料载,周代时就有这种仪式,人去世后,其亲属要手拿死者的衣服从前方升屋去招魂,以期死者的魂魄返回于衣,然后从屋的后面下来,把衣服覆在死者的身上。大概在战国时期,这种招魂衣演变为帛缕制成的幡物。我们可称其为旌幡、铭旌。这些幡物上面画有墓主人的形象,以便游魂识别。当时使用非衣,可能有两种意思:一是“招魂安息”,是“引魂升天”。停灵家中时,将其竖于柩前,用以招魂归来。出葬时,则由专人举着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用以引魂升天。

无价国宝,融极高艺术与历史价值于一身

此外,这幅帛画还在美术史上填补了汉代绘画的空白,在上古时期,由于纸张尚未发明,绘画艺术多以丝织品为媒介,但丝织品因年代久远,极难保存,对于汉代绘画艺术的了解只能依赖于墓葬出土文物。虽然汉代墓葬有大量画像石、画像砖出土,从中也可以窥探出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由于题材所限,画面形象多简练、粗拙,无法反映汉代绘画的真实水平,因而此幅帛画是为数不多可供研究的汉代人物绘画的实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画面上看,物象的描绘多以线描勾勒,在着色上采用平涂、渲染等手法。画面以朱红、土红、暖褐为基调,再问以石青、藤黄、白粉等色彩丰富画面。产生了诡异、华丽、热烈的效果。画面多以柔美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瑞兽,营造飘逸、灵动的气氛。在构图上采用对称手法,但又不拘泥于此,以灵活多变的处理打破画面的呆板,如日月相对的不规则,墓主人的面朝向,以及巨龙在细节上的迥异等,使画面的平衡恰到好处。

从帛画上,还反映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从中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日月同辉,天神居中,通过天界、人间、地府三个空间的展示墓主人“由生入死”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死后未知世界的想象和生命观。

总之,这幅帛画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编辑/雷焕昂)

猜你喜欢

帛画天界招魂
裴庄欣油画作品选
无齿之唇
浅谈中国古代帛画艺术
浅谈中国古代帛画艺术
从敦煌本《度人经》及南齐严东注本看道教天界观的形成
穆益林情系西部慈善公益显爱心
招魂(短篇小说)
三十载不闻窗外事 三千年帛画得复兴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帛画”代表性传承人穆益林
招魂
剑上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