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

2016-02-21

现代盐化工 2016年3期
关键词:办学物流大学

张 扬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000)

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

张扬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000)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要面向物流行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认真分析当前办学现状,并提出改革的策略。

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改革研究

1 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应试教育环境下重理论轻实践

物流是一项操作性十分强的行业,物流企业在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招聘过程中,要求被招聘的从业人员是相关物流专业,并且具有非常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一个近年兴起的热门专业,应用技术大学也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由于缺乏经验,物流理论等相关知识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或者是借鉴兄弟学校做参考,没有结合我国自身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加上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以卷面知识考试的高低作为评判学习的好坏,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应用技术大学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知识包括了经济、高等数学、管理、外语、思想政治、计算机等门类众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了专门的物流知识,有物流概论、配送与运输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采购过程演练、运输实务、供应链管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和生产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从知识的学习面看是非常全面的,但是相对实训的课程就少之又少了。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让实践教学走形式,虽然近年来不断提倡校企合作,但在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中并不乐观,企业担心在校学生在企业实训阶段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造成企业的额外负担。学校没有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打消企业的担忧,造成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较丰富,专业操作技能差,难以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迅速地适应工作,也无法有更好的创新创造能力。

1.2 教学方式落后,无法提高学生对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入发展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已经全面在各行各业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成为当前教学主要手段。由于理论课程开设太多,加上学校课时规定,很多教师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赢得好的考试成绩,所以更多的是依靠板书进行物流知识教学。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教学就更加少了,这样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缺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乏味,使得学生几次课程上下来,只是知道了这些存在的知识点,根本不能真正理解EDI是什么,什么是RFID,也使得学生开始对这个热门专业学习的兴趣逐渐减退。学校和教师如果无法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1.3 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加之学科缺乏带头人,没有培养出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使得我国教师队伍的水平良莠不齐。当前培养的教师队伍很多是从高校选拔来的硕士研究生以上的毕业生,理论功底非常强,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但是没有经过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没有太多物流企业的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动手训练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方法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这种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直接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

2 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2.1 加强实践教学,引入校企激励机制

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大学培养人才的核心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离开了实践锻炼,将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运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实践出技术和实践出创新,实践了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那么作为应用技术大学应该以这两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首先,弱化理论课程,减少知识的重合,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教学做,不能为了实践而实践,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在某一阶段相关性不强的学科,如经济、外语和思想政治等课程,不需要进行单独开设课时进行教学,而在教学专业课程时进行穿插教学,重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在知识的重合性方面,应该以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建立为主线进行整合。如《库存管理》课程里的一些内容可以整合到《仓储管理》课程里。把《仓储管理》入出库过程管理的教学,改成货物出入库的任务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对于以往《仓储管理》课程内容结合“双证”教育的培养目标,还可以进一步依照物流采购联合会从业资格考试内容为主要做整合。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多沟通,给予企业最大的激励政策,以稳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学校追求办学效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双方都有做好培养学生能力的工作。学校应该跟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输送政策,使得经过在企业培训实践的人才在毕业后也能回归到培养的企业里面去。学校在安排学生进企业前,也需要跟学生签订一定的协议,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特长选择所喜欢的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假设在企业经过实践培训后最终没能回归到培训的企业,学生应该给予企业补偿一定的费用。

2.2 实现多元化的现代化教学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最终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教学方式上就应该用灵活多样的优化教学方法,实现让学生易学易懂的过程。可以采取“案例导入”教学模式,该教学方式就是采用物流案例辅助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为教学方式,通常是以一个个任务、问题的提出为教学的主要脉络,以分组讨论、现场教学、模拟操作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实现知识运用的目的,加以解决,达到理解、应用知识的目的。如《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些课程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物流课程知识具有抽象性,学生学习不易理解,就可以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运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扩大授课的知识面。

2.3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教师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坏。学校要构建一支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构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考评机制,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的结果可以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分配、工资收益等挂钩,形成良性机制。其次,鼓励、选派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最后积极聘请企业、科研单位等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专家兼任教授、副教授,以更好地充实教师队伍。

3 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展望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尤其是在市场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影响,将会促使物流业朝着更加复杂化、精细化方面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办学教学模式下,探究出一种更加适合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系统。包括“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创业实践”模式、“工学交替”模式、“产学研培养”模式、“个人专业”模式和“创业孵化器”模式等。如何适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才培养的新常态,这是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所必须思考探讨的问题。

[1]吴仁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N].福建日报,2013-11-25.

[2]曲晓丽,田葳.“电路分析”课程中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78-79.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or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Under the Mode of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Zhang Yang
(Tianjin Chinese and Germa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300000,China)

As a school running mode of applied technology,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facing the reality demand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nning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eform.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reform research

张扬(1986-),女,天津人,助教;研究方向:仓储管理、物流成本管理。

猜你喜欢

办学物流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