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旭教授从“五脏相关”论治缓慢型心律失常经验介绍

2016-02-21梁蕴瑜钟言指导邹旭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一科广东广州510006

新中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阳心气肾阳

梁蕴瑜,钟言  指导:邹旭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一科,广东 广州 510006

邹旭教授从“五脏相关”论治缓慢型心律失常经验介绍

梁蕴瑜,钟言指导:邹旭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一科,广东 广州 510006

缓慢型心律失常;经验介绍;邹旭

缓慢型心律失常以心率缓慢为主要特征,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头晕眼花、体倦乏力为其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西药治疗有一定毒副作用,疗效常不令人满意,常用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阿托品)等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安装起搏器是非药物治疗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邹教授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善用古方,继承邓老“五脏相关”理论,精于临床,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独到见解,尤其是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笔者现将跟师心得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

缓慢型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所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故发为心悸、怔忡。

他脏主要责之心脾肾阳气亏虚,寒湿、痰饮之邪上泛阻滞心脉,心脉瘀阻流通不畅。心主血脉,若心阳气亏虚,气虚无力帅血运行,阳虚无力鼓动血脉流通,再兼脾肾阳虚,气化失常,水湿痰饮停聚,阴寒之邪内生,而致心脉阻滞。阴寒之邪可致脉迟缓,瘀而致乱,故可见脉迟缓而不齐(结、代、涩)。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病机关键是“阴寒”,必要环节是“心脉瘀阻”,根本因素是“心气亏虚并有脾肾阳虚”。

2 治疗方法

邹教授认为治本病当以治心为核心,谓之求于本,兼调他脏以护心。因脾肾为先天、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气足,后天气血生化充沛,脉中充实,则心气自足,心气充沛,则心脉通畅。邹教授提倡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以补益脾肾为主,兼用他法,这样疗效才能持久。反对一味强调补心,因虽能取一时之效,但停药后症状容易反复,同时养阴血、祛痰浊应当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2.1调脾以护心邹教授强调补益心气重在健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喜燥恶湿。脾主升运,升腾清阳,从根本上起到益气养心之效;痰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痰阻心脉则心悸怔忡,脾胃健运,则湿不聚、痰难成。大多数岭南地区的心悸患者较多兼见气短、胸闷、善太息、精神差,舌质胖嫩、舌边见齿印、脉弱或虚大等气虚证候;或同时兼有舌苔浊腻、脉滑或弦及肢体困倦、胸痛或有压迫感等痰浊证候。可能与岭南土卑地薄,气候潮湿,心悸患者以气虚痰浊型多见。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后膳食结构较以往出现较大变化,广东人体质较之北方人略有不同,加之现在人们偏爱高粱厚味、过嗜茶酒、肥甘无度;各种空调、冷饮凉食;生活节奏加快,饮食失节,饥饱无常之人增多。然而,“脾立信”、“食贵有节”,饮食自倍或过度饥饿及餐次餐时无规律,都能损伤脾胃,使运化失司。脾胃损伤,一方面使气血津液生化乏源,中气衰弱则心气亦因之不足,心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血运,致脉道迟滞不畅,气虚不能自护则心悸动而不宁。临证上可以益气养心健脾之法治疗心悸怔忡之症。

例1:蔡某,男,39岁,2013年11月15日就诊。既往风湿性心脏病病史,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反流。主症:神清,精神疲倦,常感倦怠乏力,动则心悸气促,无胸闷痛,双下肢无水肿,纳眠一般,小便少,大便尚调。舌嫩、苔白,脉涩。查体:心率60次/min,房颤律,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患者已明确拒绝手术治疗,暂行中药保守治疗。治以健脾养心,益气化瘀。处方:太子参、五爪龙、泽泻、白术各30 g,茯苓25 g,女贞子、山萸肉各20 g,桂枝10 g,法半夏、郁金、鸡内金各15 g,甘草5 g。

按:素有心阳不振,寒饮内生,寒主收引,郁遏阳气,又加重心阳不振,同时,寒则不通,又可使血行瘀滞,从而发病,而见精神倦怠,心悸气促,故而治疗以温补脾阳以助胸中阳气,兼以化瘀,以桂枝、山萸肉、太子参补阳助阳化气,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郁金行气。诸药合用,共奏温补心阳,益气化瘀之功。

2.2温肾以护心心为阳脏,属火,主神明,能温运气血;肾为先天之本,肾中阳气能气化水液,温煦脏腑。《难经·十一难》中提出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藏无气者,是肾气先尽。心阳不足与肾阳不足关系密切。肾阳具有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气化的作用,肾阳到达全身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之阳,所以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衰,则全身之阳皆衰,肾阳为人体诸阳之根本。而心为阳脏,阳中之阳,故肾阳不足对心阳的影响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见到心悸、胸痛、神疲、昏晕、面色无华、四肢不温等症状,均是缓慢型心率失常的常见症状。故邹教授认为,肾阳虚衰可导致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治疗上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气丸加减。

例2:梁某,女,77岁,2013年11月17日就诊。既往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房颤,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病史。主症:神情,精神疲倦,乏力,心悸,动则加重,无气促,双下肢少许浮肿,无胸闷胸痛,无恶寒发热,咳嗽咯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纳眠差,小便少,大便尚调。体格检查:心脏听诊:心率54次/min,房颤律,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舌胖淡暗、苔白水滑,脉沉细涩。辨证为心肾阳虚,水火不济,治以补肾温阳,化气行水,处方:五爪龙、淮山、泽泻、白术、炒麦芽、茯苓皮各30 g,苍术、熟附子(先煎)、川厚朴、法半夏各15 g,桂枝、干姜各10 g,山萸肉、独活、桑椹各20 g,炙麻黄、细辛各5 g。

按:附子专于补火助阳,其温阳之功,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中能温脾阳以散寒,下能补肾阳以益火,麻黄取其温散阴寒以调血脉,可助附子发越阳气,促进血脉运行。

2.3心胆并治《内经》认为:心主血脉,藏神,主司人体全部生理活动,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神发挥调节作用的中枢是心,心动则神伤,五脏六腑皆摇。《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五脏六腑之气血有赖于胆(肝)的疏泄作用,肝的疏泄太过或不及受胆腑的调节影响。五脏六腑,其为十一,禀赋不同,情志各异,必资胆气,庶得各成其用。可见心与胆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统一于它们对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神)的有机调节。胆属木,心属火,在病理情况下,情志不遂,胆气郁滞,气郁痰生,痰湿化热,上扰心神则使心主神志功能失调而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惊悸不宁等症状,通过清胆化痰,能达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缓慢型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的阴证、虚证,但痰浊、瘀血阻滞心脉亦是其常见病机。黄连温胆汤常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若打破传统大温大补之观念,将之应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也能取得疗效。

例3:高某,女,55岁,于2010年5月20日就诊。患者3~4月前突发心中不适,心悸、胸闷气短,月经期加重。就诊时心悸、乏力、气短、头晕,手足胀,大便不成形。舌质暗红、舌苔淡黄,脉滑。心电图显示S-T段轻度下移。中医学诊断为心悸,证属痰热内扰,治以化痰通络定悸。处方黄连温胆汤酌加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赤芍、生龙骨、生牡蛎、车前子、甘草。1周后就诊,心悸、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好转,舌质暗红稍减,后又加减继服3周,诸症基本消失,舌脉恢复如常。此症状似西医心脏神经调节不良患者。因病程有一段时间,舌质暗红、舌苔淡黄,脉滑,结合其他症状,有痰热湿瘀互结之象。此方从清上、中、下三焦之痰热湿邪,同时加生龙骨、生牡蛎养心定悸安神,从而取得良好疗效。

按:心悸病势延绵,应坚持长期治疗。获效后应注意巩固治疗,可服用人参、红参等补气药,改善心气虚症状,增强抗病能力。积极治疗原发证对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骆欢欢,李海霞)

R541.7

A

0256-7415(2016)07-0233-02

10.13457/j.cnki.jncm.2016.07.101

2015-12-23

梁蕴瑜(1981-),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病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心阳心气肾阳
标点符号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必 要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