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及检疫监督具体的操作
2016-02-21袁葵笑
袁葵笑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 东莞 523007)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及检疫监督具体的操作
袁葵笑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 东莞 523007)
基层畜牧兽医站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是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的重要一环,如何落实经费、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建立应急机制和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监督等工作对保障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具有重要的作用,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谈下本镇动物疫病防控及检疫监督的具体做法。
1 落实经费,有效保障各项防疫检疫工作正常运转
为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本镇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将疫苗、动物疫病检测、畜产品检测、无害化处理、防疫物资轮换等各项防控预算都纳入镇一级财政预算,并将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经费由镇一级全额拨款,专设镇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基金。制定本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督导员工作管理办法及待遇经费实施方案》,保障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资待遇。此外,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积极性和动物免疫率,本镇对所有畜禽的免疫注射费均实行免费,对动物防疫员的免疫注射费进行财政补贴。
2 狠抓免疫,确保辖区内动物免疫密度和质量
2.1 狠抓春秋大防和冬季免疫注射工作
春、秋季是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高风险季节,气候冷暖交替,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机率较大。每年2月份,本镇就制定具体春秋免疫工作方案,明确具体的启动时间和结束时间,遵循“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免疫原则。具体做法:(1)组织各村(社区)防治员对全镇辖区内的动物养殖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2)加强防治员防疫技术知识和技能,做到专业技术与宣传同步,(3)实行动物免费防疫、防治员免疫补贴的方式进行免疫注射,建立免疫档案,(4)认真指导养殖户和三鸟市场场主做好定期驱虫及消毒灭源工作,(5)加强查漏补免、二次免疫和抗体监测,确保消除疫情隐患。
2.2 提高免疫密度,保障抗体水平
本镇按照调查摸底后免疫注射的“四不漏”防疫原则,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狂犬病等疫病的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集中免疫结束后,加强免疫抗体监测,设置春、秋防备检场点,随机抽取有关畜禽样本,检测相关疫病免疫抗体水平,对抗体水平不达标的及时补免。
3 加强疫病监测,夯实防控基础
根据上级任务,定期做好辖区畜禽疫病季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辖区内畜禽养殖场、三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散养家禽的免疫效果情况,正确分析畜禽养殖动态,为动物疫病的规范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4 加强物资储备,建立应急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本镇成立了防制重大动物疫病领导小组,制定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设立应急专项基金,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出入库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防疫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疫情应急培训,设立动物防疫值班电话,根据线索主动核查疑似动物疫情,多措施防控动物疫病。
5 强化检疫监督,确保卫生安全
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六条禁令”,狠抓检疫监督全程监控,做好巡查记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5.1 狠抓产地检疫,全面推行产地检疫申报制
严格要求各畜禽养殖场在出售动物前,必须向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报检。开展产地检疫时,严格查验养殖免疫档案,免疫合格和生猪尿检合格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5.2 规范屠宰检疫,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制度
严格执行供莞生猪制度、生猪限时进场屠宰、凭证标和查验证物合格后进场、进场后定时检查、宰前检查和当天屠宰完毕的“三查零库存”制度,全面开展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制,切实把好屠宰八道关,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不合格动物产品出场。
5.3 加强检疫监督,着力防控H7N9禽流感
为严防H7N9禽流感疫情蔓延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做了如下几项工作:(1)加强辖区内家禽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畜禽养殖场的防疫检查,做好检疫、消毒灭原工作;(2)督促两三鸟批发市场驻场检疫人员严把市场检疫关,严厉查处乱丢乱弃或销售病死家禽等违法行为;(3)由工商部门牵头,以农业、市政、疾控、食药监、环卫等部门联合组成督查小组,每周到各个农贸市场督促其严格执行休市、消毒和病死禽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做好“1110”防控措施(一日一清洁、一周大扫除、一月一休市、休市零存栏),教育从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4)组织各村动物防治员加大对辖区内重点场所的巡查频次,一旦发现家禽异常情况按规定上报并及时处置。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