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遗传育种技术探讨
2016-02-21李水权陈炫华毛源才
李水权,陈炫华,毛源才
(广东省湛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广东湛江 524094)
肉牛遗传育种技术探讨
李水权,陈炫华,毛源才
(广东省湛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广东湛江 524094)
随着养牛业的迅速发展,肉牛的育种技术、繁殖技术也受到重视。本文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肉牛的育种和繁殖技术。
肉牛;育种技术;繁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畜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现代肉牛业。我国的肉牛养殖起步较晚,科技含量较低,肉牛的产量和质量相对比较落后,但是近20多年,随着品种的改良和养殖技术的发展,肉牛养殖业发展很快,牛肉的产量增长速度很快。目前,支撑肉牛养殖的依然是地方黄牛品种,改良牛的覆盖率不高,加大对育种和繁殖技术的研发,对发展我国的肉牛养殖意义很大。
1 地方牛品种的特点和改良的意义
我国的地方品种很多,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1)适应性很强、耐粗饲能力强,饲养管理条件差,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生产性能。(2)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体格偏小,生产性能不专一,多是综合利用。(3)遗传性能稳定。(4)选育程度较高的,性状整齐,生产性能突出;选育程度较低的品种,群体类型不一,性状不整齐,生产性能偏中等。为了发挥地方品种的特色,在保护现有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对地方品种进行选育提高,合理的加以利用,成为育种工作的重点。
2 常规育种技术
一般来说,幼年时期以系谱鉴定为主,同时结合生长发育鉴定;成年以后以体质外貌和生长发育评定为主;当有了生产力以后要以生产性能的测定为主。只有通过全面和综合的鉴定,才能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生产性能测定肉牛的生产性能是指肉牛的产肉数量、质量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利用饲料和设备的能力。育种的目的是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生产性能的测定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对生产性能的测定既要兼顾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生产效率,还要考虑到肉牛一生的生产性能,不能凭短时间的生产指标作出轻率的判断。同时还要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评比,否则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2.2体质外貌和个体线性体型评定体质外貌和生产性能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是生长发育和品质特征的外在表现,体质外貌是进行选种的重要依据之一。体质就是身体素质,是指外部形态、生理机能和经济特性的综合表现。外貌是体质的具体表现,同时又可以反应牛的机能状况,如肉用牛体型呈长方形,四肢短小,臀部丰满多肉。体质外貌鉴定有两种方法:肉眼观察法和评分测定法。肉眼观察肉牛的体型结构、品种特征、精神表现以及有无明显的缺陷等;评分测定就是根据评分标准对肉牛定出等级。然后根据综合评定,选出优秀的品种来育种。
2.3系谱鉴定通过分析各代祖先的生产性能、发育情况以及其他材料,来估测种牛的近似种用价值。同时还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前选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选配提供依据。我国的肉牛品种多,群体大,饲养分散,流动性也较大,对系谱的记录不全面,品种的选育和育种工作也相对落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系谱记录逐渐完善、管理制度也健全起来,为系谱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4后裔测定后裔测定主要是用于评价种公牛,常用的方法就是同期同龄比较法,根据各公牛后代的生产性能的平均值来判断被测种公牛的生产性能。后裔测定比较可靠,但是需要的时间长,投入的成本高,同时后裔测定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被测公牛所配母牛的差别、后代的饲养管理条件的差异、后代的数量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我国后裔测定的进展缓慢,参与后裔测定的数量、规模、范围都较小,有待提高,进一步推进育种工作的进行。
2.5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就是利用杂交的方法,来进行选种、选配和培育,来达到改良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杂交的方式常采用二元或三元杂交育种,就是以地方品种作为母本、引进品种作为父本来进行生产。我国目前有夏南牛、延黄牛和辽育白牛三个专门化的肉牛品种。杂交育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进行周密的组织、有健全的繁育体系,各个养殖场(原种场、繁育场、商品场)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才可以把工作做好。
3 育种新技术
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技术——分子育种技术,是对传统育种技术的补充和发展,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基因组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分子育种是在DNA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型或者基因进行选择,准确率高,时间短。传统的育种方法要通过几代的选育才可以培育出优秀的品种,时间长而且引入新的性状也比较困难,分子育种克服了这些缺点,而且高效、迅速,将会成为育种的主流。肉牛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肉用性状上,目前研究的功能基因已经超过40个,提高了育种的速度。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