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防范非洲猪瘟传入对策

2016-02-21汪淼张君张加勇孙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巡查猪瘟黑龙江省

汪淼,张君,张加勇,孙刚*

(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69)

黑龙江省防范非洲猪瘟传入对策

汪淼,张君,张加勇,孙刚*

(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69)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品种和日龄的猪及改良、家养野猪易感。非洲猪瘟疫情正从非洲扩散至亚洲,黑龙江省接壤的俄罗斯境内已发生数十起疫情。加强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管理,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开展动物疫病巡查工作势在必行。

非洲猪瘟;黑龙江省中俄边境;监测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非洲猪瘟疫或疣猪病。临床以高热、食欲废绝、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高死亡率为特征。该病属于OIE要求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动物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病。

20世纪初期,东非国家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最近15年来,非洲国家疫情报告不断,且疫情正在向周边国家乃至全球扩张。全球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过国家已经超过50个,疫情正有向亚洲扩散的趋势。格鲁吉亚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阿塞拜疆等国以及俄联邦境内数十个地区已有有疫情发生。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尚未传入我国。鉴于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有着总长3045km的边境线,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较高,为加强边境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搜集边境动物卫生健康状况信息,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及时做出预警预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国家监测计划的规定,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边境动物防疫巡查方案》,重点监测非洲猪瘟的传入和发生。

1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

1.1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为主要传染原。钝缘蜱属软蜱也是传染源。

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或采食受ASFV污染的物品而经口传染或通过昆虫吸血而传染。短距离内可经空气传播,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及肉屑、栏舍、车辆、器具和衣物等均可间接传播本病。蜱之间通过交配传播。此外,吸血昆虫,例如蚊、等,可以通过叮咬将ASFV经感染猪向未感染猪传播。污染的栏舍、车辆、器具、衣物等间接传染。

1.2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出血性疾病。病猪由于感染毒株的致病力不同,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四种类型。

(1)最急性无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有些病例,死前可见斜卧、高热,腹部和末梢部位暗红,扎堆,呼吸急促。

(2)急性体温升高至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共济失调或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均可流产。病死率高达100%。病程1~7d。

(3)亚急性临床症状同急性型,但症状较轻,病死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约3周)。体温波动无规律,常大于40.5℃。呼吸窘迫,湿咳。通常继发细菌感染。关节疼痛、肿胀。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有的病例康复或转为慢性病例。小猪病死率相对较高。

(4)慢性波状热,呼吸困难,湿咳。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毛色暗淡。关节肿胀,皮肤溃疡。易继发细菌感染,通常可存活数月,但很难康复。

急性ASFV感染猪康复后,一般不再表现症状。亚急性和慢性型ASF通常在欧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发生,很少在非洲地区流行。

1.3剖检变化

非洲猪瘟剖检病理变化可由于毒株毒力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病程,呈现不同程的眼观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分型,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

(1)最急性型肉眼病变不明显,部分病例体液蓄积,急性死亡。

(2)急性型浆膜表面充血、出血,肾、肺脏表面有出血点,心内膜、心外膜大量出血点,胃、肠道黏膜弥漫性出血。胆囊、膀胱出血。肺脏肿大,切面流出泡沫性液体,气管内有血性泡沫样黏液。脾脏肿大,变软,呈黑色,表面有出血点,边缘钝圆,有时出现边缘梗死。颌下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肿大,严重出血。有些病例,胸腔、腹腔蓄积血色液体。

(3)亚急性和慢性型主要病变是消瘦、间质性肺炎、淋巴结肿大,后期肺部和淋巴结硬化,肺浆膜面和心外膜有大量纤维素沉着等。

1.4诊断

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指标怀疑非洲猪瘟疫情后,应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1)病原学诊断通过病原学或免疫学手段检测到非洲猪瘟病原或特异抗体是疑似疫情实验室确诊的必要前提。但非洲猪瘟多表现为最急性或急性病型,往往在特异抗体出现前已经死亡。因此,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在非洲猪瘟疫情确诊中是非常重要的。

非洲猪瘟病原学诊断技术主要有病毒分离、血细胞吸附试验、病毒核酸检测以及荧光抗体法、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ASF抗原等方法。

(2)血清学诊断感染后康复猪的抗体可维持很长时间,有时是终生。可用于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的方法很多,但只有少数可用作实验室常规诊断。非洲猪瘟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免疫印迹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渗透)试验等。其中,最常用的是ELISA方法。此方法既可以检测血清,也可检测组织液。在有些病例检测中,对ELISA方法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一般应再用其它方法,如IFA、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或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实验确证。通常感染了强毒力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猪不产生抗体,感染了低致病力或非致死性毒株的猪能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这些抗体不是中和抗体,但可以用于诊断检测。

在非洲猪瘟呈地方性流行的区域,最好用标准的血清学试验(ELISA)方法,再结合另一种血清学试验(IFA)或抗原检测试验(FAT)进行可疑病例的确诊。

目前,很多实验室对95%以上的阳性病例都要在PCR等病原学检测基础上,结合IFA或FAT方法进一步鉴定和确证。而在猪感染无致病力或低致病力的毒株时,血清学试验也许是检测感染动物的唯一方法,对流免疫电泳和ELISA均可用于大规模血清普查,但ELISA对检测单个阳性血清更敏感。

2 巡查范围

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瑷珲区、孙吴县、逊克县、嘉荫县、萝北县、绥滨县、同江市、抚远县、饶河县、虎林县、密山市、鸡东县、穆棱市、绥芬河市、东宁县十八个边境县(市、区);重点巡查距国界30km内的乡镇村屯。巡查动物:各品种和日龄的猪及改良、家养野猪。

3 巡查频次

省级每年组织一次巡查工作;地市每半年组织一次巡查工作;县市每季度组织一次巡查工作;乡镇每月组织一次巡查工作。

4 巡查工作的实施

巡查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监测的方式进行。

4.1问卷调查

对养殖户、养殖场等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养殖情况、疫病流行情况以及免疫情况等信息。

4.2走访调查

走访养殖户、养殖场、屠宰场、诊疗机构等,实地调查动物防疫情况。

4.3召开座谈会

巡查组与动物疫病机构、养殖户、诊疗机构等被调查对象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当前防疫信息和存在问题,了解当地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情况。

4.4抽样和监测

根据每个边境县养殖情况,选择抽检猪及家养野猪,每县市每月监测一次,省级每半年抽检每县市监测一次。

4.5联防联控

与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强化联防联控,进一步完善边境防控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口岸、非口岸通道管理,组织边民联防巡查,加大查验和检疫、消毒力度。严厉打击动物及其产品走私活动,坚决防止境外疫情传入。

4.6巡查评估

统计问卷和走访信息,结合巡查病种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掌握并监视动物养殖、免疫、流通、屠宰环节的风险因素变化情况,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动态。通过采集动物养殖、动物疫病流行、非法走私动物产品、陆路进口动物、动物产品、动物防疫体系、诊疗机构近期诊疗等风险因素基础数据,建立边境动物防疫巡查风险分析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非洲猪瘟等疫病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做出预警预报,预测疫情发展趋势,评估疫病防控效果,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

5 巡查工作的保障措施

5.1组织领导

省畜牧兽医局组成边境地区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各边境市县畜牧兽医局成立边境地区巡查工作领导小组。

5.2技术支持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建立技术专家组,负责开展技术指导、宣传培训。加强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提升监测、检测与诊断水平,为防范非洲猪瘟入境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0.002

汪淼(1980~),博士,高级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工作

猜你喜欢

巡查猪瘟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浅谈猪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