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中数据精度与误差分析
2016-02-21帅涛
帅 涛
(开江县任市国土资源所,四川 达州 636250)
地籍测绘中数据精度与误差分析
帅涛
(开江县任市国土资源所,四川达州636250)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必须对地籍测绘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现阶段,地籍测绘工作的任务很重,工作量很大,需要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基于此,对地籍测绘中数据精度与误差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期有效解决测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地籍;测绘;测量;精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中土地权属界线的变化不断加快,进而对地籍测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地籍测量精度方面提出更高、更精确的要求,合理、高效地应用高新技术,建立完善、有效、便于管理的国有地籍信息数据库,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满足了实际生产工作的需求。
1 地籍测绘中数据精度与误差的影响因素
1.1测量管理因素
影响地籍测量是一项繁复、紧密的工作,这种性质决定了测量需要团队的密切合作,确保整个过程环节的无缝衔接,所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许多企业忽视其重要性,管理工作存在严重不足,导致测量精度不准确。
1.2测量仪器因素
毋庸置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测量设备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进步,测量仪器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由于各工程单位技术发展不平衡,规模大小不一,亦或是资金到位与否等存在差距,企业对仪器设备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仪器自身问题依然是影响精度的重要原因。如果施工单位使用传统的测量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势必会带来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1.3测量人员专业素质因素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在整个行业是普遍存在的。当前,由于条件艰苦、环境差等方面原因,我国在地籍测量方面专业人员缺口很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实践经验甚至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便被委以重任,为施工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在实际地籍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专业技术不到位或者操作不规范,势必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2 地籍测绘中数据精度与误差控制措施
2.1做好准备工作
开展地籍测量工作之前,要做好土地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并对相关成果进行保存与记录,针对一些必要的信息,还要进行对比与计算。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具体需要收集与分析的资料包括:第一,国家与政府机关以及相关地方土地部门下发的关于土地管理的官方文件与信函,尤其是行政区的代表代码,此外测量的技术规范、规程及一些细则与图式也属于收集资料的范畴;第二,收集已经存在的测量与控制结果性文件,如测量结果图标、控制网络图及总结报告等;第三,一些地籍信息也需要收集,如航拍图像与资料、大比例尺度等;第四,已经在相关部门登记过并取得相关证件的地籍档案材料与相关申报材料;第五,土地征用文件资料,具体有土地转让、土地处置、土地划拨等。
2.2完善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是工程测量工作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工程测量精确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完善工程测量设备是控制测量精确度的一个重要措施。而要想做好这一工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工程测量单位要根据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需求,加强对测量设备的资金投入,进而不断更新自身的测量设备,使得测量设备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其次,加强对工程测量设备的管理,同时完善该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维修制度,并对这一工作指定专业人员进行负责。一方面,要做好工程测量设备进库、出库的记录,并记录其使用损害程度;另一方面,定期对工程测量设备进行维修管理,保证测量设备长期稳定的测量准确度。
2.3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是影响整个工程测量精度最为普遍的问题。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工程测量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辛苦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强,专业技术人员缺少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出于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考虑,必须严格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测量人员专业素质是不可避免且刻不容缓的。在地籍测量的过程中,应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在测量过程进行多次复测与检查,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要求测量工作人员严格按管理制度进行,确保测量的后续工作更加顺利。
2.4应用GPS测量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GPS 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精度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功能、测量精度等方面都优于全站仪测量技术。如全站仪在测量之前,必须先在测量区布设多个年控制点,并明确各个点的坐标确,需要消耗很多人力,且全站仪测站的测量范围相对较小;而GPS RTK测量技术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能够确保测量工高效、可靠的进行。此外,GPS RTK系统的精度、环境限制性、初始化速度、抗干扰性等性能都相对较高,能大幅度地提高地籍测量的精度。
3 结语
地籍测量工作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地籍测量的精度,降低误差。针对此,需要对地籍测绘中数据精度与误差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据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地籍测量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为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P271
A
1674-7909(2016)0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