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栽培技术
2016-02-21康东辉
康东辉
(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塔城 834300)
杏鲍菇栽培技术
康东辉
(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塔城834300)
杏鲍菇因具有菌肉肥厚如鲍鱼的口感和杏仁的香味而得名,是集食用、药用于一体的食用菌新品种,经济价值较高。基于此,介绍详细杏鲍菇栽培技术,为生产优质杏鲍菇提供技术参考。
杏鲍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1 栽培时间
利用自然条件栽培食用菌,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是目前的主要食用菌栽培模式。杏鲍菇的出菇最适温度为12~18℃,气温高于24℃或低于8℃均不能形成子实体,因此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很重要。根据南北疆地的气候不同的特点和杏鲍菇的生长习性,菌袋的生产开始初期应在9月中下旬,10月—11月上旬为发菌期,在11月中旬开始出菇,至来年5月中下旬结束生产。生产结束后要及时揭膜晒棚,并将出完菇的废菌糠及时清运到大田作肥料,利用6—8月份的阳光晒棚消毒。这样既合理利用了时间,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搭建菇棚
菇棚应建在地势较高、交通便利、离水源近、环境清洁、通气好且土质肥沃的地方。因现菇棚大多是菜棚改建而来,菇棚要求通电、通风、保温、保湿性能强,棚膜上要间隔1 m从上至下加盖草帘保温,由于北疆地区冬季降雪量较大,为保证菇棚冬季正常生产必须进行双层覆盖,其中要有一层具备防雪功能棚膜。南疆则不需要。
3 菇棚菌袋的排放
可采用幅宽20 cm,长40 cm的出菇菌袋。一般每排可放6~8层,每排菌袋之间应留70~80 cm宽的工作道,便于日常工作和采收菇之用,主工作道贯穿整个菇棚。
4 栽培技术
4.1配方
棉子壳77%,玉米粉10%,麦麸10%,石膏1%,pH值为7.5~8.5,料水比1.00∶1.36,选用20 cm×40 cm的耐高温塑料筒袋装料(或瓶装),塑料袋内装料松紧要适中,两端的袋口要扎紧。
4.2拌料灭菌接种
按原料配方将培养基充分拌匀,用手紧握培养基指缝间有水滴溢出为标准含水量。将装好的料袋(或瓶装)放入灭菌锅内进行蒸汽灭菌,一般高压灭菌2.5 h保压,常压灭菌18.0~24.0 h),开锅后当培养基温降至30℃以下,搬入无菌室消毒接种。
4.3发菌管理
经过灭菌,把接种后的菌袋放入通风干燥、光线较暗的培养菌室内,在24~26℃下发菌培养,定时检查菌袋,将污染杂菌袋挑出,待菌袋长满菌丝后移出至培菌室至大棚内。
5 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要求的适宜条件:温度12~18℃,空气相对湿度85%~90%,空气新鲜,光照强度500 lx。
5.1出菇前期管理
主要注意喷水管理和通风管理,防止死菇,避免产生杂菌,保护菌丝的生命力。
5.2温度管理
菇棚的温度直接影响菇体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在13~18℃菇体生长发育快,气温低于8℃时菌丝难以形成,即使形成的菇体也会停止生长,逐渐萎缩、变黄直至死亡。气温持续在18℃以上时,菇体会迅速生长,但品质会下降。气温在20℃以上时,菌丝又转向营养生长,幼菇也会死亡。
5.3湿度管理
一般茹棚湿度保持在90%~95%,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左右,要掌握“看菇喷水”的原则,即菇多时多喷水,菇少时少喷水。喷水时,不要将水直接喷在幼菇体上,容易使子实体变色发黄,品质下降。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看天喷水,当茹棚内温度在18℃以上,外界气温低于20℃时,白天要将通风口打开通风,夜间则关闭;外界气温高于23℃时,早晚通风、早晚喷水;茹棚内温度高于26℃时,停止喷水,夜间门窗全部打开。如菇棚遇到连续23℃以上高温时,菌袋上面子实体已形成或正在采收期间,利用早晚喷水,并加强通风,降低菇棚温度。
5.4通风管理
要始终保持菇棚的空气新鲜,尤其是在阴雨天、气压低的天气适当多通风;天气寒冷、干燥则少通风;菇棚通风条件差多通风;喷水时、喷水后要多通风,避免菇棚内湿度过大,造成菌丝死亡。
5.5光照管理
因为杏鲍菇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线刺激才能现蕾出菇。所以每天要给予1~2 h的500 lx的散射光。
管理:在子实体形成黄豆粒大小后,菌盖成淡灰色时,根据菇形要及时疏菇,当子实体生长到筷子头大时,每个料面留3~4个幼菇,如果此时不疏蕾,商品率很低,影响产量。在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死菇头、菇根并移出棚外。
6 采收
当杏鲍菇蕾膨大成保龄球状时,菇盖平展2~5 cm,即可采收。丛生长在一起的大小菇,先割下成熟的大菇、不要伤及小菇,否则小菇会死掉,影响产量。
7 病虫害防治
7.1常见病害的防治
杏鲍菇常见的病害有褐腐病、枯萎病等。褐腐病危害杏鲍菇子实体,发病时立即停止喷水,清理摘除病菇并打开门窗加强菇棚通风量,使温度降至15℃左右,发病处可喷洒50%的多菌灵500~800倍液,停止喷水、降低湿度。枯萎病主要侵害杏鲍菇的幼菇体生长停止,萎缩死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素是高温,所以要立即降温,摘除病菇,加强茹棚通风。一般来说发病喷撒药液后,6 d左右才可采摘。
7.2常见虫害的防治
杏鲍菇常见虫害有菇蚊和菇蝇类等。在生产上采取以预防为主,在茹棚的门窗上挂上防虫网或纱布,在菇棚内每隔5~7 m处悬挂黄板一张,并防止蚊蝇的成虫飞入产卵。可在虫害发生期喷洒800倍敌杀死或1 000倍氯氰菊酯、1.8%阿维菌素2 000倍进行防治。
S646.1
B
1674-7909(2016)0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