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幼儿园教学的活动之我见
2016-02-20张淑荣
张淑荣
摘 要: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者的表现能够对客观反映基于学习者兴趣、需要、经验发展水平的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在活动实践中如果能够充分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将有效的调动学习者参与其中的主动性与热情,继而使学习者发生一系列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探索行为,使学习效果能到显著提升。针对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更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使幼儿得到全面而又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者;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幼儿园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作用和地位也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但在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以学习者为中心,仅仅重视教育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注重对学习者某种学习技能的训练,忽视幼儿园教学活动本身对幼儿成长的多方面影响及创造力的培养。下面本文就探讨改善这些现象,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策略。
一、幼师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幼师应进一步学习以学习者中心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幼儿园要对幼师自下而上地树立科学教育观的方式进行高度重视,鼓励幼师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反思,最终实现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目的。另外,社会与家长方面,应给予高度的支持,强化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均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长远发展教育理念,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在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导向下,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内容的设定过程中,幼师要考察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兴趣以及需要,以此对上述幼儿发展特征与需求进行满足,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尤其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强调了幼师在活动中表现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学活动要从属幼儿,而非幼师从属幼儿园教学活动。
二、对幼师队伍师资力量进行优化
幼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有赖于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职后培训和职前教育恰恰是幼师对专业知识进行丰富的有效路径。为了进一步与强化幼儿园师资队伍的整体师资力量,幼儿园要帮助其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教育理念,大力开展幼师职前、职后培训活动,培训重点要在对幼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强化上,而非一味的画、跳、唱、弹等技能,只有以坚实和稳固的职业理论知识做基础,幼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活动结束后,幼师要注重收集和整理所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汇总整理优秀教育案例、课件制作等。使教师能够逐步科学、规范、熟练地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制作,并将现代教育媒体适当的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掌握更多的新型理论知识,从而提升了幼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与活动教学效果。
三、国家应给予相关政策的鼓励
幼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借助充足的精力与时间,对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以及经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掌握。目前,幼儿园普遍面临着幼师比相对不足的问题,这就使得幼师不能够在每个孩子身上,均分配充足的精力与时间,不利于对全体幼儿的全面照顾。长期以往,幼师仅能够根据学习者整体年龄的发展特征,对活动内容、目标以及开展形式进行设置,这就大大削弱了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作用。为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过程中,幼师要尽可能的关注到学习者的实际兴趣和需求,与此同时,更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的鼓励与支持,通过缩小班额,以及加大投入的方式,使幼儿园的幼师比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幼师要充分参与到构建幼儿园课程中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师是作为主要的实施者与引导者存在的,同时,也是幼儿园中与班级学习者互动关系最紧密的教育者。为此,针对于构建幼儿园课程,在管理方面,幼儿园要尽可能的给予幼师与幼儿充足的自我空间,这样幼师与幼儿就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到建构本年级、本园以及本班课程活动中。除此之外,幼儿园要大力支持幼师的课程活动实施,尽可能满足其一切课程活动设计要求,同时,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会意,幼儿园也要适当的减少幼师参加,以缓解幼师的工作压力与负担。这样幼师就能够以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挖掘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以及经验水平,从而设计中最适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表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与概念,主要是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幼儿教育引导过程。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均得到和谐的发展,幼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与学的教学活动,以学习者,即幼儿为中心,遵循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并尊重其个体差异,使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于冬青.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看幼儿园语言教育[J].早期教育,2003,(7):15-16.
[2]王雪.教学设计原理在学前儿童智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3]潘玉梅.以民族文化为特色来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有效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5):73-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