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常见生理病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2016-02-20王海明

乡村科技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尖嘴雌花苦味

黄瓜常见生理病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一、化瓜

1.症状。幼瓜残花未退即发黄萎蔫、停止膨大,最后呈干瘪状。

2.发生原因。黄瓜花芽分化盛期(1~4片真叶期),夜温过高,营养物质消耗过多,用于花芽分化的营养不足,易导致化瓜。黄瓜开花时气温偏低或偏高,妨碍受精,易引发化瓜。连续阴天、光照不足,也可导致化瓜。根瓜长10厘米前,水肥过量、夜温过高、也易导致化瓜。花多、坐果率高的品种易出现化瓜。黄瓜谢花时灌水过多,土壤透气不良,易导致化瓜。大瓜摘得过晚,养分供给不足时易化瓜。氮肥用量过大,水分充足,光照不良时易化瓜。

3.防治方法。在黄瓜开花时,用0.2%硼肥或0.3%硼砂溶液喷花。在水肥管理上注意促、控结合,在根瓜坐住前控施氮肥、减少浇水次数,保持较大的昼夜温差,争取多见光。合理疏瓜,可每隔2~3节留下1个顺直健壮的瓜,去掉多余的幼瓜。叶面选喷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惠满丰500倍液等。适时采收,早摘根瓜及畸形瓜。

二、花打顶

1.症状。黄瓜植株生长点分化为多个雌花而形成自封顶,不再有新的幼叶产生,使植株停止伸长生长及增加叶片数量。

2.发生原因。黄瓜苗期遇低温、短日照条件会大量产生雌花,养分消耗很大,使生长点内分生组织消失,成为自封顶植株。黄瓜生育期内温度、湿度过低或土壤浓度偏高,导致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最终因发育不良而出现“花打顶”。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增瓜灵等)使用不当,使黄瓜营养生长受抑,花原基大量转化为雌花,最终引发“花打顶”。

3.防治方法。从黄瓜出苗到10片真叶展开期,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要早揭晚盖草苫,棚内夜温保持在15℃左右。及时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部发新根。植株一旦出现“花打顶”现象,要及时将顶部雌花摘除,然后根据植株长势合理疏果,长势强的可留1~3个较大果,长势弱的应全部摘除;同时选晴天浇水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也可用500毫克/千克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点。

三、苦味瓜

1.症状。黄瓜中苦味素含量过多,导致瓜皮苦涩,果肉乏甜。

2.发生原因。氮肥用量过大,而磷、钾肥不足。地温低于13℃,植株养分和水分吸收受抑,导致出现苦味瓜和变形瓜。棚温长期高于30℃,导致植株同化能力减弱,也会出现苦味瓜。此外,黄瓜苦味带有遗传性,一般叶色深绿的黄瓜品种更易产生苦味果实。

3.防治方法。选择栽培无苦味品种。加强温度管理,避免地温低于13℃或气温高于30℃。采用配方施肥,氮、磷、钾适宜配比为5∶2∶6。

四、大头瓜

1.症状。大头瓜端部膨胀,中间纤细,多表现为弯曲果。

2.发生原因。受粉不良,生长种子的部位养分集中导致先端膨大。在保护地条件下,营养不良也易产生大头果。

3.防治方法。加强养分、水分管理,防止植株老化。防止食花昆虫飞入棚中。不要强行打叶。尽量让下部叶片多见光,防止叶片枯黄。

五、小头瓜

1.症状。瓜条近肩部粗大,前端纤细,严重者呈楔状。

2.发生原因。高温、干燥、植株长势弱。植株单性结果低的品种,受精时遇到障碍。

3.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创造适宜黄瓜生长的环境,防止植株老化。选择种植单性结果强的品种。也可用5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涂抹尖头部分。

六、尖嘴瓜

1.症状。瓜条粗短尖嘴,叶片浓绿;或瓜条细长,瓜把较长,尖嘴,叶色浅而薄。

2.发生原因。早春温室密闭,黄瓜吸收水分、养分不足,光合作用降低,从而产生尖嘴瓜。缺水易使瓜条粗短尖嘴,叶片浓绿。缺肥易使瓜条细长尖嘴,瓜把较长,叶色浅而薄。温度过高或过低,植株长势异常,易导致受精不良。

3.防治方法。果实膨大期忌过量浇水。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生育中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惠满丰、喷施宝800倍液,防止植株早衰。●(未完待续)

王海明 河南省安阳县农业局 455000

猜你喜欢

尖嘴雌花苦味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希望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希望
4种苦味抑制剂对3种苦味成分的掩味效果
大棚西瓜人工授粉技术
为什么很多药都是苦味的?
帮花授粉
填表断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