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少奇反对官僚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启示*

2016-02-20丁俊萍许春涛

关键词:刘少奇官僚主义民主

丁俊萍,许春涛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72)



刘少奇反对官僚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启示*

丁俊萍,许春涛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72)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从理论和实践上反对官僚主义,其鲜明特点是:倡导从民主的视角分析和克服官僚主义;强调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治本之策;坚持群众路线,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既认识到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又强调要消除官僚主义的根源。考察刘少奇在反对官僚主义方面的探索,对当前反对“四风”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刘少奇;反对官僚主义;特点;启示

官僚主义是一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它严重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风政风建设中必须清除的痼疾。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官僚主义问题非常警惕,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反对官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他不仅指出了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危害性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而且探索了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方法。刘少奇的反对官僚主义思想,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考察这一思想,不仅能够拓展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研究,而且对当前我国反对“四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倡导从民主的视角分析和克服官僚主义

倡导从民主的视角分析和克服官僚主义,是刘少奇反对官僚主义思想的最鲜明特色。刘少奇认为“官僚主义是民主主义的反面”,[1]316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不足是官僚主义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发扬民主,在党内外弘扬民主精神,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民主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官僚主义问题。

(一)从民主的视角分析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

刘少奇认为“民主精神的问题很重要”,“没有民主精神就是官僚主义”。[1]316由于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长期以来深受封建政治文化的影响,这就容易导致“官僚主义不仅在剥削阶级队伍中存在,甚至在无产阶级队伍中、在共产党内、在无产阶级国家也存在”。[1]316刘少奇分别从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两个方面,分析了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不足是如何导致官僚主义产生的。

1.从党员干部方面来看,由于缺乏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就会采用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在头脑中预先对民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自觉地按照民主精神开展工作,而是会采用官僚主义的方式开展工作,导致“有些同志到地方去工作,不懂民主的一套,结果弄成一个官僚”[1]316的现象发生。同时,即使我们有了完备的民主制度,但由于党员干部民主精神不足,在实践中也不可能彻底、有效地把制度贯彻下去,结果就会使制度流于形式。但是,如果党员干部具备了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就不会抱着当官做老爷的心态高高在上,也就不会产生脱离人民群众的倾向。因为“我们懂得了一点民主,如果有群众要我们坐在他们头上,我们就自己走下来”。[1]318

2.从人民群众方面来看,一方面,许多群众“官本位”意识浓厚,存在对权力的膜拜心理,把功劳放在领导一个人身上,“这就是说,群众要把你抬起来做官僚,把你当成官僚来拥护你”;[1]318另一方面,不少群众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淡薄,把为其办事的党员干部称呼为“青天大老爷”、“包青天”,对党员干部存有“恩赐”思想和畏惧心理。这就颠倒了干部和群众原本的“公仆和主人”关系,容易让一些官员忘乎所以和丢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逐渐滋长官僚主义作风。如果人民群众具有充分的民主精神,他们就不会对领导干部怀有“恩赐”或是畏惧心理,不会允许那些官僚主义者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甚至还可能会积极主动地与官僚主义分子作斗争。

(二)注重用民主的方式克服官僚主义

刘少奇从教育培养和建立制度这两个方面,论述了用民主的方式克服官僚主义的问题。

1.加强民主精神的教育和培养。鉴于党内外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不足的状况,刘少奇指出,必须“号召我们同志使自己具备充分的民主精神,学习民主,在各阶层人民中去运用民主,并总结各地实行民主的经验来教育党员与群众”。[2]226刘少奇认为,要对党员干部进行民主精神教育,“各级政府的工作同志,各级领导同志,更须加紧对民主的学习、修养和锻炼”。[2]227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并认为这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撤职、判刑等惩治措施只能暂时消除官僚主义影响,而“共产党员及干部中要具备充分的民主精神、平等精神,以民主行动督责自己和其他人,就可以不断防止和逐步克服官僚主义”。[1]318

同时,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普遍的民主精神教育也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瓦解官僚主义的生存土壤。刘少奇指出:如果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觉悟水平真正提高了,就是挖了官僚主义的根,能够从根本上彻底消灭官僚主义”。[3]485刘少奇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都非常重视对群众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和多渠道办学的方针,以尽快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同时,他也指出只对人民群众进行普遍的文化教育是不够的,要在普及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民主教育,因为“提高群众的文化程度,特别要提高民主精神,进行民主教育,这是我们反对官僚主义的重要办法”。[1]318当广大群众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民主意识和能力后,“才能清除我们党内及政府内一切贪污腐化及官僚主义的现象,才能肃清社会上数千年来的封建残余”。[3]75

2.建立一套民主制度。刘少奇认为民主是官僚主义的克星,克服官僚主义就应该“要发扬民主,订立一套民主制度”。[2]387他认为,党内之所以存在官僚主义问题,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讲是由于党员干部和群众缺乏民主修养和民主精神;从制度层面来讲则与党内的民主制度不健全有关。因此,从根本上铲除官僚主义的生存土壤,不仅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干部中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3]379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民主的理念和精神贯彻到制度中,做到“一切工作制度、组织制度都要实行民主,保障反官僚主义的斗争能够开展”。[1]318通过民主制度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规定党员干部应该做什么,必须怎么做,若违反制度应受什么样的惩治等;民主制度一经建立就应有严格的约束力,任何党员,不论其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应严格遵守;民主制度应该是“便利群众去监督,保证群众有很多机会、用各种形式来反对官僚主义”。[2]38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党内外发扬民主,坚持无产阶级的民主原则,是防止权力异化和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要举措。刘少奇关于用民主的方式克服官僚主义的思想,继承了革命导师关于防止权力异化和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民主的视角探寻了官僚主义滋生的深层次根源和克服官僚主义的方法。由此可见,刘少奇的思想意识具有很强的民主价值取向,这使得他对官僚主义、等级特权等问题非常警惕,也是他思考并探索运用民主的方式来根除官僚主义的内在思想动因。

二、坚持群众路线,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官僚主义是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一种不良作风和工作方法,其中官僚主义者和人民群众分别是官僚主义作风中的主体和客体。因此,反对官僚主义不仅要从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民主精神着手,而且还要从畅通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和动员群众参与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入手。

群众路线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载体。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保持联系群众的渠道畅通,才能正确地反映群众的意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刘少奇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一)在思想上,要坚持群众观点,摆正党和群众的关系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刘少奇结合实践阐述了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2]354他认为,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根据,同时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首要的、基本的内容,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党和群众的关系就是“公仆”和“主人”的关系、“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部分党员干部“以人民的上司自居,而不是以人民的勤务员自任”,[2]225-226“自以为是人民的统治者,而不是人民的公仆”,[2]226这就颠倒了党和群众的关系,这是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为了保持党和群众鱼水情深的关系,党员干部要始终树立正确的公仆意识,摆正同群众的关系。

(二)在实际工作中,要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为防止公职人员蜕化变质所提出的措施,认为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和管理国家事务,是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可靠办法之一。刘少奇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这一思想,指出为了有效地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中。他说:“在我们的国家里,一切工作都必须贯彻执行依靠群众的路线。”“离开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离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任何少数人的领导都不会是正确的、有效的和巩固的。”[4]200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官僚主义分子最好的监督者和评价者,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使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深入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党没有完全实现从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转变,党的执政意识还处在逐渐觉醒的过程中,对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往往还是习惯性地采用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方式,而且也认为群众运动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最明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大规模群众运动,让广大群众通过大批判、大揭发等大民主方式对官僚主义分子展开斗争。但采取大揭发、大批判的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但却容易造成斗争扩大化并导致严重后果。

正是在参与领导多次群众运动的实践中,刘少奇对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的关系进行了反思,逐步认识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不能把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唯一方式,更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他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指出:“有些同志,把群众运动当作是群众路线的唯一方式,好像不搞群众运动就不是群众路线。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4]404刘少奇的这一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诚然,刘少奇对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经历了从主要通过群众运动来贯彻群众路线,到对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的关系进行反思,再到反对通过大规模群众运动和大民主方式来克服党政领导干部存在的官僚主义等问题这样一个思想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善于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来提高和完善思想认识的理论品格,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历程。

三、强调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治本之策

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问题逐渐严重起来。如何克服官僚主义,是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机关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刘少奇认为不健全、不完善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是官僚主义产生的制度性根源。为此,他从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视角探索反对官僚主义的路径,认为改革和完善制度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治本之策。

(一)针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提出要党政分开、各司其职

刘少奇针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等现象指出,我国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不是说,党应当把一切都包办起来,对一切都进行干涉”。[4]264党要注意发挥行政职能作用,不能以党代政。因为“如果那样做,就违反了人民民主制度,就会使我们耳目闭塞,脱离群众,这是很危险的”。[4]403因此,刘少奇提出了改革党政领导体制的思想,认为我们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要改革党政领导体制,做到党政分开,各司其职。党委在不管日常行政工作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强大力量。刘少奇试图通过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政治体制,以此深入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这为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针对党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提出要精兵简政

刘少奇针对国家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工作中出现的机构重叠臃肿、冗员庞杂、人浮于事等官僚主义现象指出:目前我们“党政机关的机构比过去更加重叠臃肿,在这种情况下,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作风,有了很大的滋长”。[4]354为了根除这种官僚主义现象,“我们必须认真地、有系统地改善国家机关,精简它们的组织机构”。[4]248裁撤冗员,同时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明确规定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帮助他们改变那种只是忙于开会、签公文而不接近群众、不研究情况和政策的作风,制定出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经常深入下层、了解下情、检查工作、倾听意见的具体办法,督促他们严格加以执行。刘少奇认为,“认真实现‘精兵简政’,这是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根本方针”。[4]367

(三)针对干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只进不出”问题,提出开辟干部回归劳动的道路

刘少奇分析了干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只进不出”现象的原因,认为干部有着不同于群众的地位、待遇和荣誉这一事实,再加上缺少对干部的选举、任免、任期、离退等方面的明确的制度规定,于是在社会中形成了“脱离生产很容易,回到生产中去却很难,只进不出”[1]651的干部制度,致使“脱离生产的人越来越多,官僚主义越来越多,脱离群众的危险也越来越严重”。[1]651也就是说,不完善的干部管理制度是官僚主义的存在与滋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干部制度上的“铁饭碗”和终身制问题,加剧了干部队伍不断膨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问题;也使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面前产生天然的优越感,看不起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在这种心理支配下,领导干部就容易脱离人民群众。

刘少奇将领导干部参加生产劳动视为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认为领导干部要想与人民群众结合得好,上下一条心,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领导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因为“你不参加劳动,群众就不信任你”,[3]485不能和你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刘少奇认为,应该开辟干部回归劳动的道路,这样不但可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而且可以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状况,为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实践经验,也可以减少官僚主义的消极影响。

(四)完善分配制度,避免形成特权阶层

刘少奇重视防止领导人员在分配领域特殊化的问题,认为如果存在分配制度上的特权,就容易造成“国家的领导人员分配过多,享受太多,形成特殊,人民不满”,[1]677助长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如果分配制度片面地注重等级,领导干部在待遇方面存在特殊化,我们的社会就容易形成“一种等级制度,社会主义之下的等级制度”。[4]304尽管这样的分配制度经过法律的固化而得到合法实施,但这种看似合法的分配制度其实并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因此必须通过制度改革的途径来废除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在研究巴黎公社的伟大实践时,曾认为巴黎公社对公职人员实行工人工资制和废除生活待遇上的特权,是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有效措施。刘少奇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他在1956年12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为防止我国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特殊阶层,“我们国家领导人员的生活水平应该接近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要过分悬殊”,[1]645要做到“从中央的人员起,到各级领导干部,配售的东西基本上应该跟人民一样,不要特殊”,[1]646否则“人民会不高兴,会脱离群众”,[1]645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特权阶层,也是避免党政干部在不知不觉中由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的一项重要举措。

历史经验教训说明,反对官僚主义不能仅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还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来反对官僚主义,这是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举措。显然,刘少奇意识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也会导致官僚主义的滋生,并尝试通过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来根除官僚主义。尽管他的部分设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落实,但却为进一步加强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来克服官僚主义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准备。

四、强调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的长期性和渐进性,但又要有根除官僚主义的坚强信心

(一)反对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斗争

反对官僚主义就是一项历史性的难题。列宁曾指出:“同官僚主义作斗争需要很长的时间,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这种斗争,不要一遭到失败就垂头丧气。”[5]333刘少奇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这一思想,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批判了那些企图在短期内消灭官僚主义的做法。他指出,我们不能在短期内消灭官僚主义,因为“无产阶级与劳动群众的文化程度没有最后提高,国家政权还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还没有消灭之前,官僚主义不能最后消灭”。[1]318官僚主义不仅在今天存在,就是以后也还会存在,“要肃清官僚主义,是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1]317在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刘少奇再次强调,党和国家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反对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斗争”,[4]248他认为官僚主义可以在短期内消灭的思想是不符合实际的。

(二)完全有信心在我们的人民民主制度下逐步消除官僚主义的病害

刘少奇指出官僚主义的产生有思想文化及制度上的深层次根源,反对官僚主义将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斗争,他更明确指出我们不能因此就丧失对最终消灭官僚主义的信心,相反,我们应该“完全有信心在我们的人民民主制度下逐步消除官僚主义的病害”,[4]248因为“我们的制度是反对官僚主义而不是保护官僚主义的”。[4]248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既能够建立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又可以建立既集中又民主的国家机构,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样的党和国家机构领导下,可以和一切腐化、堕落的现象进行不调和的斗争,不断地清洗党和国家机构中的那些已经腐化、堕落的分子,不管他们处于何种位置。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持党和国家机构的纯洁,逐步消除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当然,由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正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健全的过程中,因此这一制度对官僚主义的制约也有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

可以看出,刘少奇在对克服官僚主义的认识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他从当时的国情出发,认为官僚主义的滋生有深层次根源,党和国家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渐进的,必须做好与官僚主义长期作战的准备。这体现了刘少奇的实事求是精神和务实态度。同时,由于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这种制度是反对官僚主义而不是保护官僚主义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逐步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并提高广大人民的民主精神和文化水平,最终可以消除官僚主义对党和国家的影响。这体现了刘少奇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五、刘少奇反对官僚主义思想的现实启示

当前,官僚主义仍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在党中央部署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系统地考察刘少奇反对官僚主义思想及其特点,结合中国共产党长期反对官僚主义的实践,可以给我们若干启迪。

(一)全面深化制度改革,铲除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

1.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消除领导干部的各种特权。当前,部分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特权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也是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官僚主义问题的表现之一。改革利益分配机制,是克服特权现象的根本举措。为此,要着力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文化权益等多方面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保障制度”,[6]532使所有领导干部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以外,无法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2.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为了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必须继续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同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之间的关系;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民主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要“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6]532形成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的体制机制,又要改革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制度,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为党内制度改革和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

1.在党员干部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育公务员精神。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必须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提高思想政治修养。首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以用权。党员干部必须明确他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目的是通过管理国家事务的方式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严以用权,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行为上严格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管好权、用好权,绝不允许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其次,培育公务员精神。我国目前实行的公务员制度是干部管理法制化的体现,培育公务员精神则是深化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一个完善的公务员制度需要培育优秀的公务员精神,而且培育公务员精神与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契合。因此,为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大力培育公务员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理念,摒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

2.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当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缺乏民主精神和民主能力,这就直接制约了他们对民主权利的行使,也影响了他们发挥在反对官僚主义斗争中的作用。为此,应当着力开展民主精神专题教育,把培育民主意识作为教育的中心工作之一,让群众明白自己才是社会的主人,增强主人翁意识,消除对领导干部的权力崇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大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力度,使广大群众熟知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要学会正确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各项民主权利,同各种官僚主义行为作坚决和有效的斗争。

(三)探索反对官僚主义的常态化机制

当前,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官僚主义现象仍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保持对官僚主义的清醒认识,既不能寄希望在短期内消除官僚主义对党和国家的危害,也不能在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中无所作为,而应该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出反对官僚主义常态化的机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反对官僚主义绝不能回到过去群众运动式的老路,而是应把推进作风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7]通过持续反对官僚主义实践,总结出有效的方式方法,并及时把它们上升到制度层面,形成常态化的体制机制,为深入推进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提供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在推进作风建设方面探索出了诸多常态化机制,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围绕落实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重视运用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并进行巡视制度的改革创新等。显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实践,一环紧扣一环,不给不正之风以喘息的机会,是对作风建设的有效探索。

[1]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2]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 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列宁全集(第五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责任编辑:立 早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spirations from Liu Shaoqi Thought on Anti-bureaucratism

DING Jun-ping,XU Chun-tao

(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2,China)

In the long term practice of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Liu Shaoqi always opposes bureaucracy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which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s that initiating to analyze and overcome bureauc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ocracy.It emphasizes to reform and perfect corresponding systems,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overcome bureaucracy.It insists on the mass line and mobilizes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ruggle anti-bureaucratism.In addition,we should both realize the chronicity and gradualness of the fight against the bureaucracy but also have strong faith in the cure of bureaucratism. These exploration to combat bureaucratism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opposition to “Four Winds” nowadays.

Liu Shaoqi;anti-bureaucratism;characteristics;inspirations

2016-01-02

丁俊萍(1955-),女,安徽芜湖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许春涛(1989-),男,河南滑县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研究。

D262.6

A

1001-5981(2016)04-0152-05

猜你喜欢

刘少奇官僚主义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