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反思·重构:综合性大学艺术学建设问题探析

2016-02-2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门类学科艺术

■ 王 建



突破·反思·重构:综合性大学艺术学建设问题探析

■ 王 建

艺术学破除学科藩篱升级为独立门类,内在动力源自学科自身的成长,当下学科建设的重心理应回归到解决中国艺术问题的原点。艺术学学科建设既要处理好与“门”外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问题,更要厘清“门”内一级学科的关系。具体到实际运作层面,综合性大学应在艺术学整体发展格局中明晰自身定位,探寻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

综合性大学;艺术学;学科门类;学科建设;高等教育

艺术学升门已五年,艺术学学科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回顾艺术学升门之初,艺术研究者与从业者们无不为之喜悦与兴奋:这是艺术学始终寻求学科主体性的结果。与文学门类分离、平行发展,在人文学科中获得了独立地位,无论从社会价值层面或是科学研究角度,艺术学的确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艺术学的建设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改变原有的学科惯性,加上不同高校规模、定位、基础的差异,也使得艺术学学科建设在实际运作层面远比想象中困难与复杂。国内高等艺术学科多年来就有注重艺术技能培养还是注重艺术理论研究的分歧和争论。一般而言,单科艺术院校和全科艺术院校注重艺术技能培养,而综合性大学更侧重艺术研究能力培养。在具体实践中,综合性高校的艺术学建设又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与特点,其竞争的主要目标在于打造主导性“特色学科”,从而在高校内部的学科体系中获得优势地位。

一、突破:回溯艺术学升门的历程与缘由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艺术学的升门依然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突破。在此,有必要简单回顾艺术学争取“独立”地位的过程: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和1997年修订之后重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都被作为一级学科归属于文学学科门类之下。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明确了一级学科艺术学下设的8个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直到2011 年,“艺术学”正式从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四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增的中国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升门后的艺术学下设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可授艺术学或工学学位)。

回溯艺术学20多年的漫漫升“门”路,我们发现实现这一转变的内生动力在于艺术学科自身的成长,这是艺术学自身不断获得自觉性的阶段性成果。但综合来看,艺术学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发展、公众需求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首先,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国际社会交流的加深,社会对艺术审美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平也不断提高。“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中国的艺术生产必须满足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引导整个社会艺术鉴赏水平的提升。在文化消费的整体格局中,艺术的产业功能得到开发,艺术生产与消费呈跨越式上升态势。

管子曾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艺术的普遍繁荣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物质条件和创作环境。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公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为艺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土壤,而公共财政的增加则为艺术的基础教育、创办艺术院校,以及培育艺术人才创造了条件。当然经济与艺术并不能直接挂钩,比如,在战争动乱时期,也能够出现优秀的艺术作品;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也有可能出不了艺术家。因此,这需要我们更加明确地制定艺术发展目标,为艺术普遍繁荣提供制度引导和有力牵引。艺术学科升门就是一个重要举措,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艺术在国民素质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比重。

其次,作为社会中重要的文化与学术共同体、国家政策对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影响力、高等院校中艺术教育规模、艺术类期刊发行量、艺术毕业生就业以及艺术产业前景呈现稳定良好的上升趋势。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艺术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结果。

高校和艺术院校是培育艺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它为国家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了动力、平台和资源,是艺术理论创新、成果创造和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整体实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投入高校和艺术院校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这些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艺术碰撞提供了机会、为艺术发展提供了人才。艺术家是艺术学的主体,是整个艺术门类的灵魂,我们的艺术家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更多的闲暇时间来从事艺术活动,这是中国艺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院校与艺术家,制度与人越来越好的结合是创造艺术繁荣的根本力量。

第三,各种艺术经纪机构、艺术现象不断涌现,公众审美趋向和审美旨趣不断迁移,艺术品在资本冲击之下混乱失序,这一切迫切需要艺术学科给予系统深入的更具阐释力的理论研究。显然,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艺术学局限在“文学”门类之下已无法承担这种使命。因此,艺术学破除学科藩篱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既是对社会文化艺术事业日益蓬勃发展的积极回应,也是摆脱日渐窘迫的生存环境的必然举措,它完善了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科建设中的重大跨越。

现代社会有两种基本人格:企业家和艺术家。企业家以效率为导向,注重投资回报,是经济人格;艺术家人格是审美人格,注重的是人的灵性体现和内在精神。这两种人格没有孰高孰低,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两者都是必须的。但是,随着现代性的深入推进,企业家人格正在不断侵蚀和削弱艺术家人格,艺术审美呈现出庸俗化、快餐化和功利化的特点。在这一大社会背景下,迫切需要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大众的艺术审美需要,提供更好的艺术作品,满足他们越来越迫切的精神需求。艺术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的发展必须符合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否则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和繁荣。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将会为艺术学建设提供更大的平台,为提升中国社会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情趣作出贡献。

回溯艺术学升门历程,一个重要的启发在于:“问题”导向是艺术学升门的出发点,也应该是当前探寻建设思路的落脚点。如何解决当前中国各种艺术形态面对的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对高校而言,艺术教育在提高国人文化视野、推动文化自觉上责无旁贷。艺术学要树立既符合传统美学规范、又容纳当下艺术形态的“艺术”观念与“艺术”认知,这无疑是艺术学升门后的必经之路和最终旨归。因此,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借鉴并融合西方艺术理念和实践经验,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艺术学科,将其汇入世界艺术体系中锤炼和再生,增强传统与现代两类艺术之间的双向理解成为中国艺术学建设的紧迫任务。

二、反思:“门”外压力与“门”内挑战

尽管艺术学取得了与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平起平坐的资格,但由于艺术学自身的属性、学科建设起步较晚等多重原因,艺术学缺乏自身的学科理论话语体系,诸多因素导致艺术学建设与发展成为各个高校面对的普遍难题。特别是与文学相比,短期之内艺术学难以树立突出学科自身的鲜明特点。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为例,由于文学学科深厚的历史底蕴,特别是出自文学学科的“文艺理论”,在无形之中对“艺术学理论”形成了居高临下的统摄之权,“学界甚至至今对艺术学理论的基本构架与基本范畴还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共识”①。

艺术学具有不同于文学及其它人类文化形态的独特性。当下艺术学从文学中脱离后的蹒跚学步,通过不断的反思促进艺术学学科构建的自觉性。语言和理论的背后是思维方式,它们的根本功能在于为人们建构起理解世界的图谱和指针。因此,艺术学必须打破文艺学和文学理论对艺术学科理论话语的垄断状况,从谱系学原理与学理逻辑上重新梳理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为社会贡献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

但是,强调艺术学自身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艺术学可以脱离其它学科孤立地发展。尽管“文学语言”与“艺术语言”通过不同的媒介去表达、释放人类的精神内涵与诉求,然而不得不承认文学与艺术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从文化价值系统的结构上来看,艺术与宗教、哲学、法律、政治同属于人类文化价值系统的组成部分,文学与现在所谓的“艺术”更应同属于“艺术”大门类,文学、美学终究应归属于“大艺术”“泛艺术”的概念之下。在充分阐释艺术学与文学学科的界限之后,“艺术学科应彰显活态性与流变性特征”②,充分吸纳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成果与研究方法,丰富自身的学科积累,不断加强研究的成熟度与普泛性,实现中国当代艺术学的学科构建。

学科门类内部,特别需要重视与反思的是,目前艺术学下设的各个一级学科基础都较为薄弱,分类逻辑性有待深入论证与完善,学科设置尚不够合理。升门后的艺术学门类下设的五个一级学科的架构组合,特别是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属于不同且具有极强专业性的艺术形式,如此划分割裂彼此,它们之间的学理关系需进一步厘清。正如王一川教授指出的“把音乐学与舞蹈学、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分别放到同一个一级学科组合体里,它们各自之间究竟是何关系?”③就当前的“艺术学理论”来看,多涉足于视觉艺术,关于音乐与舞蹈学的相关理论寥寥无几。那么,以艺术学理论为基石,整合现有框架内其他一级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到底是否可行?辨析清楚这些问题十分重要,因为这与艺术学位的设置和研究生的培养体制都密切相关。

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就艺术学科内部建设与学科间关联的探索给予我们一些启示:“各门艺术之间、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之间的界限不应混淆。其一是‘相关’(Correlations)。相关指学科之间具体的异同……就诸如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课题在两门或更多的艺术形式之间比较、对照其文本的阐释和分析;其二是‘综合’(Integration)。它与相关不同,综合不像相关那样把不同的学科并置进行比较和对照,综合在使用两种或更多学科的资源时其方法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强化并往往表现为多种学科之间的统一。在艺术中综合的简单例子可以是视觉效果和词语的结合以创造一种戏剧性的情绪。”④

因此,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最需要处理的难题主要包括:第一,艺术学与其他门类学科的关系的处理与重组,例如理顺艺术与文学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界定和规划“艺术学理论”与“文艺学”“文学理论”的研究范畴的内含与外延;第二,作为门类的艺术学下设的5个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需改变西方传统艺术学以美术学作为主导的“艺术史”“艺术学”的研究状态,协调平等地发展各个子学科,同时划清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的层次关系与各自的要素构成。处理好上述双重关系十分重要。尽管艺术学科内部的各个一级学科是独立的,但将其归并在“艺术学”的大的目标之下,即它们呈现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态势,它们是彼此联系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新的学术视野下,整个学术体制建设对艺术学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站在建设艺术学科的立场之下审视高等艺术教育,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不只是艺术理论问题或是艺术实践问题,而是如何统筹二者。“因为艺术在沟通和形成各学科之间的各种联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所以,艺术的教学能够并且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十分注重各门艺术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⑤既要兼顾艺术学之下的五个一级学科间的融通,拓展学科域面与学科维度,又能培育并接纳当代文化语境下新的学科生长点。在具体层面,高等院校中的艺术学建设如何实施、开展建设,特别是与艺术学的单科院校相比较,在综合性大学中如何将艺术学的建设与发展与大学整体统筹起来,在艺术教育中进行“综合化”的探索,从而不断明晰艺术学的学科门类的范围与内容。

三、重构:在比较中探寻发展新径

上文分析了艺术学未来应该走一条与人文各学科进行更大维度、更全面、更深入融合的路径,这是构建艺术学科特质的必经之路,即在保持与文学的差异性的同时,做好学科门类间的再交汇与交叉。目前,艺术学门类的系统框架已基本搭就,对于各个高等院校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做好具体的学科定位。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艺术教育体制下,各高校在艺术学科建设水平上也有着鲜明的差异性。艺术学教育大约分为五类高校:全科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师范院校艺术学科(如东北师范大学艺术学科),综合大学艺术学科(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等),理工科大学艺术学科(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科等)。在五类高校中,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性院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发展方向和着力点也不尽相同。

不可否认,专业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特别是艺术的技术层面有着强大的优势条件,注重专业语境下的创作与实践。但艺术教育远远不是狭隘的“技能的培训与训练”,将艺术学升为独立门类学科,这便赋予了其应与其他学科对话的重要使命。而为培养兼具“艺术性、科学性、人文性”的人才,综合性大学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使得“精专”与“广博”可以有机结合。

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较,综合性大学更注重培养人的综合价值。综观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通过比较国内综合性重点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学学科建设,可以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学科建设提供思路。北大、清华、北师虽无一所高校齐备艺术学学科,但发展特色明显。北京大学主要着重艺术学理论研究;清华大学的优势在于设计学、美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因较早确定“艺术与传媒”为重点研究方向,在电影研究上成果丰硕。⑥可以说,艺术学科建设与该所学校的人文学科的建设基础与特色密切相关。

以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民大学)为例,尽管以“人文社科”为优势与特色,但“艺术学”一直是学科总体布局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但缺乏明晰的学科规划与特色定位、缺少标志性主导学科是不可忽略的主要原因。相比上述三所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学院建设,人民大学尽管艺术教育历史悠久,但学科特色不明显,更缺少具有标志性的主导学科。在对艺术教育、艺术学科建设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北大、清华、北师大等高校的艺术学院较好地确立了艺术学科发展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即选择某一具体的方向作为学院整体的学科重点。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发轫于徐悲鸿艺术学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实施的是“艺术创作”型人才培养路线,在中国高校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人民大学艺术学科的规划与布局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必须认清国际国内艺术学科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另一方面也必须充分考虑现有的师资结构、基础条件,才能实现平稳渐进的转型与发展。不仅如此,人民大学的学科规划还须放置在综合性高校的坐标中予以定位,在“扬长避短”中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从而凸显自身优势与特色。

基于上述分析,人民大学艺术学科“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路径设定为注重艺术创作技能与艺术研究能力这两种模式平行的协调发展。对于目前的学科构成,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要在内部关系上进一步厘清,以顺应教育部对于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的设置,应着重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艺术学门类设置五个一级学科,重新认识各系的艺术特性与技能专长,音乐表演、绘画与设计在继续提升艺术创作水平的同时提升学术研究水准,并逐步聚焦主导学科方向,培育在二级学科上的竞争力;

2.加强“艺术学理论”建设,夯实其他一级学科的理论基础,以此作为与校内其他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在“大人文”的语境下引领艺术学科的整体发展。目前学院“艺术学理论”的专业学科方向为“美术史”,以此为基础借力、整合校内文、史、哲、国等学科资源,尽快突破博士点设置的瓶颈;

3.探索艺术学与其他门类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交流与联动平台,在特定研究领域精耕细作,锻造独有的学术品牌,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学科增长点,丰富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

随着跨学科时代的到来,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需要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与非艺术学科之间进行沟通与对话,这不仅是艺术学学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驱动力,也将为人文学科的学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与思路。能否因变而变切实把握艺术升门的契机,是中国高校艺术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依托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的综合优势,积极与其他人文学科对话,吸取其优质成熟的学科给养,营造更为深厚的人文语境;同时坚持科学规划、明晰路径、稳步改革,坚持各个一级学科协调发展、理论与创作同步发展的道路,人民大学的艺术学科有望打开新局面、取得新突破,为其他高校的艺术学科建设打造成示范对象。

四、结语

艺术学升门是艺术学科发展的重要一步,具有标志性意义。综合性大学是未来建设艺术学的重要阵地,艺术学理论为完善学科自身体系建设、打破与其他人文学科间的知识壁垒提供了理论的优渥土壤,其他四个专门的一级学科以其自身侧重为领域界限,使艺术学与其它人文学科更具有对话与融合的空间,也即是基于此,艺术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存在。但是,需要认识到“升门”只是一个起点,“升门”在为院校和艺术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平台的同时,更是提高了对学科自身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在持有艺术学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之上,应以开放的姿态保持与大人文学科的融合,在合理的探索与尝试中不断发现、不断调整。强调各门学科之间合理的联系,力求实现学校整体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最大可能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艺术教育的潜在价值。

在“升门”之后如何更好地发展艺术学是摆在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它需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合理的配置人力和物力资源,改进管理制度,激发教师和学生地积极性和创造性;艺术院校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举措和制度设计,在绩效考评、职称评定和资源配给上进行改革,更多地考虑艺术学自身的独特性;艺术工作者要保持创作热情,摆脱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快餐式创作,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水平。

艺术是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学科,而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教育部高度重视高等艺术教育的当下,在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科,也不是仅仅属于上层精英社会群体的奢侈品,它是人类的精神栖息地,一个没有艺术或者缺乏精致的、有水准的和审美情趣的艺术的社会是没有灵魂的。在现代社会,经济逻辑不断扩张和深入在人信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人的精神却有不断萎缩的风险。因此,艺术应不断深入大众文化之中去,除了向社会提供审美和精神产品的同时,还肩负着调校市场片面扩张、拔升人的灵魂、张扬个性和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的重大责任。因此,以升门为契机,艺术学必须为自己创造未来,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科,也为国人增强文化自信。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管理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艺术学升门后中国高校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XNDW03〕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黄惇:《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艺术学研究》,2013年第3期。

② 宋生贵:《关于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③ 王一川:《艺术学有“门”的九大连锁效应》,《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

④⑤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刘沛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⑥ 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其中“艺术学理论”北京大学排名第一,“设计学”清华大学排名第一,“戏剧与影视学”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 俊】

猜你喜欢

门类学科艺术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纸的艺术
千奇百怪的动物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