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
2016-02-20龚永清木里县农牧局四川木里615800
龚永清(木里县农牧局,四川 木里 615800)
马铃薯晚疫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
龚永清
(木里县农牧局,四川木里615800)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调整,马铃薯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晚疫病为马铃薯的多发病,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生长质量。基于此,总结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特点,简析马铃薯晚疫病的常见发病因素,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提升马铃薯种植成效。
马铃薯;晚疫病;特点;防治方法
马铃薯营养丰富,且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我国是马铃薯的种植大国,且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有逐年上升趋势。在马铃薯种植规模增大的同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也日益普遍。为降低晚疫病对马铃薯的负面影响,将分析晚疫病的发病特点,并提出应对举措。
1 马铃薯晚疫病的特点
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病原看,Phtophthora infestans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病原,马铃薯感染病原后,可在病叶上见白色孢子囊和孢子梗,高湿低温环境下可见浮动袍子萌发,高湿高温环境下可见牙管生成。
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症状和表现看,晚疫病既会危害马铃薯地上部分,又会危害马铃薯地下部分,其中以叶上症状最为明显。马铃薯晚疫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可在叶尖或叶缘见水渍状病斑,叶背面可见霜霉层,天气干燥时病变部位呈褐色,干枯易裂,病情严重时可见叶片卷曲、萎垂,病程终末期可见全株黑腐。马铃薯块茎部染病时可见黑褐色大斑块,薯肉染病时可呈褐色腐烂状态。
从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阶段角度看,该病可分为中心病株出现阶段、病情蔓延阶段以及病情严重阶段。一般蕾期便可见中心病株,病株能够以单棵植株为中心向附近植株蔓延;当田块中多数植株的上部叶片出现个别病斑时,则进入了普遍蔓延阶段,从中心病株出现到病情蔓延,一般需要15 d的时间;哺乳病情严重阶段之后,可见大量植株枯死。
2 马铃薯晚疫病的常见发病原因
研究指出,多雨时节晚疫病容易在马铃薯中流行成灾,若马铃薯品种单位面积上气孔数数目较多,或马铃薯的品种叶片宽大、叶色黄绿,也容易感染晚疫病。与此同时,马铃薯植株生长后期的抗病能力相对较弱,也容易感染疫病。此外,若栽培地的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或植株种植密度较大,也容易增加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风险。
3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具有系统性和区域特性,单纯依靠一种防治技术或一种抗病药物,难以获得满意的抗病效果。不同区域的马铃薯有着不同的成熟期和抗病能力,在进行晚疫病防治时应注意综合考虑当地气候环境、致病菌的生理特性以及马铃薯品种。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关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具体如下。
3.1选择应用马铃薯良种,提升植株抗病害能力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具备不同的抗病害能力,为降低晚疫病发生风险,应种植抗病性能佳、丰产的马铃薯。自留种的种植年限越多,抗病能力越弱,因此不建议选用自留种;对于早熟品种,可适当对其生长期进行调节,促使其避开晚疫病高发期。为收获高质量的马铃薯,无论是切块播种还是整薯播种,播种前可先将种子于院内晾晒3~4 d,剔除病种、烂种,以此来切断疫病感染源[1]。
3.2合理选择播种时期,为马铃薯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掌握播种地区的降雨规律,并结合气候特点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尽量在晚疫病高发期前收获马铃薯。高垄、大垄栽培易于实现马铃薯增产、增收,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时通风,降低垄内相对湿度,雨后及时排水。马铃薯生长中前期时,应注意增加培土厚度和培土次数,防止病菌落到裸露的块茎上造成块茎侵染。与此同时,合理施用氮肥(225 kg/hm2)、磷肥(270 kg/hm2)、钾肥(300 kg/hm2),以此来控制植株生长速度,增加块茎耐贮性,增强植株的抗病、抗旱、抗寒、抗倒能力[2]。马铃薯收获前7~10 d时,割除地表植株,并将其清理出田外,以此来避免植株上的病菌落入地下侵染薯块。
3.3合理应用药物,抑制晚疫病传播
从现状看,无法从根本上杜绝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因此,在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区域或流行期间,应注意做好晚疫病的药物防治工作。目前,常用的晚疫病防治药物主要有铜制剂或可湿性粉剂(克露、瑞毒霉锰锌、百菌清、乙磷铝等),当发现中心病株时,应立即应用药剂进行防治。从药物应用方法看,主要为叶面喷射,病害初期喷药一次,日后按照7~10 d的周期重复给药。需注意的是,为降低耐药性发生率,应注意交替应用多种药物。当发现中心病株后,应及时将其拔除,拔除后做深埋处理,并将石灰洒在病穴处做消除处理。此外,在病株周围适当喷洒药剂(如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甲霜灵等)预防晚疫病传播[3]。
3.4做好马铃薯的收获与贮藏工作
定时查看马铃薯田间的生长状况,尽量提前收获,收获时注意保证马铃薯的薯皮完整,挑拣、淘汰暗褐色薯块和带病斑薯块。收获完毕后在良好的环境下贮藏(控制贮藏温度在2~4℃,控制贮藏湿度在90%左右),确保贮藏点通风条件良好,并注意做好贮藏点的消毒工作[4]。
4 结语
晚疫病为马铃薯常发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能够对马铃薯产生毁灭性灾害,有必要做好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该文从多个维度探讨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疾病防治方法,希望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裨益。
[1]李永国,王志伟.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方法及改进措施[J].湖北农业科学,2012(9):1781-1783.
[2]赵飞萍,王家华,刘洪翠.马铃薯晚疫病田间农药防控试验[J].云南农业科技,2014(1):15-16.
[3]姚丽群.初探香格里拉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2014(1):116.
[4]崔元红,芸天力.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报告[J].甘肃农业,2016(3):32-33.
龚永清(1978-),男,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S435.32
B
1674-7909(2016)0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