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制裁大棒挥向平壤

2016-02-20

环球时报 2016-02-20
关键词:恐怖袭击法案制裁

环球时报/2016-02-20/ 第01版面/要闻 /作者:●本报驻韩国、美国、日本特约记者 王伟李勇 李珍 ●本报记者 吴志伟 ●甄翔 柳玉鹏

韩国舆论19日热炒“朝鲜可能对韩发动恐怖袭击”,反对派人士则批评这是当局为了通过相关法案进行的炒作。图为韩国警察在首尔金浦国际机场加强安全巡逻。

云谲波诡的半岛局势继续在对抗的道路上滑行。当地时间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参众两院通过的单边对朝制裁法案,将对朝制裁升级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由于参与相关交易的第三国企业或个人也被列为制裁对象,一些外媒预计,与朝鲜有经贸往来的中国企业可能受到殃及。面对美国的武力威慑和经济“绞杀”,朝鲜不为所动,平壤19日传来的消息是,金正恩指示要“更加大力推进宇宙开发工作”,“更多、更快、更痛快地发射实用卫星”。在韩国,当天最大的热点则是应对“朝鲜可能发动的恐怖袭击和暗杀”。自韩国国情院18日宣布这一消息以来,传言越来越耸动。韩国军方19日表示,拟新增国家级反恐部队,应对恐袭风险。不过,有反对派人士批评当局这个节骨眼上炒作“朝鲜恐袭”是为了在国会通过与反恐相关的争议性法案。虚虚实实外界一时难以看透,可以辨清的唯有半岛对抗的局势越来越复杂和不测。

中俄回应美国单方面制裁

“在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并发射火箭数周后,奥巴马用更严厉的制裁抽打朝鲜。”美联社18日称,美国扩大对朝制裁之际,正值中美就安理会制裁朝鲜决议展开微妙谈判的时候,中国担心严厉的制裁会毁灭朝鲜经济。在奥巴马签署制裁法案前,制裁措施已得到美国国会压倒性多数支持,众议院投票结果是408比2,参议院则是全票通过。

美国此前已对朝鲜实施多轮制裁,但以行政命令为主,国会两院通过只针对朝鲜的制裁法案,然后再由总统签字正式生效还是首次。韩国《朝鲜日报》19日称,美国首部超强硬对朝制裁法正式生效,为美国政府今后随时对朝鲜实施更为严厉的制裁奠定了法律基础。法案规定全方位制裁朝鲜的金融和经济,切断其资金流,遏制朝鲜核武器开发、导弹开发、奢侈品进口等。为切断朝鲜贩卖石墨等矿物以进行核开发,美国还将对其矿物交易实施制裁。日本共同社称,以往总统对选择制裁对象有着很大的裁量权,新的法律则规定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当局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原则上必须予以制裁。

英国广播公司称,其他措施包括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未来5年对朝鲜的电台广播,以及资助对朝鲜的人道援助计划。根据法案规定,除了对朝鲜进行制裁之外,协助朝鲜开发大规模杀伤武器,向其提供军火、名牌商品,与其在侵犯人权和网络犯罪方面有往来的个人和组织也将受到制裁。制裁措施包括没收资产、禁止入境美国以及终止政府合约等。

“华盛顿、首尔和东京对平壤的制裁全力推进”,韩国KBS电视台19日以此为题称,安理会还在讨论如何惩罚朝鲜,美国、韩国和日本已经对平壤实施制裁。在决定中断开城工业园运转后,首尔继而要求外国政府停止接收朝鲜劳工,韩国外交部还敦促在国外居住或赴国外旅游的韩国人不要到朝鲜餐馆就餐,以减少平壤的外汇流入。日本警方日前则逮捕一名违反日本禁令,向朝鲜出口服装和粮食的男子。这是首次有人因从日本经新加坡非法向朝鲜运输物资而被捕。

“制裁范围不仅限于朝鲜,还将扩展到与朝鲜进行直接交易或协助朝鲜的第三国的个人和团体等。这样一来,与朝鲜交易最多的中国企业可能会受到影响。由此,围绕对朝制裁问题,中美之间的外交摩擦可能会增加。”韩国《中央日报》19日的判断代表了不少外媒的看法。日本《东京新闻》称,制裁如果真正发动,中国作为朝鲜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其一些与朝鲜有往来的企业或银行可能成为美国的制裁对象。富士电视台称,这凸显出美国制裁朝鲜的法案也有对中国施加压力的一面。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19日对《环球时报》说,美国的制裁是否会波及中国企业,要看美国制裁清单中所包括的产品和行业,如果涉及中朝贸易交易商品比较多的话,那势必会有影响。现在具体制裁清单没有出来,所以还有待观察。“无论如何,美国制裁朝鲜不能损害中国的利益,这是一个大前提,中朝正常的经贸关系不能因为美国的制裁而受到损害。”

针对奥巴马签署对朝制裁法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在记者会上强调:“中方认为,任何一个热点问题都不可能仅仅通过施压或制裁得到根本解决。任何有损第三方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使局势更加复杂。我们敦促有关方面慎重行事,不要人为制造麻烦。”

据俄塔社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8日批评美国单方面对朝鲜实施制裁的做法。她说:“我们对待单方面制裁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通过单方面制裁向某些国家施压是非法的,我们只承认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俄新社19日称,俄远东发展部副部长舍列伊金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在经济和人道领域与朝鲜进行合作,“我们计划邀请他们参加东方论坛”。

韩国持续热炒“恐怖袭击”

作为“地球上受制裁最多的国家之一”,朝鲜显然不会被美国的制裁大棒吓住,平壤19日传来将发射更多卫星的消息。据朝中社报道,朝鲜17日举行表彰大会,对为成功发射“光明星四号”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工人等给予表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出席活动。金正恩表示,征服宇宙的道路不只是纯粹的科学探索之路,而是革命的道路、自主自立的道路;“要为更加大胆地开辟广阔的征服宇宙之路,蓬勃开展实力战、尖端突破战,更多、更快、更痛快地发射朝鲜的实用卫星”;“要根据国家宇宙开发五年规划,更加大力推进宇宙开发工作”。

朝中社19日还发表题为“引火烧身的愚蠢行为”的评论文章,抨击韩美计划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文章称,一旦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美国的军事支配领域将扩至亚洲大陆纵深,由此引发的军备竞赛、尖端武器研发竞赛将愈演愈烈,地区军事紧张将更趋恶化。

韩国舆论19日则热炒“朝鲜可能对韩发动恐怖袭击”。《东亚日报》称,韩国国情院18日对外宣称,朝鲜领导人已经下达指示,“要积极集结力量,准备发动对韩国的恐怖袭击”。在朝鲜,负责海外侦察工作的主要是人民军侦察总局。对于具体的恐怖袭击类型,国情院解释称,“有可能是投放极毒物,或是诱拐韩国人至中国后进行绑架,也有可能向韩国政界人士和对抨击朝鲜体制的人发送恐吓包裹。此外,韩国的电力交通设施、发电站等国家基础设施,地铁、购物中心等也有可能成为袭击目标”。

韩国《中央日报》19日称,韩国国情院认为,朝鲜最有可能进行的是网络黑客袭击。国情院还认为,可能成为朝鲜暗杀目标的韩方人员包括总统府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宽镇、外交部长尹炳世、国防部长韩民求等。韩联社称,据韩国警方和情报机构19日消息,接到朝鲜方面下令暗杀朝鲜前外交官、现任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英焕的情报。高英焕曾任朝鲜驻外参赞,于1991年投奔韩国。目前,韩国警方已加强警卫力量,确保其人身安全。韩国军方当天表示,为防范来自朝鲜的恐怖袭击风险,韩军计划集中力量扩充反恐部队,并考虑组建新的国家级反恐部队。

对于韩国情报部门信誓旦旦的“恐怖袭击威胁”,韩国国内有人提出质疑。《中央日报》称,在野党有人持批判态度,认为政府为了在国会通过与反恐相关的争议性法案,正在鼓动社会不安情绪。韩国“国民之党”统一委员长金根植表示:“虽然面临安保危机的情况,但因此就要求现在处理防止恐怖主义法案,实在是牵强附会。这是过度的安保论调。”

“朝鲜下达对韩进行恐怖袭击命令的说法我觉得不靠谱”,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现在美韩的态势已经是箭在弦上,美国把核潜艇、核航母、B-52、F-22等几大战略武器全都调运过来了,就差一个口实,现在如果朝鲜发动恐袭就是授人以柄,所以不太可能。从以往的历史看,韩国舆论也时有夸大事实的现象,有时候是道听途说,有时候则是为自己的外交战略利益服务。

解决朝鲜问题的关键在美国

“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战略面临考验”,英国《金融时报》18日以此为题称,中国遏制朝鲜核计划的战略未来几天面临重大考验,联合国安理会正在讨论通过决议,可能对朝鲜进行新的制裁。太平洋两岸都有专家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强烈反应感到惊讶。美国要求中国对平壤进行全面经济制裁,包括石油禁运。美国国际和战略研究中心专家葛来仪说:“通过与中国人的对话,我感觉他们对美国向他们提出这么大的要求感到非常惊讶。”报道称,伊朗核协议让美国受到鼓舞,认为这表明强硬制裁可以改变美国眼中“流氓国家”的行为。但北京并不认同这些说法,而是切实担心朝鲜半岛的稳定。

“解决朝鲜问题的关键在美国,美国不应把责任往中国身上推。”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吕超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朝鲜问题的重要症结就是朝美双方互不信任,互相敌视,导致朝核问题发展到今天。朝鲜是盯着美国的,它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和美国谈。朝鲜希望通过发展核武器和美国周旋,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国在经济上制裁、政治军事上施压,没有能够有效制止朝鲜的进一步举措。如果真要解局,美国还是应该回到谈判中来,谈出内容,并遵守协议,这样才能慢慢扭转现在紧张的局势。

“到了需要重新思考对朝方法的时候了”,日本《外交学者》19日的一篇评论文章称,对于朝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制裁并不奏效。在以往制裁失败的情况下,又怎么能确保这次制裁能够成功?如果制裁过轻,朝鲜不会感到痛苦。如果制裁过重,那么朝鲜可能垮台,或对韩国采取更激烈的行动。韩国需要明白,它将成为“朝鲜崩溃”的最大受害者——可能的报复性军事进攻或者难民危机都将瘫痪韩国经济,更不必说全面战争。文章称,所有国家首先要生存。不幸的是,美国似乎忽视了这一基本现实。朝鲜只有在美国保障其生存的情况下才会重返谈判桌。平壤目前视美国而非韩国、日本或中国为其生存的最大威胁。▲

猜你喜欢

恐怖袭击法案制裁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Industrial Revolution
美参议院未能通过控枪法案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系列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
英国警戒级别提到“次高”
制裁等于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