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时代与中国共产党
2016-02-19郑必坚
郑必坚
(一)
要读懂中国的发展战略,离不开读懂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一个鲜明重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至今已近百年。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将在其创党百年即2021年之际,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还矢志到新中国成立百年即到2049年,引领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是中国人通常所说的“两个一百年”。
围绕“两个一百年”,我们首先来看看5项数据。一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1921年的50多名发展到今天的8700多万名。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干了28年革命(包括22年武装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是又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6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7年的加快发展,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再有5年就将实现包括工业化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四是无论人均GDP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社会治理水平还是生态水平,中国还要再经过35年才能达到基本现代化。五是即便到那时,尽管GDP总量可能相当于甚至超过美国,但是人均GDP只能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中国还只能算中等发达国家。
这就叫做“一分为二”——“赶上时代”问题上的“一分为二”。
(三)
那么,中国共产党这个将近百年的老党是怎样走过来的呢?这要先看百年之内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两次根本性考验和两次根本性应对。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包括日本)一巴掌把封建腐朽的中国打进万丈深渊,中华民族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840年鸦片战争,直到1931年开始的长达14年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战争,总共大约百年的战争啊!
严峻考验逼出了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领导中国人民以革命战争反对各种反动势力强加的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社会的改造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大门。这就叫做考验转化为机遇——“战争和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大考验,转化为中国人站起来的大机遇。这是第一次根本性考验和第一次根本性应对。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加上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后的国际变局,对中国来说,这又构成和平条件下另一种形态的严峻考验。
新形态考验又逼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中国被称为“第二次革命”。由此启动了直到今天且将继续推进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旗帜的全面改革和社会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这就叫做新考验转化为新机遇——“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大考验,转化为中国大发展的大机遇。这是第二次根本性考验和第二次根本性应对。
第一次根本性应对,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第二次根本性应对,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计划经济和阶级斗争为纲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战略道路。
(四)
再展开一点,看一看中国共产党将近百年之路的曲折历程。以最概括的方式来表达,就是百年之路“两大段”,走了“两个‘之字形”。
所谓“两大段”,即前段28年,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段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所谓“两个‘之字形”,前一个是指28年民主革命时期所走过的有如“之”字的曲折道路。初期6年比较顺利,国共合作进行打倒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中期10年国民党叛变,共产党发生“左”倾错误,中国革命遭遇严重挫折;后期12年走上正轨,经过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一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6年所走过的有如“之”字的曲折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头7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比较顺利;中期22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左”倾思想抬头,最终演变成“文化大革命”那样长达10年的全局性错误;后期改革开放,至今37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战略道路:一是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三是坚持独立自主而又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四是坚持和平发展。
(五)
回过头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将近百年里经历的两次根本性考验、根本性应对和“两个‘之字形”,这当中一个贯穿全部历史进程的主题和要害就是通过应对考验、抓住机遇而“赶上时代”。只有“赶上时代”才能“救中国”,只有“赶上时代”才能“发展中国”。
即便到了今天,如果中国共产党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中国“赶上时代”——基本实现现代化,那就依然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依然会被“开除球籍”!这个“开除球籍”的警语,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尖锐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这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今后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赶上时代”的价值追求。
还应当说,“赶上时代”这个大命题,不仅贯穿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的一百年,而且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感和价值追求。这同时也就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是为一时之计而立党,更不是为一己之私而立党。
(六)
党要领导人民赶上时代,党的自身建设也要赶上时代。今天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念的发展,根本一条就是伴随由革命到执政的转变而不断地赶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