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的年鱼
2016-02-19刘兵
刘兵
记得那年春节,因为父亲帮邻村赵大叔盖屋起梁,趁着节前,赵大叔特地送来一些土特产和一条一尺多长的青鱼,算是表示感谢。
当时我家的经济捉襟见肘,节前赶集无力买足年货,所以,父亲把这条鱼看得分外贵重。大年三十,父亲亲自下厨,七拼八凑地做了十几个忽悠人的年菜后,他狠狠心把剩下的半壶油全倒进锅里烧热,再接着将拾掇好的整条青鱼放进锅里炸。没多一会儿,一阵特有的香味顿时从厨房里飘了出来。
当金黄灿烂的油炸鱼由母亲端上来后,二弟兴奋地举着筷子喊叫:“娘,太好啦!咱家过年终于能吃上香喷喷的鱼啰!”机灵的他马上调换了离鱼最近的座位。见状,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摆好热气腾腾的年菜,父亲特地把爷爷和奶奶搀扶过来,让他们坐正席。趁父亲站起来给爷爷奶奶敬酒的工夫,等不及的二弟一筷子戳过去,敏捷地在鱼背上挖了一块肉,丢进口里。没曾想,他脑袋上却重重地挨了父亲一筷子。二弟边快速地咽着鱼肉边抹泪争辩道:“这鱼做出来不就是给我们吃的么?爹咋打人?忒狠心。”母亲沉重地叹了一口气,赶紧把鱼换了个地方。二弟年幼,哪里知道,这条鱼做出来是道“看菜”,摆上来凑热闹,撑面子。寓意着“年年有余”。过年到初八这些天不能吃,让人看。这也是我们当地的民俗之一。接下来的几天,但凡家里来了客人,总见母亲把那条鱼摆在桌子正中央。少了一块肉的鱼被母亲巧妙地翻了个面,垫些黄花菜和黑木耳。由于挨过打,二弟心有余悸,再也不敢贸然向那条鱼伸筷子,看着它直吞口水。
初五那天,隔壁的三婶匆匆地上我家,送来一些土特产,拉着母亲在厨房里悄声说着什么。临走,母亲往她的篮子里塞了只大盘子,用毛巾遮住,亲自送她出门。第二天,三婶家回请我们的客,还有她家的一些远房亲戚。三婶特地叮嘱母亲,叫父亲把我们三个小兄弟带过去。席间欢声笑语,暖意融融。当三婶喜气洋洋地端出最后那道大菜时,二弟盯着那条鱼看了半天,奇怪地问道:“婶娘,咱家的鱼怎么跑到你家来啦?”
这一问,三婶满脸通红,手僵持着不知说什么好。那个场面尴尬至极。父亲大声吼道:“烂仔,尽瞎说。你叔家过得比我们强百倍,你啥时见他们跟我家借过物什?”接着,父亲又朝他头上横扫了一筷子。二弟性子倔,边捂着被敲疼的脑袋边嚎叫:“你们大人咋尽骗人呢?这条鱼背上少了一块肉,就是前几天被我‘挖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