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基础教育咋“办”?
2016-02-19
中国教育一向是“考什么决定着学什么”,因为这个逻辑,中国的教育才被打上了应试的标签。既然这样的逻辑暂时无法破解,而现在高考改革的“按钮”已经按下,那么基础教育如何做好接招准备——
高考,国之大事。2014年,国务院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在浙江、上海启动试点,业界将这一年定义为“深改元年”。这是继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最困难的改革。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话来说,“这一轮高考改革对于我国的影响不仅是教育会影响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全局,还涉及到国民素质对国家发展的支撑作用。”
如今,浙江、上海两地试点已有一年;高考使用统一试卷的省份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同时,各省市区正在酝酿本地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2015年10月,湖南的高考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敲定,于2016年起使用全国统一高考命题试卷,而2017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参加高考时,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6个科目中任选的3个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构成。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以来,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海、浙江为试点),均已制定本地区改革方案,并着手进行准备工作,预计2016年部分省也将先行启动改革进程,2017年按规划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改革行列,到2020年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要求的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目标。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
政策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虽然所有科目都在考察范围,但考察方式并不相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学生可以在三年时间内合理安排考察的科目和数量,各省(区、市)还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第二次考试的机会,以及更换选考科目的机会。
政策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以及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也就是说,将来学生的高考成绩将会是“3+3”模式,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可能。”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郑富芝说。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学生的高考也将从“标配”时代进入了一定意义上的“自选”时代,“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同时也意味着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将迎来彻底的变革。”浙江省考试院副院长刘宝剑认为,分层教学、走班制等将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推广开来。
另外,教育部也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都将成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并进入档案。同时要严格公示制度,对档案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抽查。
“不分文理科”、“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成绩组成”、“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随着高考改革蓝图渐趋清晰,将会给教学组织、学生学习状态带去哪些变化?
建国至今,每次高考改革都给中学教学带来改变。但无论怎么变,有一点几十年来始终雷打不动,那就是中学每个班级一定有自己固定的教室,中学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学生不动老师动”——学生在固定的教室里学习,教师则穿行于不同的教室(班级)进行授课。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中心副主任高升看来,新一轮高考改革后,这种状况将完全颠倒: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变成了“老师不动学生动”——老师在固定的教室授课,学生则奔走于不同的教室去听课。“班级”、“同学”、“班主任”等这些人们无比熟悉的概念也将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很大程度上会淡化甚至不存在,因为学生是流动、不固定的。
高升认为,在大多数高中,英语科目很可能会分成“快班”和“慢班”,实行分层教学。原因是新高考规定英语实行多次考试,考生在高二即可报考。那么,极有可能一部分学生会试图在高二就“拿下”英语,以便在高三集中全力冲刺其他课程。这部分学生必然要求在高一和高二时加强英语学习力度,“英语快班”将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学生则倾向于充分利用高中三年时间积聚实力,到了高三时再一鼓作气考英语,这些学生会要求按正常教学进度学习,那么学校就必须设“英语慢班”。
另一方面,学生进入高中后,自身和家长必然会尽快对要选考的高考科目做出规划。在理、化、生、史、地、政等科目中,同一个科目,有的学生只将其作为学考科目,有的学生则会将其选为高考选考科目。学考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达到高中毕业标准即可;选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将在高考中面临激烈竞争。因此,虽然是同一个科目,作为学考还是作为选考,二者的要求和难度差距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很可能在高中一年级就不得不将这些科目都分成“选考班”和“学考班”,实行分层教学。
按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语、数、外是每个学生的必考科目,而且分值进一步提高,在录取中所占权重进一步加大。高升认为,语、数、外在未来的中学教学中将成为绝对核心,中学的课时安排、师资配备、教学资源都将更进一步向这三个科目倾斜。与此相对,其他科目则会在客观上受到一定影响,如物理等科目由于未来就业形势更加乐观,在高考招生中专业口径更宽,将其作为选考课的学生会“门庭若市”,这些科目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显著提升,而如政治等科目则可能只有少数学生选学。
中国教育一向是“考什么决定着学什么”,因为这个逻辑,中国的教育才被打上了应试的标签。既然这样的逻辑暂时无法破解,而现在“考”的这一端——高考改革已按下“按钮”,那么“学”的这一端——教育做好“接招”准备了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指挥棒”动了,中小学也需随着动起来。
随着“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自选三门”等措施的推出,多年来一把尺子衡量人才的教育模式将被打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认为,“一把尺子”没了,中小学就更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改革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因校而异地开展分层教学、分组学习、选课制和走班教学等改革尝试。
钟秉林强调,此次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因此,中小学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必须摒弃。同时,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改革,中学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重视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教授指出,围绕高考改革方向,中学应在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及方法上进行全面变革。高中课程要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开设,比如历史课,要培养学生梳理中国历史脉络、纵向思维以及进行不同文明比较的能力。
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将引导基础教育不再只注重“书面”,而是要从小进行能力培养,把应试性高考变成能力性高考,把知识点的考查变成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而在高考题型、内容设计上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比如语文,就不能考偏词、怪字,而是要更多地考查欣赏、分析语言的能力。”马敏说。
改革后的高考,除语数外三门外,其他三门自选科目均为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这必然会引起高考成绩的扁平化。对于高校而言,面对更难的选人挑战,要做的工作无疑很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凭借语文、数学、英语很难完全考查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自选的三门科目则成为考查学生的另一个重要依据。但这三门怎么选、怎么认定,高校还处于探索阶段。不管采用等级赋分还是其他方式,都将是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难点。
对此,张志勇坦言,从目前高考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来看,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但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迈出的步伐实在太小。
张志勇认为,考试招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整政府、专业机构、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范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高校和社会监督机构在考试招生中的权力。政府部门应加强高校招生考试法律法规和基本政策建设、专业化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等。考试机构要提供公共服务,收集、分析、发布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信息、组织学业水平考试等。社会则要加强政策评议、政策执行和高校考试招生行为的监督。
这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无疑是高校。现在看来,高校必须加强确定招生标准的能力,特别是科学确定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的能力;加强鉴定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报考专业之间关系的能力;加强利用国家统一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信息综合鉴别并科学选拔合格新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保障招生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进行的能力。(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