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阅读环境下科技期刊采用结构式摘要的必要性∗

2016-02-19赵新科周蓉

关键词:结构式科技期刊学术期刊

赵新科,周蓉

(新疆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讲话中指出:“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异军突起.据统计,最近三年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大约有6.5亿网民,其中有5.6亿通过移动终端(手机)上网[2],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移动终端来浏览网页、阅读文章、下载信息,移动阅读逐渐成为网民新的阅读方式.

在阅读方式改变的当下,不管是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不能再依靠传统的方式生存,越来越多的期刊开始探索新媒体的融合,科技期刊同样如此.朱晓云[3]探讨了学术期刊利用微博进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适应浅阅读的微出版模式;谢文亮等[4]提出学术期刊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对接浅阅读和深阅读,并实现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结合;张玲[5]分析了学术期刊通过搭建微博、微信公共交流平台来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陈佳沁等[6]分析了科技期刊应用新媒体的现状,研究了新媒体应用对科技期刊的提升作用;陈鹏等[7]提出移动阅读环境下,学术期刊应尽快创建微信或微博平台以适应新媒体的阅读特性,他们的研究均认为学术期刊要适应移动阅读环境下网民新的阅读方式.但是,以往的研究只是注重移动阅读环境下学术期刊应尽快和新媒体融合,并未涉及学术期刊推送什么样的信息才能适应移动环境下阅读的特性.因此,本文分析了移动阅读环境下浅阅读的趋势,并根据文摘出版的相关标准,探讨科技期刊结构式摘要写作的必要性,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方式,提升科技期刊的显示度.

1 浅阅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趋势

1.1 信息量的爆炸是产生浅阅读的背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科技信息越来越多,信息量在飞速增加,科技信息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信息量急剧攀升.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信息真的开始爆炸了.信息爆炸的直接后果是其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到人们的面前,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人们变得茫然无措.从信息质量的角度上讲,伴随着信息爆炸的是信息量呈指数级的增加,海量的信息中绝对多数的信息是无用的,从而使得真正有用的信息被大量无用信息所淹没,这就给人们带来了负面效应.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得到最有用的信息,浅阅读正好符合人们的这一需求.人们通过浏览题目来判断整个文章是否为自己所感兴趣的或者是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是否有进一步浅阅读的必要,当浅阅读发现对自己有价值时,人们才会继续进行深度阅读.

1.2 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方便了浅阅读,但也限制了深阅读

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球大约有70亿的移动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截止到2015年1月),其中中国大约有5.6亿的手机网民[2],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移动终端的特点是可以随身携带,正是这一特点,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实现24小时不间断上网,方便了人们进行阅读.但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都是小尺寸的屏幕,这种屏幕每页显示的字数有限且字号小,不易阅读且对眼睛的伤害很大,限制了人们进行深度阅读.可见,移动终端的普及方便了浅阅读,但也限制了人们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深度阅读.

1.3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催化了浅阅读

所谓节奏,就是人在单位时间内所感受到的外物(或信息)的变化量[8].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变快,不断加快的生活、工作节奏使得人们深度阅读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被快节奏所催促的人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有用信息,面对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的浅阅读正在成为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一个途径,人们利用吃饭、上厕所以及公交车上等一切可以使用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并通过快速的、碎片化的浅阅读来获取更多的、有用的信息.总之,浅阅读之所以成为人们新的阅读选择,与现代社会不断加快的生活、工作节奏有很大关系.

2 结构式摘要写作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使得专业性、逻辑性强的科技期刊文章无法满足人们浅阅读的需要,科技期刊如何在移动阅读时代提取必要元数据满足人们浅阅读的习惯?因此,有必要对移动阅读时代科技期刊结构式摘要写作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以顺应移动阅读环境下的阅读模式.

2.1 传统摘要影响浅阅读

按照国家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和国际标准ISO 214-1976(E),摘要分为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三种(后被统称为传统式摘要或者非结构式摘要)[9−11].这些标准对中文摘要的写作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国内多数科技期刊编辑仍以自身的习惯来编辑加工摘要,囿于编辑学术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对摘要学术要素进行改动,或过多的迁就作者,使得作者撰写的要素不全、过于简单、层次不够分明、信息量少等问题的摘要出现在期刊上,且忽视对目标读者需求信息了解,使得摘要仍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影响到期刊摘要的整体一致性.这种形式散乱的摘要就是发布到微博、微信上也很难吸引读者进行阅读,或者不能在读者心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更不要说再去深度阅读了.

2.2 结构式摘要适宜浅阅读

国家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和国际标准ISO214-1976(E)规定摘要应包含四种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即四段式结构),这种形式的摘要称为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摘要各个部分的内容非常明确、逐项列出,它将科技论文的要素全部写在摘要中,且层次分明,便于读者浅阅读.

2.2.1 结构式摘要符合国际规范,便于作者、编辑处理

结构式摘要能够指出文章研究了什么、用什么进行的研究、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12],层次分明、随意性小,且符合国际规范,有利于国际和国内的作者、读者交流.这种统一的写作格式,它便于规范作者摘要写作,也便于编辑稿件处理.编辑只需通读摘要,就能把握文章的主题,方便编辑选择审稿专家,方便编辑加工处理.此外,编辑部可以把定稿的结构式摘要直接发布到新媒体上,对微博140字的限制,可以稍微压缩字数即可发布,省去二次加工的繁琐.

2.2.2 结构式摘要易于被目标读者检索

结构式摘要是影响科技论文被阅读、下载和引用的重要因素.移动阅读环境下,结构式摘要作为科技论文信息的有效导引,编排清楚、中心突出,它便于读者浅阅读,迅速找到内容针对性强的科技文章,在浅阅读情况下,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整篇文章的内容,为读者快捷准确地了解科技论文的内容概要提供了方便,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科技信息,这将影响到读者继续阅读的倾向以及是否进行深阅读的判断.因此,在移动阅读时代,结构式摘要易于被目标读者利用碎片化时间检索到.

2.2.3 结构式摘要方便读者碎片化阅读

结构式摘要是科技论文整篇内容的浓缩,它通过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段式将文章整篇内容层次分明地展示出来,使论文整篇内容更加精细化,适应读者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特别是科技期刊所载论文多为需要深度阅读的理论、实验型学术论文.文章研究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进行的研究、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内容简短,又不失文章的精华,满足读者随时、随地阅读,以及利用碎片时间浅阅读的习惯.因此,结构式摘要的内容能以最短的篇幅提供读者最期望得到的信息,将这些浅阅读信息发布到期刊官方主页、微博或微信等平台上,并为读者提供全文阅读、下载的链接地址.

2.2.4 结构式摘要易于实现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对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浅阅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阅读,所谓社会化阅读,从用户层面看,是个性化、主动式阅读[13].结构式摘要由于内容明确、层次分明,且内容针对性强,可以达到精准推送,正好符合读者主动的选择性阅读的需要.新媒体上推送的摘要由于其短小精悍,内容价值非常高,特别容易进入读者无处不在的碎片化阅读视线,如果是读者感兴趣的内容,读者绝不会止步于浅阅读,心急的读者就会点击摘要下方的链接直接阅读文章的全文,如果移动阅读全文不方便,读者也会在第一时间内根据摘要的内容准确地下载文章的全文.事实上,移动阅读为科技期刊文章的推送提供了新的形式,结构式摘要为实现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对接提供了契机,科技期刊应抓住移动阅读环境下浅阅读积极的一面,把新媒体下结构式摘要的浅阅读变成科技论文深阅读的重要补充,实现浅阅读和深阅读的无缝衔接.

3 结束语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类正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促进了阅读活动,移动阅读逐渐成为流行的阅读模式,但也导致了浅阅读的盛行.因此,科技期刊必须根据移动阅读时代读者阅读模式的改变进行重新定位思考,采取积极措施适应读者浅阅读的习惯,而结构式摘要正符合读者浅阅读的习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精准的推送给目标读者,提升科技期刊的显示度,帮助读者更快、更省时的阅读到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促进浅阅读向深度阅读的发生,最终实现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结构式科技期刊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向量题中关于结构式a=xb+yc的考点剖析与应用举例
科技期刊的分类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