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农田残膜综合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2016-02-19麦热木尼沙吾布力
麦热木尼沙·吾布力
阿克苏地区农村能源环境检测站,新疆阿克苏843000
阿克苏地区农田残膜综合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麦热木尼沙·吾布力
阿克苏地区农村能源环境检测站,新疆阿克苏843000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幅度地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在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残膜回收的有力措施,造成残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本文通过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残膜;治理;思考;建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克苏地区开始示范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在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因此,地膜覆盖面积逐年扩大。但随着地膜用量逐年增大,残膜回收工作严重滞后,农田“白色污染”不断加剧,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在一些地区甚至造成了土壤严重污染、作物减产。所以,农田残膜清理回收工作已刻不容缓。
1 阿克苏地区农田残膜污染和治理现状
1.1 地膜使用情况
自1980年起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以来,阿克苏地区的地膜覆盖面积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目前,阿克苏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棉花、玉米等大多数农作物,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1178.26万亩,地膜覆盖面积899.79万亩,地膜使用量32825t,其中棉花播种面积724.41万亩,地膜覆盖面积724.41万亩,地膜使用量26174t。阿克苏地区市场供应的地膜厚度有0.005mm、0.006 mm、0.007mm和0.008mm,而农民选用的地膜厚度大多在0.008mm以下。2015年,地膜回收量达19130t,其中人工回收11568t,机械回收7562 t。辖区内拥有地膜回收机械6009辆,辖区内拥有回收企业36家,辖区内企业回收总量12000t。
1.2 地膜残留情况
当前地膜销售均以重量计价,农民为节约成本大多选择0.008mm以下厚度的超薄地膜。据测算:在覆盖率相同的条件下,与0.008mm地膜相比,使用0.006mm地膜可节约1kg/666.7m2,降低成本13元/666.7m2左右。但是,这些超薄膜老化速度快,极易破碎,经过一季覆盖后,大都破碎成片状或絮状,即使是人工捡拾都非常困难。
根据调查,阿克苏地区2015年种植棉花的耕层中平均残膜量为9.7kg/666.7m2,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2倍,且覆盖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2015年未回收的残膜量达13695t。
1.3 农田残膜的危害
1.3.1 恶化土壤环境
残存的地膜能降低土壤含水量,削弱土壤抗旱能力,引起次生盐渍化,造成土壤板结且肥力下降,影响土壤对作物水分、养分的供应。
1.3.2 导致减产
残存的地膜将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土壤残膜限制了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影响水分、养分的供应吸收,造成作物减产。当棉田土壤中残膜达到一定数量后,棉花发育率明显降低,根系生长迟缓,生育期推迟,株高也有所降低。
1.3.3 影响农机作业质量
废旧地膜主要残留于0~30cm的耕层,易缠绕犁骅、堵塞播种机和中耕施肥机,影响播种和施肥质量。
1.3.4 污染农村环境
残膜被堆放、散落在田头、房前、渠边,当被被风吹起后,将四处散落,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
1.3.5 危害牲畜健康
废旧地膜与秸秆、牧草混在一起,常被牲畜误食,轻者会造成消化不良,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的危险。
1.4 治理情况
长期以来,农田残膜治理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2012年开始,阿克苏地区以农业清洁生产项目入手,争取中央补助投入5037万元,掀开了阿克苏地区农田残膜污染治理的新篇章。初步建立了加工能力1108t的残膜回收加工厂点,使回收面积辐射到336万亩示范区。项目重点围绕残膜污染防治宣传和培训、0.008~0.01mm厚度地膜使用的补贴、残膜回收企业和回收站点建设、残膜回收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力争通过项目带动,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地膜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政策及配套措施。
2 阿克苏地区农田残膜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粗放式地膜生产标准,严重影响地膜使用及回收
现行的地膜生产标准GB3735-92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中农用地膜标准是0.008 mm,且允许厚度误差为±0.002~0.003mm。企业为减少成本,往往按低限标准0.006~0.005mm生产,由于成本低,农民也更乐于选择使用厚度0.006 mm的超薄地膜,新疆日照时间长,超薄地膜老化快,易破碎,导致残膜难以回收难。
2.2 回收手段落后,无法满足残膜回收的需要
捡拾费工费时,据现场测算,每人每天仅能捡拾残膜2~3(666.7m2),残膜的回收成本高达40~60元/666.7m2,且受到秋翻冬灌的影响,残膜回收时间仅有一至两周,极为紧张,农民清理残膜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由于残膜污染的危害认识还不到位、回收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依靠人工捡拾残膜较为困难。为配合残膜回收,阿克苏地区引进了一些回收机械,但由于残膜破碎度高,与土壤、秸秆混杂,残膜回收率较低,且难以资源化利用,与残膜回收所要达到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2.3 回收网络不健全,难以支撑残膜回收再利用产业
目前农民已逐渐认识到残膜污染的危害性,部分农民自发捡拾残膜,但由于缺乏回收站点,残膜往往被堆于田间地头焚烧,不仅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同时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阿克苏地区从事残膜回收加工企业数量极少,有的企业在地膜使用集中区域开展残膜回收工作,由于残膜体积大、运输成本高、残膜收集量低,难以支撑残膜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发展。
2.4 残膜治理各方责任不清,缺乏激励机制
地膜使用与回收涉及到地膜生产企业、销售商、农民、残膜回收站和残膜加工企业,但是在残膜污染治理上,各方责任不清。地膜生产企业和销售商作为地膜使用企业主体,缺乏主动回收残膜的意识;同时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与激励机制,残膜收回站和残膜加工企业发展缓慢。
2.5 缺乏有效宣传,认识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对农田残膜的形成、回收、再利用缺乏第一手资料,不能客观有效地分析和评价各个环节中形成的优势和突显的问题,导致有关宣传材料和宣传机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残膜的危害和防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3 阿克苏地区农田残膜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推进回收利用市场化运作,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加大农用残留地膜污染治理力度,有效防治农田残膜污染,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中的各类问题,建立地膜污染综和治理的长效机制,实现我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政策保障
3.1.1 完善地膜生产标准
为从源头控制地膜污染,规范市场企业和农户的行为,解决目前《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标准中允许误差0.002~0.003mm的问题,应制定地膜生产地方标准,并就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制定相应的制度,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08mm的地膜。同时建议取消再生地膜生产标准,禁止农田使用再生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
3.1.2 建立回收管理机制
明确责任,平衡利益,提出“谁生产谁回收”、“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并严格执行,建立地膜生产、销售企业和地膜消费者回收管理制度,要求地膜生产和销售部门以及地膜消费者自行回收利用,对于回收和再利用者给予相应的补偿。
3.1.3 扶持建立残膜回收再利用企业
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必须走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调动残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发展。根据地膜使用及污染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切实加大对残膜回收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诚信好的残膜回收加工企业建设项目给予信贷贴息、土地利用、税收优惠及回收加工机械购置补贴等方面的重点支持,扶持残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周边地区残膜及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
3.1.4 健全法制管理
农田残膜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其实施大规模持续有效应着眼于长远,相关工作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工作需尽快开展并颁布实施,使农田地膜污染治理早日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3.2 措施保障
3.2.1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作
加强组织领导,由各级政府牵头,发改、财政、经信、农业、环保、质检等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解决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中的各类问题,完善各部门的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配合、建立地膜污染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做好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的各项工作,开展试点示范,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和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地膜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地膜市场的监督管理,禁止销售厚度小于0.008mm的超薄地膜;各级政府要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指标,确保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3.2.2 开展技术研发,强化科技支撑
为达到持续治理的目的,必须不断地完善治理技术体系,使治理技术与田间管理、耕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治理效果好,又要力求经济合理,努力确保各方节本增效。
首先,重点开展地膜在不同作物和不同栽培模式中的科学使用技术;其次,是研究确定最经济实用的地膜使用技术和回收方法及回收标准;再次,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适当开展地膜替代品的研究示范;最后,是开展地膜回收机械和加工利用技术的研发工作等。
3.2.3 广泛开展宣传,调动各方积极性
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要加大对废旧地膜污染危害和防治污染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采取有力举措,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办专题讲座、研讨会、新技术推介会、经验交流会、印发科普及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农民、基层干部和企业宣传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3 资金保障
3.3.1 争取国家财政支持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一是,重点支持建设残膜回收利用企业和回收站点,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网络;二是,实施补贴,引导、奖励农民积极开展残膜回收工作。
3.3.2 建立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资金
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腾飞,治理农田残膜污染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政府应当承担起治理地膜污染的责任,设立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建设。在残膜污染较重的代表区域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形成地膜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2)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科技研发,主要支持地膜科学合理使用技术示范推广,残膜回收及加工再利用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和引进推广等。
3.3.3 各级政府将农田残膜综合治理纳入财政预算
农田残膜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属地管理,把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及回收利用工作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1]严昌荣,梅旭荣,何文清.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现状与防治[J].农业工程学报,2006(11):271.
[2]阿布都沙拉木·热和曼.阿克苏地区农田残留地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15(3):47.
[3]李秋洪.论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止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7(2):17.
[4]何文清,严昌荣,张彩霞,等.我国地膜应用现状及其防治途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3):28.
[5]魏迎春,唐琳.农用地膜对土壤的污染及其防治[J].西藏科技,2010(3):19.
10.3969/j.issn.1007-3574.2016.03.010
麦热木尼沙·吾布力(1976年1月—),本科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能源环保。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