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大学百年历程中的国学教育及影响①

2016-02-19

关键词:文治公学国学

冯 蓉

(西安交通大学 期刊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交通大学百年历程中的国学教育及影响①

冯 蓉

(西安交通大学 期刊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交通大学在百年历程中以“中体西用”、“工文并重”、“尚实”等思想为指导,形成了特有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素有优良的校风学风,独树一帜;“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才,映射了国家的强盛繁荣;窥其究竟,追溯并阐释了交大在发展前行中一脉相承地坚守国学的传承和弘扬,国学在近代高等工程教育中散发的无穷感召力和彰显的勃勃生命力,以及不可磨灭的育人光辉和价值魅力;交大学子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以中西学养俱佳享誉海内外,成就了丰功伟业,更以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奉献国家和事业;指出西安交大在新时期须不断传扬、创新优良的校风学风,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发掘开启美好未来的钥匙。

高等教育史;西安交通大学;国学;教育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西安交通大学滥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历经风雨颠沛、播迁流转,如今已是春华秋实、桃李天下,蜚声海内外,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绚烂的篇章。

跨越三世纪,弦歌两甲子。在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无论在机械工程、电信技术、核物理,还是在桥梁工程、铁路运输等各个工业领域,交大校友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比比皆是;并且在社会发展变迁中,还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抑或新闻、艺术领域……也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交大校友爱国爱校、求真务实,将身心奉献忠诚的事业,成就了丰功伟业,由此赢得了人们的钦佩和敬仰。我们撷取其中的佼佼者: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

荣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著名数学家吴文俊;

两院院士,中国“水利泰斗”张光斗;

曾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交大读书时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的江泽民;

新中国元勋之一,献身党的事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

以犀利之笔铸丰碑,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

中国近代军事家,发动和领导讨袁护国运动的民族英雄蔡锷;

创办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爱国主义者黄炎培;

早年参加同盟会,近代著名教育家邵力子;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

……

他们或献身报国,无私奉献;或立志如山,义无反顾;或高山仰止,行道如水……犹如一座座伟岸的丰碑耸立在交大前行的历程中,深植于交大历史的记忆中。这是交通大学文化之魂的完美体现和展示,是交通大学优良校风学风的真实写照和记载。其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的精神支柱和无穷的力量源泉,既是我们望其项背的一份窥求,也是承其之志的一份渴望。

一、“国学”与“西学”的碰撞交融:传承国学

南洋公学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盛宣怀(1844-1916年)*盛宣怀,字杏荪,别署愚斋,江苏江阴人,出生常州,是清末官员,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他在洋务运动中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1896年4月,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是为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作为南洋公学的创办人,是洋务运动的巨擎,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商父”,更是率先创办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人。

鸦片战争以来,国事日衰的沉重现实,人才匮乏的举步维艰,促使志士仁人意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重要。盛宣怀认为“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选自《皇朝经世文新编》第6册,26-36。,学堂应当成为“国家陶冶人才之重地”。1896年,南洋公学——中国人自办的新式学堂的问世,响应了变法图强的呐喊,不啻茫茫夜色中的一抹曙光。

创办初期,为解决师资和学生来源,盛宣怀认识到“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蒙养正则圣功始,故西国学程必植于小学”,并进一步指出“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务中之先务”*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情形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1898年),上海交大档案508卷。。1897年,他首设师范院,建立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师范学院,开始了培植师资和生源的工作。公学首立四院:开设师范院、外院(小学堂)、中院(中学堂)、上院(大学堂)。从初级程度起步,循序渐进,逐级选拔,培养造就高级人才,创造性地提出一套全新的学制体系。后来更有盛名享誉的特班、译书院,以及政治班、铁路班、商务班、东文学堂等,形成一系列专科配套的教育体系。

盛宣怀在改革旧式书院,创建新式学堂,培植新式人才中始终重视突出国学的根基作用,是一位“志在储才”,不遗余力地在中国教育史上开风气的人物。但他的政治思想却是保守的,既是康梁的陌路人,也是戊戌变法的局外人。

(一)国学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根基

甲午战争后,盛宣怀在一系列洋务运动的实践中,深感随着洋务事业的发展,匮乏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尤其是通晓西语、懂得技术的新式人才。经过考察,他认为“西国人才之盛皆出于学堂”*请设学堂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1896年),上海交大档案508卷。,国家欲图自强,筹设学堂、培育人才是关键;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南洋高等商务学堂移交商部接管折,光绪三十一年二月(1905年),西安交大档案2326卷。。他秉承了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主张从“古人之道”寻求依据,“事事研求”的人生宗旨,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思想最早于19世纪60年代,由道光进士、翰林院编修冯桂芬(1807-1874年)提出。他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并釆西学,制洋器。的教育宗旨。这一宗旨无疑明确了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目标,都必须以人格培养为中心的基本格局;而以格致之学为主的西学,应服从这一根本宗旨。

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的目的是使“其在公学始终卒业者则以专学政治家之学为断”*南洋公学章程,光绪二十三年九月(1897年),西安交大档案2323卷。。他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造就为朝廷所用的从政、从商以及从事外交的人才,尤以培养政治家为要。而在当时科举未废、师资未备、生源未开的条件下,学校只能从培养师资入手,逐步发展。在办学中,他明确“公学所教,以通达中国经史大义,厚植根底为基础,以西国政治家、日本法部文部为指归,略仿法国国政学堂之意……”⑦强调公学作为新式学堂,其培养的人才不仅要中文根底厚,还要懂西文西艺;使学生毕业后具有学科专长,不致于如同旧式书院出来的儒生,仅会填词吟诗,诵读四书五经;而是能“保存国粹,讲求实业”*呈报公学理念办学情形折,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安交大档案2314卷。,使他们“学以致用”,“窥西学之精,用其所长,补我所短”*咨送学生出洋游学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上海交大档案508卷。。

由于在新式学校开设“西学”、“西艺”,必然要依赖于西方学者。因为担心全盘西化,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一再重申:“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思想较为系统地进行了阐述因而,盛宣怀在南洋公学推行任何一种“新式”的教育方法,都悉心斟酌,唯恐会危害封建统治,造成“于西学未有入门发轫之功,而于中学已启拨本塞源之弊,群盲相引,实骇听闻”*南洋公学推广翻辑政书折,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1901年),上海交大档案508卷。。

由此可知,无论是“德行”、“修身”,还是“志操坚卓”、“器识深稳”,南洋公学在创办之初对学生的教育仍是以“孝经四书顽固其基”,尊崇的依然是帝王圣贤,学习古代的经史之学、圣人之道。然而,西学西艺的引进,为青年探索现代科学技术打开了一隙之孔,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成为早期培养科技文化人才的发轫。

(二)国学在南洋公学教学践行中的要求与体现

1.对学生要求严

(1)录取学生突出国学,严格考核制度。南洋公学规定学生的入学标准应是,“孔门以德行为首,科西以修身为根本,必先贞固乃为干事之材,未有华士可当重远之寄。保送之人,必以志操坚卓、器识深稳为指归。”*请设学堂片,光绪二十二年九月(1896年),上海交大档案508卷。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南洋公学第一任总理何嗣焜(1843-1901年)*何嗣焜,字梅生,江苏武进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任南洋公学第一任总理(即校长),一面在上海徐家汇购地、建房,一面先借民房招生,在他主持公学的4年多时间中,先后招收各类学生300多名,派出留学生10余名,南洋公学办学初具规模。在参观考察天津中西学堂时,发现学生只学习现代科学和外语课,反而不会用本国语言进行书写和作文。他认为,不会得心应手地书写本国语言的学生就不具备学习现代学科的必要资格,强调公学录取学生的首要条件是具有阅读和书写本国语言的能力,并严格招收经过中文考试合格的学生。公学招考时,考官批阅试卷先国文,考生国文成绩不好,其他试卷不再翻阅,也就失去了录取资格。公学在学生学习西学西艺的同时,注重国粹和传统文化的陶冶,以此培养学生既懂现代科学技术,又能够用规范的熟悉的中国文字语言将其思想记录下来,使现代学科能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光绪二十三年二月(1897年),师范院第一次招生考试,以“不取修缮”、“择优奖赏”、“咨送出样”、“优予出身”*爱国青年,教育界之风潮,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见李新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等条件向科举竞争人才,应试者数千人。公学经过严格挑选,第一次录取的师范生共40名,其中有很多人是举人、秀才,堪称宏儒硕彦。学生入学后,在试业两月后,再根据严格的全面考核,根据成绩分成“五层格”培养(即将师范生分成蓝、绿、黄、紫、红五层格)。取得第一层实据的学生,才有资格递换以后各层的实据,不合格则被淘汰。当年师范院就有考核不合格的3名学生被勒令退学,而优秀者则得到奖励。

南洋公学特班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榜招生,规定:“专收学识淹通,年力强健各生肄业西学……”*批复南洋公学设立特班,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交大档案2325卷。特班学生从应过科举的成年读书人中选拔,“为将来造就桢干大才之用”,“但望学成之后,能如曾李两星”[1],培养的目标是如李鸿章、曾国藩式的人物,但在实际考试中却非常严苛。学生入学笔试以后,还有复试。而复试则在盛宣怀宅中举行,所考核的内容全部是传统文化典籍十三经中的内容。盛宣怀将特班复试设在自己家中,并以国学知识考核为重,足见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极度重视与关注。

(2)学生在校严格尊孔崇儒。学生入公学后,无论是在教学考核、品行纪律,还是在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要求都极为严格。其中,公学每年的尊孔祭孔活动仪式隆重庄严,是培植学子文化根基的一项重要措施。校园内专门设有“先师室”。它不仅用于祭祀“孔圣”,而且每年学生入学,以及其他重要节日,全体师生在公学总理的带领下,都要到先师室行礼,依次进入行三跪九叩礼。公学在办学章程中明确规定,学生对孔孟学术的态度是考察学生品德的标志之一。公学一份“各班学生德行积分列示清单”中写道:“圣门四科,首列德行,器识文艺,先后修分,身体力行,足以致用,此所谓根抵之学也。”*学生奖励办法及名单,光绪二十五年七月(1899年),西安交大档案2320卷。表明学校对学生必须尊崇孔孟思想的坚定。

虽然这些举措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只是形式上的继承,但无疑体现了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文化经验的传承。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符号,理应得到这个文化共同体集体的礼敬和精神的膜拜。儒家代表着民族文化生命,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崇奉孔子,也就是自觉地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3)重视学生塑远大志向,报效国家。师范院的院歌《警醒歌》,凸显爱国主义教育。歌词由中文总教习张焕纶撰写,师范院学生沈庆鸿等谱调。意在呼唤学生从外辱内患中警醒奋起,肩负民族兴亡重托,鼓舞他们珍惜时光,担当大任。每当公学有重大活动时,全体师生均穿礼服,伴有萧管奏乐,共同合唱有四章的《警醒歌》。当时的庄严景象既悲壮豪迈,又气势磅礴,在学生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赞礼员提出此歌章目,师范生乃应声而唱歌词。奏乐者以萧管和之,今尚留印于余之脑中也。”*《南洋旬刊》1卷7期,1926年1月。它表达了师生的情感,激励学生刻苦奋发地学习,将来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

2.规章制度要求严

(1)明确“国学”始终放在教学首位。为使学生能“专精新学”,培养“新式人才”,南洋公学第一任公学总理何嗣焜在主持工作期间,对“国学”课程要求极高。学生以学习中国经史子集为要,并形成制度。他亲自手书制定的《南洋公学章程》对设学宗旨、分立四院、学规学课、考试等均有明确严格的规定。章程明确指出:“每周中西课的教学时间比例为各得三日”,“上华课时禁阻学生翻阅西文书籍”。师范院采用分年级按班级授课制,开设中西课程,中西课程教学时数各占一半,且从入学到毕业都开设国文课,鼓励学生重视国学的研习。

南洋公学第二任总理张元济(1867-1959年)*张元济,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末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后在总理事务衙门任章京。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春,经李鸿章推荐任南洋公学译书院主任,曾任公学第二任总理并主持特班工作。,是一位晚清富有新思想的进士、翰林公。他主张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其所言所行给学校带来了崭新的风貌和生机。张元济亲自草拟了《南洋公学特班章程》。他强调招收的学生“以储国家梁栋之才,故亦专志政学……”“以待成材之彦之有志西学”,鼓励学生当“西课之余暇,当博览中西政事诸书”*南洋公学特班章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交大档案2325卷。。他亲自设计了特班课程,分别组织了两次考试,录取42人。特班以三年为期,招收有志向的青年研究法律政治文学,对学生加以严格训练,目的是快出人才,培养“大才”,担当大任。

(2)突出“国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南洋公学师范院为学生开设了历史、诗歌和作文等专门课程,成为开创我国语言和文学的现代教学体系的第一所院校。在教学中,国文的教授方法废弃了八股文,要求学生每周写作文;用指定传统典籍令学生自修,按时呈送教师批阅。由于入学的学生国学基础坚厚,所以“经史子集”能任选自行研究;除课堂学习国文外,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的国文教学活动;同时,规定每班有两名教习专门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有段时间,公学在监院福开森(1866-1945年,美国人)的主持下,大量引进了“西学”,除国学外,多用外文讲授。针对学生轻视国学、崇尚西学的现象,师范院国文教师白作霖颇为担忧,建议“轻中重西虽时习使然,然中文尚未清通,即西文读成于彼中学问亦如何,窥见少年无识,甚至见西书则兴起,视中文则若浼,此大惑不解者也”*白作霖,谨将中院第三班功课钟刻书籍开呈文,西安交大档案2323卷。。何嗣焜接受了建议,重新颁布了奖励办法《扣奖加併中文佳者之谕》,规定:“中课、算学、英文三项积分而定。一项不及格者皆不奖。”*学生奖励办法及名单,光绪二十五年七月(1899年),西安交大档案2320卷。从此,对优秀学生的奖励也以国学、算学、英文三门科为主,改变了过去只奖励西学优秀者的状况。

3.师资教学要求严

盛宣怀延揽人才的标准是“学术湛深,不求闻达”[2]。南洋公学作为一所朝野寄予厚望的新式高等学府,自然要廷请最具声望的学者。曾先后担任南洋公学总理的何嗣焜、劳乃宣、沈曾植等,主持译书院的张元济,执掌特班班主任的蔡元培,中文总教习张焕纶,担任东文学堂教习的章太炎、罗振玉,任职教务长的辜鸿铭、伍光健……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冠绝一时,叱咤风云,皆是留下深深足迹并载入史册的大学士。

何嗣焜是一位三品官员,曾是李鸿章的幕府,学有所长、勤勉旷达、饶有声名。他认为“开通知识教育尤亟”,慨然允诺盛宣怀之约,任南洋公学第一任总理。他为发展公学煞费苦心,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制定了系列章程和制度,使公学初具规模,终因操劳过度,猝然病逝于任上。他在公学尤其重视突出国学的教育,设中文总教习,层层负责,详尽列出了教习的职责,强调教师要“以为学生表率”。

南洋公学中文总教习张焕纶当时是上海教育界学问精深、治学有方的名流。他研究经世之学,主张育才以读书为体,治事为用,以“明义理,识时务,体用兼备”为宗旨。他要求学生读好中文、经史,还要精通数学、外语,提倡锻炼身体,尤其注重道德教育。担任公学中文教习的白作霖等其他一些名噪一时的学者在授课过程中,将自身所擅长的优势学科与国学根底结合起来,力图打破学问之中西界线。如白作霖在课程编写中,“因念日本研究政治学,其序由历史为之基,自古而迄最近,乃终以文明史、社会学,使其融化事实,次乃及国家国法等学”[3],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的独特性与全面性。朱树人、杜嗣程等人在编写外院教材《笔算教科书》、《本国初中地理教科书》时,专取习见习闻的事物,教材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是我国首次自编自印的中、小学新式教材,也是师范院的一大功绩。”[4]24

张元济曾参加过维新运动,不仅目光犀利,而且富有新思想。他认为应汲取国外的先进思想来改革我国的教育。他在译书院期间,不仅翻译了大量的国外政史技艺书籍,还编辑出版中国自己的教科书。译书院是我国最早的翻译出版机构*译书院成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后因经费紧张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停办。张元济在主持公学译书院期间,注意译书的选题意义,先后翻译出版13种40余部的军事、政治、商务等国外书籍。后来,张元济将停办的译书院与夏瑞芳主持的商务书局合并,创办了对中国文化传播事业影响深远的商务印书馆。,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科学技术,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当时仅出版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翻译的亚当·斯密的《原富》(又译《国富论》)一部就有22册,使译书院的名声大作。后来,他参与创建商务印书馆,终身致力于出版文化事业,成为令人敬仰的出版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有学生回忆说:张先生励精图治,非常爱研究学问。本来我们是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书的,他勉励我们读严复的《原富》等新书[5]。

张元济在主持特班工作中,特聘当时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翰林院编修——大名鼎鼎的蔡元培任特班班主任。在南洋公学的早期办学历程中,张元济和蔡元培堪称一对璀璨明亮的双子星。

蔡元培任特班班主任时遵从了张元济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学习西文西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是为了从中接受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拯救中华民族。他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除非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蔡元培在任教中大力向学生介绍、灌输西方民主主义思想,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唤起民众;不断启发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导学生留心世界大局,关注国计民生。他把大量的新书新刊推荐给学生,拟定的特班研究课题凡40余种,涉及中外历史、哲学、教育、经济、法律、外交等方面。这些问题既从现实问题入手,又涉猎面广博,使学生大开眼界。每晚,他都要召集学生到自己房间面谈,就学生所记笔记、或当日报刊所载新闻进行指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不仅要学会用文字宣传,还要会演讲,用语言去唤醒民众。他给学生出的作文都是深含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如《论春秋战国时代的爱国者》。特班学生邵力子后来回忆说:“他痛心于清政之腐败,国家之阽危,犹国的心情不时流于词色。”[6]

盛宣怀给予厚望的师范院、特班的很多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启蒙下,黄炎培、邵力子、蔡锷、白雅雨、吴稚晖、钮永建……同他们的老师蔡元培、张元济、白作霖等皆赴汤蹈火,成为推翻封建帝制的先锋、辛亥革命的骨干。

历经近10年的南洋公学是封建主义和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结成的洋务运动产物。它犹如蓬勃而出的朝阳之光,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航,写就了南洋公学师生的求索之路,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夯下了坚实的奠基石。中国的文化教育也随着历史与文化的反思进入了新的时代。今天交大的优良校风:“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在早期的南洋公学已播撒了稚嫩的种子。

二、“国学”在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创立中散发的无穷感召力:弘扬国学

唐文治(1865-1954年)*唐文治,号蔚芝,别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末进士,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家。1986年,西安交大建成唐文治先生铜像,座落于校园,以示缅怀纪念。。我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先驱,教育家、国学大师。1907-1920年,唐文治主校长达14年。

南洋公学时期,校长虽时时更换,却在秉承“中体西用”的洋务派办学宗旨上一以贯之,国文课一直为公学必考科目。1905年,学校隶属商部,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7年,归邮传部管辖后改称“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在时局动荡不安,学校归属及前途未明,校名不断更迭之时,1907年9月,唐文治却迎难而上,欣然肩挑校长重任。由此,他开始走上为国育才、教育救国之路。

唐文治饱读中国文化经典,学养深厚,人格高尚;在内忧外患的年代长成,胸襟开阔,务实求真。他提出“立国之要,以教育为命根,必学术月新,而国家乃有振兴之望”[7]39,“人才者,国家之命根;学堂者,又人才之命根也”[8]346;渴求清廷进一步从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上进行改革,并认为“科学之宜重而专,程度之宜高而深”*学校论,见《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二。;国家要富强,就必须发展工业,学习先进科学文化,开展工程技术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实业人才。他在南洋公学良好的声誉和办学基础上,勇于开拓,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风气之先。他在学校章程中明确提出了新的办学方向。即“本学堂分设高等学科,造就专门人才,尤以学成致用,振兴中国实业为宗旨”,培养“体用兼备”的人才[4]63。他倡导“尚实”思想,提出“学堂异于科举,要以尚实为宗旨,使人人趋于实学,俾得自谋其生计,而不宜锢之以虚荣”[7]39。唐文治期望师生能携力办好新学,促使学生专心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工业。

唐文治首创“工文并重”的教育思想。他并未因重科学技术而轻传统文化教育,即使是在全盘反传统的浪潮风起云涌之际,在“求实学,务实业”的追求中也从未迷失方向,遗漏道德人格教育这一环,反而尤其注重给学习科学技术的理工科学生灌输国学精粹,使兴办实业与保存“国粹”并举。他希望学生在精研工科实业的同时,也能于国学“笃信殚精,锲而不舍”。他在学校大力弘扬国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注重爱国家爱民族的高尚气节教育,注重道德修养、高尚品质及体格意志的磨砺。同时,他倡导的“求实学,办实业”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培养一流人才树立了榜样。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见解,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的大学教育依然有着丰富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907年 10月,唐文治任职1个月,即首创学校第1个工程专科——铁路专科;1908年夏,接着擎建人们闻所未闻的电机专科,紧随西方世界已开启的电力电气时代,为中国之最;旋即在1909年又创建我国第1个航海专科——船政科;1918年3月,又兴办学校最早的管理专科——铁路管理科。而在此前的1913年,学校各科学生中已经开设有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紧随美国大学1910年有此之举仅一步之遥。

唐文治既秉承盛宣怀的办学思想和主张,又不落窠臼、锐意改革,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改革;培植、开创并奠定了交通大学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创立教学上工文并重的高等教育先例;探索和创建了近代高等工科教育的体制,使学校由原来的工科走向以工为主、工管结合,成为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为交通大学日后成为国内外知名工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使交通大学成为当时莘莘学子神驰情往的著名高校。

(一)国学在“中西并重,体用互济”中的承扬

1.重视道德教育。唐文治的办学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为国家民族培养造就第一等的人才。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主张品学一致。正如他所阐述的:“道德基础也,科学屋宇垣墉也。”[4]64道出了他对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他反复强调“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须先砥砺第一等品行”*1930年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典礼训辞,见《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一。。他致力于教育的宏伟志向是“尝欲造就领袖人才,分播吾国,作为模范”[18]。唐文治培养学生的模式是“中西并重,体用互济”*“中西并重,体用互济”更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体西用”思想。,期望培养的学生既要有真才实学,又要有高尚品德;是既掌握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又懂传统文化和体格强壮的人才。这充分表明了他振兴实业,心戚国学,并克己实践的教育之志。

唐文治认为“无论何种科学,均需熟娴文法,方能窥其精奥”*发邮传部咨文,正课之后拟添设西文补习课。宣统二年(1910年),西安交大档案2460卷。。为培养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人才,他在交大除十分重视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外,尤其强调道德育人,重视性情教育。他指出:“其大要在造就专门人才,尤以学成致用,振兴全国实业为主,并极意注重中文,以保国粹,以蔚成高尚人格为宗旨。”[9]110唐文治常常说,教育学生具有是非之心是非常重要的。“国何以立,系于民之心,是非之心存焉。”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期望培养学生塑造完美人格,提倡人文传统的承扬。他培养学生,从来都是把气节、人品放在第一位。他教导学生“人心正,而后有真正之学问,而后有真正之是非,而后有真正之人才”*1923年《南洋大学年刊》序言。,主张教育应以“正人心 救民命”*杏墩文集序,见《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五。为宗旨,提出教育“断以民德为先,然后民智、民生、民力”[9]109,并表示无论风气如何,决不变更迁就。他自始至终对学生以倡导道德气节,培养性情方面进行人格教育。当时的学生都能背出他撰写一副楹联:“人生唯有廉节重,世界须凭气骨撑。”[10]

唐文治对道德教育推崇备至,竭力弘扬。其所谓“品行”、“是非之心”、“正人心”、“廉节”、“气骨”等,都是千百年来儒家们所推崇的人格精神、道德品质。他在讲课时语重心长地给学生们谈到,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能数典忘祖。古籍中的经史子集等文化典藏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宝库,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立国的精神所在,不能一概排斥、一味打到,妄自菲薄。为此,他把国文列为学校的一门主课,要求学生入学直至毕业都研读国文,内容不离经史子集。在校10多年,唐文治持之以恒为学生上国文课,每星期日上午皆在大礼堂结合道德教育为学生讲授国学,尤其是《孟子》《易经》讲得最多。当时,学校除修身课外,大、中学的国文课本都由国文老师自编。他亲力亲为编写课本,著有《曾子大义》2卷,《论语大义》20卷,《孟子大义》7卷等国学课本。这些课本内容丰富,注释详尽,曾风行一时。他编写的《人格》一书提出“诚、恒、耻、立志、礼、公、勤俭”,作为学生修养德行的标准。他亲自书写的校训是“勤、俭、敬、信”,要求学生有朴实的学风。他引用曾国藩语“朴实为英雄之本色,古今有为之人无一不然”,并告诫学生,如果一个人贪图享受、挥霍浪费,必然会“丧其操守,失其节气”,结果是“名誉扫地,气骨无存”;而朴实无华、不尚奢侈才是英雄本色。他生活简朴,日日穿粗衣布履,常常与学生共餐同食。这些对学生的成长、校风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唐文治在学校成立了国文研究院,要求所有学生尽量参加。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由大、中学生参加的国文大会*国文大会是由唐文治先生主持的作文比赛,每年在孔子的诞辰日8月27日举办。。他亲自参与作文命题,倡议文风应雄健朴茂、生机勃勃、言之有物,洋溢爱国爱民、丰沛向上的精神境界;有时一题,有时则数题;文体有论说文、散文、叙述文等。他对最后评选的优秀文章亲自评阅后加上评语,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成绩优异者能获得奖励并将其文章贴出供全校师生研习,以资奖励。1914年,他萃取国文大会范文240篇,冠名《南洋公学新国文》出版,成为畅销书。

唐文治长校以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在学校工作的后期,双目已近失明,但仍然坚持给学生讲课,背诵吟唱经文时发音一字不差,讲解古文经典时声音铿锵宏亮,分析作品内容时精微透彻。凡当年听过他讲课的校友,每次忆及莫不津津乐道。他大力倡导的“崇德”、“尚实”风范,成为学校蓬勃向上发展的基石和塑造人才的根本。即使在“五四”运动后东西文化论战推向深入,有人甚至主张“把线装书仍进茅厕里”、“废止汉字”之时,唐文治麾下的交大依然不忘传统。他是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先行者;同时,他的主张和举措将儒家最深远、最具人性的光辉惠及交大学子,促其成长成才、获益终身。交通大学后来的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秉承的正是这样的厚德载物的精神。

当代中国文化巨子,杰出的政论家、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曾在交大的小学、中学及电机科就读。他饱含深情地赞叹:本校学风“可为吾国学校中最可钦佩、最可爱慕者”,外间与之相比有三不可及:“吾同学皆知自尊其人格而同时且知力尊他人之人格”、“吾同学皆知勤奋学问而同时且极敬重他人之勤奋学问者”、“吾同学毫无奢侈恶习而同时且敬重他人之简朴”[11]。

2.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家爱民族的气节教育。唐文治认为:“教育主为国育才、治经主立节崇廉、文学主歌颂爱国。”他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培养人道德品质的灵魂,再三告诫学生,气节是为人的大本,是立身之本;认为气节与爱国主义、与廉耻、廉洁有密切关系。“人生为骨,乃能立身天地之间;气节者,气骨也,无骨何以有节。”[7]360他启发学生“教以立心、立身、立家、立国之大本,唯有立气节,可以擎天柱地”[12]。唐文治在学校大礼堂悬挂“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条幅,作为砥砺学生品德的座右铭,培植学生爱国爱民族爱校的自豪感。他经常给学生演讲,介绍中国灿烂的文化传统,慷慨激扬地高声吟诵充满爱国激情的诗词,尤其推崇岳飞、文天祥、范仲淹的诗文以及他们的英雄气概。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他深深地忧虑国家民族的前途,以刚正不阿、正气凛然的高尚气节教育学生,求“正心术以端品行”;望学生养成伟大人格,献身祖国,献身事业,为富国强民做一番事业。

唐文治不仅高扬爱国思想,还指出了爱国思想的修养问题。他认为“事亲以立身为主,爱家乃能爱国”。他将一个人对家的热爱作为根本,认为爱家和爱国是意义相通的。他更看重家与国中所蕴含的“孝”与“忠”相通的一面。即一个人只有在家行孝,在外才能具有本真的爱国情怀。今天,交通大学“爱国爱校”学风,也是由唐文治爱国思想中“家国”的含义引申而来的。交大学子曾感喟:“校风者,学校精神之现象也。母校精神所趋向之道,其重要者有三。注重体育以矫文弱之弊一也,注重国学国文以保存国粹二也,注重科学工艺以增进民智三也。而母校精神所汇集之点,则爱国救民也。”[13]

3.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更是唐文治奉行的道德准则。他对教学、考试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他认为培养之道在相见以诚。“如保赤子”、“如植佳木”[14],方为教育引导学生的正确态度。他用孟子的话勉励师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在校长室手书一联高悬于壁:“惟天生才有用,他人爱子亦如予”,阐发他爱学生珍惜人才的思想。他时刻关爱学生,要求教师也要这样做。因为身为师者,与学生朝夕相处,一定要以身作则,身教言教并重,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他说:“师长对于学生,朝夕相见,礼仪无失,于其疾病,缓急加以调护、扶持、学生自能感化于无形,而仁厚之君子。”[15]他将“今日中国正患多议论之人,少行动之士,学者与言行合一之旨可不重哉”悬挂于办公室,要求学生在学校时就要以踏实、苦干、一丝不苟的精神学习功课、去掌握科学技术;毕业后也要以同样的精神工作、去振兴国家实业。他苦口婆心的教诲使很多学生铭刻在心,成为做事为人的终身指南。

唐文治常年住校,每日必去学生中。他教育学生,一秉至诚,满其愿、给其求、悉其心;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安排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身心健康。白天,他就与学生同桌用膳;晚上,他都要亲临教室,督促学生学习,有时还手提灯笼到学生宿舍检查生活情况。即是后来他双目有疾,几近失明之时,依然由别人搀扶,坚持去教室巡视监督。学生有事,他必躬亲查询;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要求教工也先做到。唐文治虽然曾经是朝廷命臣,但他永远是一袭长衫、一双布鞋,温文和蔼、敦朴可敬。他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勤俭教育,把勤俭写入校训之中,期望学生清勤自守,终必为社会所信任。辛亥革命后,学校经费曾一度中断,为了坚持教学,共度难关,唐文治带头主动减薪一半。1913年,经费恢复,他仍坚持“方今国家财力艰窘,规定本校校长薪水仍按大部所定半数支给”[16]。

(二)国学在“求实学,务实业”中的浸润

唐文治的“求实学,务实业”*“求实学,务实业”最早见于校歌:“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之句,见《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附属小学十周纪念册》,宣统二年(1910年)。的思想,是针对当时清廷教育制度中的弊端而提出的。虽然延续1 300余年的科举废停,但是学生一经毕业考试合格,就可以步入仕途,驱使学生追逐名利。唐文治期望改革现状,激励学生树远大志向,重视科学、重视学成致用。“人才之兴废乃国家盛衰之机。”*吴粤生先生六十寿序,见《茹经堂文集》二编卷七。求实学的目的是为了务实业,造就学成致用,振兴中国实业的专门人才;而要达到务实业,其前提是求实学。因而,学校要教育学生“人人趋重实学”,学用结合。此外,唐文治两次出国游历,使他看到了“横览东西洋诸国,靡不自爱其文化,且力谋以己之文化,扩而充之,深入于他国之人心”[17],并坚定地表明,“维余平日之志愿,在造就中国之奇才异能,冀与欧美各国拮抗争胜。”[18]他竭力通过国学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矢志创办一所中国自己的高等工程学校。

1.在工科学校设国文课。1908年,唐文治在设置铁路和电机科的同时,就增设了国文科。国文科不招收专业学生,任务就是加强国文教学,强化文化典籍的熏陶,组织开展国文教学活动,以保存和发扬国粹;目的是“陶养品性,朴雅实用” ,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提升人格境界的思想高度。同时,开展学术问题研究和实用技能,如应用范文的训练。由此,“工文并重”成为交大传统。国文科的设立开创了我国高等工科学校设立中文系的先河。当时,铁路科开设18门课,电机科14门,在所开设的课程中,国文课被列为主课。铁路科三年中,每周都有3节国文课,占全部总学时的9%。体现了教育宗旨中的“注重中文,以保国粹”。他不仅对当时教育界有些人强调“西学”而轻视“国学”深表忧虑,而且态度鲜明地指出,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打好国文根底对以后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制定校歌和校旗。为使学生免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培植学生爱国爱校的精神。唐文治勉励学生要以“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为目标,并将其写入校歌中。他亲自撰写了校歌歌词,制定了校旗,旨在召唤学生求实务实、发展事业、振兴中华的志气和理想。每每学生在校园高歌“……醒狮起,搏大地,壮哉吾校旗, 愿吾师生全体明白旗中意,既醒勿睡,既明勿眯,精神常提起,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光辉吾国徽,便是光辉吾校旗……”均激情四射,深深地烙在学生心里,影响着交大及后来的无数学子。

3.注重培养通才。唐文治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用功能。在他看来,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底线应该是“通才”。他在《咨呈重订章程和宗旨》中写道:“以道德端其模范,以规律束其身心,庶几教授管理有可措手,学生乃能有志上进,蔚为通才。”[19]他期望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培养中国的实业人才。当时,学校不仅开设西文课,聘用外籍教师,采用了西方的原版教材书,课堂用英语讲授,还成立全校性质的英文会,专门拨款用以英文竞赛等工作。所有学生入校后自动成为会员,以会话、演讲、背诵为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文学习环境。此外,他还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认为体育可达“保身、保家、保民族之目的”[7]363,积极将传统武术项目与现代体育运动相结合,做到普及与提高并举,将学校体育运动推向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如学校开展了武术、足球、篮球,甚至当时极少见的棒球、网球等运动。他尤其强调美育,不仅延请名家为学生教授礼乐,自己还亲自授课,以古音吟诵古诗——抑扬顿挫、余音绕梁,从而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唐文治殚精竭虑,锐意改革。在交大14年间,他通过一系列措施整顿专业设置,合理扩充规模,并建立试验馆,使得学生能学为所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实需求。这一时期的毕业生是我国最早培养的工科大学生。他们是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如机电工程,铁路工程,铁道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开拓者。更为人们啧啧称奇的是:此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交大人才辈出。不仅在工程科学领域,而且在思想文化及其它领域,均有交通大学的学子赫列其中。这与唐文治始终强调的“造就专门人才”的实用思想不无关系。可见,唐文治致力于大学培养的人即便“不为圣贤”,也应该“即为豪杰”。

“崇德、尚实、重文、健身”是唐文治办学思想的精髓;“大智、大仁、大勇”是唐文治对合格人才的要求。一方面,他倡导“崇德”,在学生的培养上突出道德修养,自始至终都把气节、人品放在第一位,培养第一等的报国图强之才;另一方面,强调“尚实”之风,主要培养实用性人才,突出人才的全面综合素质,以期达到实现振兴实业、救国救民的目的。唐文治执掌学校时期所经历的历史变迁是为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大动荡。清王朝的灭亡、民国初年的动乱、及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涤荡,然而,对于交大学子而言,却无从动摇和改变他们心中遵循的永恒的主旋律。

纵观唐文治坚韧不渝的办学之志,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未来是深思熟虑的,遵循着大学发展与未来因时而变的思想进行具体实践是高瞻远瞩的。在办学理念上,他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在教育践行中, 他倡导全面发展、兼容并蓄;在执掌交大期间,他更奉行身正为范,还要求教师、职员以身作则,并且形成文字写入学校章程,给学生良好的表率和影响。

唐文治的高尚品德与人格魅力虽经岁月磨砺,却愈发弥足珍贵,昭示后人,给交大师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知识分子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心系国家、关注民生的结晶;是胸怀志高、大义担当情怀的沉淀。他兴办工科大学的“工文并重”、“尚实”之风所塑造的交通大学的文化精神之魂,独树一帜,为交通大学百年来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学校形成了“爱国,勤俭,勤奋,求实”的良好校风。

三、“国学”在交通大学百年历程中彰显的勃勃生命力:魅力国学

我们的先辈创造了灿烂绚丽的文化,留给后辈的文化典籍浩瀚如海。在时代潮流的涌动中,大浪淘沙,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在发展中赋予的革命性和创造性,更彰显了其湮灭不掉的勃勃生命力。

交通大学在百年曲折艰辛的发展进程中,面对列强的侵略,救亡图存的斗争风起云涌,但承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从未中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交通大学,于纷乱的政局中,以高水平的工程技术教育,以及理、工、管特色,进入崭新的“黄金时代”。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赞誉交通大学“成绩之优美,为举国学校所仰慕”,更有“北有清华,南有交大”,乃至“东方的MIT”*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交大在国际上的声誉,当时的中国无出其右。

交通大学不仅在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史上挥就了功绩卓著的篇章,而且持之不懈地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作为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和践行者,谱写了交大优良的校风学风,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正所谓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

交通大学以其独具特色的育人传统和文化氛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耐人回味的的探求和难以磨灭的足迹。它深深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莘莘学子,也给予了青春年华的学子们以最美好的教育滋养。

(一)工文并重 砥砺前行

中国历来倡导“文以载道”。唐文治力主的“工文并重”、“尚实”等教育思想,是交大人才济济、报效国家、享誉寰球的法宝利剑,是交大薪火相承、绵延至今、历久弥新的优良传统。工:即自然科学教育、工程技术训练;文:即文化修养和素质教育。两者的交汇融合,使学生在做人、治学上都得到极好的培植与提升,交大学子经过严谨的科学技术的学习训练,深蕴的传统文化的汲取陶冶,从而以过硬的学科知识和高尚的人文素养立足社会,以品学兼优造福桑梓。

追根溯源,交通大学创办人盛宣怀、第一任总理何嗣焜,而后的劳乃宣、沈曾植、首任中文总教习张焕纶、译书院总办张元济、特班班主任蔡元培,国学大师唐文治,以及叶恭绰、凌鸿勋、黎照寰等。他们都是国学渊源、中西贯通的一代宗师。在当时国家遭受列强侵略,内忧外患、闭门锁国的情势下,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仁人,他们试图从教育入手推动社会变革,而大量“西学”、“西艺”的纷至沓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引进,成为撼动千年封建统治和思想文化的重炮。

无论是盛宣怀提出的“公学所教,以通达中国经史大义,厚植根柢为基础”,还是唐文治所倡导的“极意注重中文,以保国粹”。他们一脉相承地传承、弘扬国学,推行的是“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子集为基”的中学为体的教育思想。而要造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由于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当时尚处于开创阶段,只有向西方学习,从学制、课程设置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效仿西方。但他们在强调中西结合的同时,深具远见卓识地将国学放在突出的地位,荟萃中外名师、博采众家之长、集合国外先进教材。在“工文并重”的教育思想濡染中,交大敦笃忠恕、勇于前行,从而以重视招生质量,坚持择优录取,重视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闻名于世。

交大学子在校期间,特别是作为理工科学生要读国文、背古诗,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两个学期要背五六十篇古文,短的如古诗词中的名篇,长的如《史记》等典籍中的美文,洋洋洒洒数千字,学生要能背熟默写,定须煞费苦心、认真研读领悟。然而,经过这样文辞优美的集古今名家之大成的熏陶,交大学子在文字的通畅顺达、情操的高尚志远、思想的深邃境界、人格的品质养成诸方面均大受裨益。另外,20世纪30年代,钱学森校友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他在学习过程中惊讶地发现,交大的课程安排与麻省理工学院同出一辙,甚至实验室的内容也完全相同。他感慨地说,“交大是把此校搬到中国来了,因此可以说,交大当时的教学是世界先进水平。”*钱学森,回顾与展望,1937级校友特刊。这就是当年交大学子赴欧美名校留学一路绿灯,倍加推崇的魅力所在。

可见,交通大学学子谙读中外文化经典,思维活跃,深具科学求实精神,不仅以中西学养俱佳享誉海内外,更以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奉献社会,卓尔超群。

(二)爱国爱校,修己立志的责任和担当

交通大学的学子百里挑一、出类拔萃。虽然交大是“工程师的摇篮”,培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素以专业知识精深、渊博著称,但交大学生首先是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能担当、有修养的大写的人。古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沁入他们的血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成为他们笃定的志向。

他们以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己任,有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振兴中华的自豪和责任;他们思考、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和担当。无论是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宣扬、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抗日救亡艰苦岁月的考验中。交通大学的学子都义无反顾,爱国求真,声誉远播,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细细道来,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蔡锷是领导“护国战争”起兵反抗袁世凯复辟的大将军;白雅余烈士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辛亥革命著名将领,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的引路人;还有在“五卅”运动中牺牲的陈虞钦烈士,“四一二”事变中殉难的侯绍裘烈士,解放前夕牺牲的穆汉祥、史霄雯烈士。他们都是为民族民主革命献身的英豪,学校成为闻名遐迩的“民主堡垒”。

至于在文化教育,科技建设事业上青史留名者,更是不胜枚举。师范院的沈心工为我国开展音乐教育的第一人;孟森系清史研究的开拓者、史学大师;张相文为近代地质学开创人;吴稚晖、钮永建是追随孙中山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国民党元老和先锋。特班则是大有人在,黄炎培、邵力子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胡仁源曾为教育总长、北大校长;陆梦熊曾为交通次长、交大校长;弘一法师(李叔同)为中国音乐、美术教育及开话剧事业先河的著名高僧。其他如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北大校长的蒋梦麟,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我国首位数学博士胡明复,教育家章宗元和秦汾,戏剧家洪深,文学家陈源,画坛宗师朱屺瞻,大金融家林康侯,以及清末民初多位担任大使、公使的外交家……[20]14

1934年毕业的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与钱学森同届毕业的张光斗,于哈佛学成归国后,成为我国水利建设的泰斗;1940年毕业,曾赴法国留学的吴文俊,成为世界级的大数学家,荣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届的王安在美国先后取得40多项发明,列为与爱迪生、贝尔齐名的发明家……

在交通大学学工程的学子中,曾涌现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侯绍裘、陆定一、汪道涵、丁关根;文化巨子邹韬奋;还有自 “五四”以来一直致力于戏剧创作——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的丁西林;也涌现出工业巨擎支秉渊、胡声球,发明家周厚坤;贡献卓著的大学校长吴保丰、李熙谋、王之卓、季文美……[20]124

陆定一、江泽民、汪道涵、周建南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原本都是读电机、机械、土木、物理的高材生,他们相继走上革命道路绝非偶然。陆定一曾说:我在交大读书八年,我的世界观是在那里形成的。张光斗先生晚年回忆道:少年时代的教育对培养人的素质十分重要。当年的交大不但校规严明,课业内容充实,中文教的是文言文,学生须背书和写作文,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还特别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邹韬奋在回忆文章中提及,因唐文治校长积极倡导国学,在学校时研究国文蔚然成风,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讲授国文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古文时的聚精会神、趣味横生,展现的渊博知识使他油然敬佩,终身铭记[21-23]。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养育,坚实厚重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训练,使交大学子藏龙卧虎、如虎添翼。不仅成就了他们人生的高远志向和辉煌事业,同时,也令他们在不同领域各领风骚、铸就辉煌,为国家民族赢得崇高荣誉。

(三)“中学好,西学好,体育好”

唐文治主校期间,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德智体进行严格的训导。当时的社会人士对交大就有“中学好,西学好、体育好”的赞誉。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学校教育学生修德做人的道理;西学指自然科学技术,也引申到智育的发展。“三好”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并成为社会各界对交大的极高评价。

南洋公学最早编写的教材《蒙学读本》*杜翤程、沈庆鸿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编纂。即云:“泰西之学,其旨万端,而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钢。德育者,修身之事也;智育者,致知格物之事也。蒙学之道,于斯为备。”[24]从南洋公学起,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三好”,即德智体并重。交大历任校长均秉持德智体并重的培养方针,并不断发展和提升。唐文治规定,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于学生饮食起居上之关系务须格外爱护,于学生品行功课上之关系不妨格外从严”。唐文治既倡导工文并重,又是中国大学体育运动最早也是最热忱的倡导者。他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强调重视体育以强身健体“矫文弱”,使得学生思想活跃,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他在校亲自主管体育,创建学生体育会,设田径、技击(武术)、足球、篮球、游泳等八部,实行“强迫运动”。学生必须至少参加其中一项运动。每天早上,学生必须一律出操。体育部主任聘自美国,带来了如网球、棒球、垒球等当时在中国尚未兴起普及的运动方式。武术则请来威震扬名的霍元甲高足刘振声、著名武师刘震南担任教官,将武术课列为正课。他期望学生强身健体,使学生的习武水平接近著名的精武体育会。学校还每年在春季召开运动会,并到校外参加各种比赛,乃至派出选手代表国家参赛。

1929-1942年,黎照寰(1888-1968年)*黎照寰,字曜生,广东南海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早年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科、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科硕士学位。“黄金时期”的交大校长。长校达13年,学生功课应是最重的,但他也一再强调:“凡学生须注重于德智体三育之上之修养,盖学生于学识上须有充分致涵养,于体格上须练成健全之体魄,于道德上须有相当之训练,才识丰,体魄健,志行高,始能任重道远,为国效劳。”*聆黎校长讲话以后,交大三日刊第75号,1930-10-8根据当时的学校规章,考核评价学生不单是学业成绩,而且也包括气质、品行等。“气质者指精神温和、体魄健强;性行者指品行善良,行为正当”,学生“一学期习满学科应习单位总数而学业成绩平均在85分以上,且品性列入甲等者,得由校长核准免交一学期的学费”。如果学生体育、操行有一项不及格的,尽管各科成绩合格也不得升级和毕业。1932年12月,交大教务会议决议,新生入学后第一周内,要举行国文甄别考试,成绩差者,每周须另行补习2小时……一切受国文课的同学,都要把课文念熟,小考后能默出来。为了培养学生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学校还规定每两周作文一次,每四周测验一次;课外还要指定参考书若干, 限期阅读,随时查阅札记,在考试时测验学生课外读书心得;此外,还积极开展国语演讲和国语辨论竞赛[4]294。这种对国文的高标准、严要求,造就了学生深厚的国学素养。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国内战火弥漫,炮声连连。在民族存亡、国家危难当头,交通大学始终没有停办中国文学系,依旧以国学为根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自1938年度上学期起,交大特聘唐文治为特约导师,其课程设置与抗战前基本相同。“多选传记、游记、书札等内容,还加授《大学》、《中庸》两书,使学生略知古圣贤修齐治平之道,成己成物之务,于学生身心之修养,颇收成效。”[4]376

由此可知,在洋务声浪中创办中国新式教育的盛宣怀,使交通大学成为我国最早的工科大学的唐文治;以及峥嵘岁月之际筚路蓝缕的多位校长,如叶恭绰、凌鸿勋、黎照寰、蔡元培、吴保丰、王之卓……他们均将国学贯穿于教学始终,坚守和传承交大的优良校风学风,未曾懈怠,延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彭康校长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呕心沥血。20世纪50年,他率交通大学西迁*1956年,根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主体从上海迁西安;1959年,分别独立为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艰苦创业、再创辉煌。“西迁精神”折射的正是交大优良校风学风的精神风骨。彭康在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理论实践中,既继承交大优良传统,赋予其新活力,营造“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的大学文化氛围;又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追求真理孜孜不倦。这些都将是永恒的、不朽的。

尽管他们身处的时代不同,但始终肩负使命、一往无前,并坚定不渝地承扬中华文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的思想溶入教育思想中,重视“以文载道,以文化人”。

他们以国学的智慧涵养学生,将其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根基;倡导把国家、民族与个人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操守,维护民族的尊严,体现出一种深沉的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强调道德修养从个人做起,注重学生养“浩然之气”,对真理、科学的执着求索精神,从而对天下、国家产生影响。同时,他们无论在任何艰难险阻、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皆不忘使命、求真报国,不断丰富和完善交通大学良好的校风学风。他们不仅为交大璀璨辉煌奠立了文化精神根基,也为国家繁荣图强建立了丰功伟绩。

最负盛名的国学大师办出了最具声望的工科大学;第一流的理工科学生具有造诣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学业功课最为繁重的大学成为中国知识界最活跃的“民主堡垒”。在优秀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群体中,交大更神奇般地生长出堪称一流的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艺术家和新闻出版家……他们中很多人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20]133。

正是这种传承不息、悠远隽永的国学思想的浸淫和磨砺,从而使交大学子养育出一种高远的对于理想和指向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厚积薄发、催人奋进;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胸怀大志、爱国报国的栋梁之才,名垂千史、魅力四射。

四、“国学”在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再召唤:发掘国学

西安交通大学已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轨迹。它无声地书写着交大发展的点点滴滴,无悔地彰显着交大人的求索追求,无言地映辉着国家民族的强盛繁荣…… 每每追忆,都会使后学充满无限的感怀和启迪。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学习苏联经验,经过院系调整,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单一的理工科院校。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 1983年,西安交大重新组建了中国语文教研室,后成立中文系、哲学系等,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几经发展壮大,如今已蓬勃生机。进入新世纪后,西安交通大学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以理工为主的综合院校中,西安交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人文素质教育之重任,不断在发展中解读、续写和弘扬西安交通大学的优良传统。

现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即是教育所独有的,也是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时到北京大学,与广大青年学生畅言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他强调文化的独特性,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殷切期望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25]。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诫世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韧的生命和深邃的价值,是一份史无前例的文化遗产。唯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也唯有重视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是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永远裹挟的DNA,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足的发展根基。我们只有内心对优秀传统文化持有应有的敬畏,才能有真正的认同与尊重,才会有传承,进而创新。因而,传承是责任,弘扬是使命。在西学东渐中求索、在中西互鉴中反思;沉淀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现代科学的精华,我们才有可能在古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发掘到开启美好未来的钥匙。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新时期国家建设的合格人才,必须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重新解读、拥有传统,并再造我们的文化生命,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现代人的精神饥渴,实现“中国梦”。历经百折千回,重拾国学文脉。这正是新时期西安交通大学不断传扬、创新优良的校风学风所需要努力的。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中穿梭前行时,曾感概“一个多么光彩夺目的宝库逐渐打开了”[26]。概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是太少,而是我们发现的太少。

[1] 盛宣怀.南洋公学添设特班是为应经济科之选[M]//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39.

[2] 盛宣怀.筹集商捐开办南洋公学折[M]//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33.

[3] 白作霖.谈课程内容之编写[M]//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55.

[4] 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24.

[5] 汪家熔.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34.

[6] 邵力子.我所追念的蔡元培[M]//蔡元培年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16.

[7] 唐文治.咨邮传部转咨学部咨文[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39.

[8] 王桐荪.唐文治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346.

[9] 唐文治.致交通部公函商讨教育宗旨[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110.

[10] 唐文治.交通大学文治堂行奠基礼记[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298-299.

[11] 邹恩润(韬奋).论本校学风[M]//交通大学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237.

[12] 交通大学51周年校庆训辞[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302.

[13] 陈容.南洋公学之精神[M] //交通大学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235.

[14] 唐文治,学校培养人才论[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28.

[15] 周宗湘,刘露茜.唐文治对发展我国近代高等工科教育的贡献[R]//唐文治先生学术思想讨论会论文集.苏州大学,1986:84.

[16] 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62.

[17] 唐文治.国学专修馆十五周年纪念刊序[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270.

[18] 唐文治.交通大学工程馆记[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243 .

[19] 唐文治.咨呈重订章程和宗旨[M]//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19

[20] 贾箭鸣.百年淬厉电光开[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1] 陆定一.交通大学校史序[M]//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22] 郭梅,周樟钰.水利泰斗张光斗的求学生涯[J].新华文摘,2015(15):102-107.

[23] 邹韬奋.大声疾呼的国文课[M]//韬奋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14-15.

[24]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M].上海:中华书局,1928:250.

[2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15-10-25].http://news.youth.cn/jsxw/20140505/5139014.htm.

[26] 人民日报评论.习近平批评“去中国化”是在批评谁[EB/OL].[2014-09-10][2015-10-25].http://news.sian.com.cn/pl/2014-09-10/221730827/shtml.

(责任编辑:司国安)

The Impact of the Study of Sinology i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in the Past Century

FENG Rong

(The Journal Center,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During the past century,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as inherited the principle of "Chinese learning as the base and Western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strengthening both science and humanity",and "practicality comes first".It has formed its unique teaching culture and academic atmosphere,which is among the best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The University has taught students to love country and the university,to pursue truth,and to remain diligent and honest.It also teaches students to set high standards,form solid foundation,and focus on practice.So far,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as produced many brilliant graduates who have contributed tremendously to the country.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University′s success lies in its strength in its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has shown its strength in higher education.It is inspiring and uplifting.Thank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students i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ave made a lot of accomplishment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country,guided by their patriotism and humanity.Their strength in both western technology and Chinese culture is appreciated in China and abroad.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also helps to form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It is to hope that it will continue to serve a crucial position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inology; educational though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10.15896/j.xjtuskxb.201601012

2015-11-22

冯蓉(1964- ),女,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副编审。

①“国学”的名称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是在西学东渐后才出现的名称。所谓“国学”就是“中学”,从狭义上讲,是指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典籍,即由文字记载的中华文化典籍的总称。

G649.29

A

1008-245X(2016)01-0098-13

猜你喜欢

文治公学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文治风华——《宋文治传》新书座谈会花絮
茶文化视角下公学文化特色与英国文化关系浅谈
上海市付文治历史学科基地掠影
英国“公学”知多少
孔裔国际公学 中国国际精英教育领航者
浅谈治校之道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