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齐民要术》看名词后缀“子”成熟的时代

2016-02-19潘志刚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潘志刚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从《齐民要术》看名词后缀“子”成熟的时代

潘志刚*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摘要:汉语名词后缀“子”是由实词逐渐虚化演变而来,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在中古汉语阶段已经完成。中古汉语时期带“子”语素的合成词的数量较上古汉语时期激增,使用也较普遍,《齐民要术》中带“子”语素的合成词有30个,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中也有37个不同于《齐民要术》的这样的合成词。这些词都可以表示人物称谓名、动植物名、器物名以及经过加工的其他事物的名称,是典型的名词。语素“子”在这些合成词中都丧失了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成为一个凑足音节的羡余语素,或者成为一个改变词根语法功能的虚语素。这些事实都表明,“子”附加在其他实语素后形成一个名词性的派生式合成词的用法,在此时期已经发展成熟,这种合成词后的“子”在中古汉语时期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名词后缀。

关键词:“子”;中古汉语;齐民要术;派生式合成词;名词后缀

潘志刚.从《齐民要术》看名词后缀“子”成熟的时代[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98–104.

Pan Zhigang.An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Noun Suffix“zi”from“Qi Min Yao Shu”[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6,18(3):98–104.

引言

从语素在构词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语素可以分为词根和词缀两大类。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义主要由词根体现,词根既可单独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而词缀是只能黏附在词根上的非核心语素,主要表达某种虚化的词汇附加意义或语法意义。汉语是形态变化比较贫乏的孤立语,语素构词主要以词根加词根的复合法为主,而词根与词缀结合的派生构词法只是汉语中次要的构词模式。现代汉语中“子”是一个成熟的后缀,它可以附着在实语素后面构成名词,比如“柱子”“绳子”“梯子”“瓶子”“棍子”“盘子”“锯子”“刀子”“胖子”“矮子”“瘦子”等。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学者都认为“子”这个名词后缀是从实词“子”逐渐虚化而形成的,这是有关名词后缀“子”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的共识。尽管如此,但对于名词后缀“子”的历时形成过程仍然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比如,它是什么时候成为一个成熟的名词后缀的?笔者拟以《齐民要术》中带“子”语素的合成词的使用为重要依据,结合中古其他文献中这类合成词的使用情况,分析名词后缀“子”形成的时期。

1 判定名词后缀“子”成熟的参考因素

“子”作名词后缀的用法,是由作名词的“子”逐渐虚化演变而产生的。这是一个比较长的历时过程。但是,“子”作为名词后缀,附着在实语素后构成合成词,究竟成熟于哪个时期,至今学界仍有不同的观点。王力[1]、太田辰夫[2]、向熹[3]、殷国光等[4]认为,“子”在上古时代已经有了词缀化的迹象,六朝时期用法迅速扩展,到了唐代才成为成熟的名词后缀。洪诚[5]认为:“‘子’字词尾化在西汉已经成熟,魏晋已盛行。”志村良治[6]、江蓝生[7]、柳士镇[8]、周俊勋[9]、王云路[10]认为“子”的名词后缀用法应该是完成于中古汉语时期,即学界目前普遍认同的东汉至隋这一时段①学界目前普遍认为,东汉至隋这一时段的汉语就是汉语史上的中古期,本文作者赞同此观点,因此,下文中的中古汉语就是指东汉至隋时期的汉语。。那么,名词后缀“子”究竟是在西汉、魏晋南北朝和唐代中的哪个时期发展成熟的呢?我们认为,判断“子”在什么时期已成为成熟的名词后缀,可以通过对汉语史这三个时期的历史文献语料的考察,从附着了后缀“子”的名词数量、使用频次、“子”附着在一个实语素后是否成为羡余语素或者能否使这个词的意义、功能跟原来的实语素有明显不同这些因素来综合确定。

2 《齐民要术》中带“子”语素的合成词的使用

《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本综合性农学著作。由于作者所写的都是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内容,作者所设定的读者对象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及手工业者,因此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在同时期的著作中可以说是口语化程度很高的一部,这可以为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的语法现象提供一个观察的窗口。前期研究名词后缀“子”形成的学者也注意到了《齐民要术》的重要性,在分析论证时也举了这本书中的部分用例,如王力、志村良治都举了“种子”这个例子,柳士镇举了“犊子”“羔子”“镊子”“算子”“杷子”“袋子”“瓶子”“盆子”“杓子”“笼子”“种子”“麻子”“瓠子”“茄子”“块子”“饼子”等16个词的用例,向熹举了“袋子”一词的例子,殷国光等举了“瓮子”“杓子”两个词的用例,汪维辉[11]的《〈齐民要术〉新词新义词典》中列举了“大老子”“袋子”“弹子”“刀子”“丁子”“锯子”“儿女子”“孔子”“块子”“麦子”“杷子”“杓子”“算子”“瓦子”“碗子”“瓮子”“杏子”“秕子”“饼子”等19个词。

将上述学者例举到的附带“子”语素的合成词加以统计,不计重复,共有29个词。另据笔者对《齐民要术》中带“子”的合成词的考察,还有“谷子”“豚子”“雏子”“石子”“渠子”等五个可以看作是加了后缀“子”的名词。这样,《齐民要术》一书共有34个附加了“子”语素的合成词。中古汉语其他文献因所写内容口语化程度较低或与百姓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带名词后缀“子”的合成词的使用远不及《齐民要术》,因此,可以通过考察《齐民要术》中这类合成词来推断名词后缀“子”的发展情况。2.1表示人物称谓的名词

表示人物称谓的名词,《齐民要术》中有“大老子”、“儿女子”,如:

“大老子”

(1)牧羊必须大老子、心性宛顺者,起居以时,调其宜适。(《齐民要术》卷六“养羊”)

“儿女子”

(2)三月初,叶大如钱,逐穊处拔大者卖之。十手拔,乃禁取。儿女子七岁以上,皆得充事也。(《齐民要术》卷三“种葵”)

2.2表示植物或植物果实名称的名词

《齐民要术》中有“杏子”“秕子”“种子”“谷子”“茄子”等,如:

“杏子”,共2例,举其中一例:

(3)《神仙传》曰:“其杏子熟,于林中所在作仓。”(《齐民要术》卷四“种梅杏”)(《神仙传》,东晋葛洪撰,十卷,今存。)

“秕子”

(4)白麻子为雄麻。颜色虽白,啮枯燥无膏润者,秕子也,亦不中种。(《齐民要术》卷二“种麻”)

“种子”,共4例,举其中一例:

(5)斫后复生,不劳更种,所谓一劳永逸。能种一顷,岁收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既无牛、犁、种子、人功之费,不虑水、旱、风、虫之灾,比之谷田,劳逸万倍。(《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

“茄子”,共3例,举其中一例:

(6)种茄子法:茄子,九月熟时摘取,擘破,水淘子,取沈者,速曝干裹置。至二月畦种。(《齐民要术》卷二“种瓜”)

“谷子”

(7)并州豌豆,度井陉以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党,苗而无实。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盖土地之异者也。(《齐民要术》卷三“种蒜”)

2.3表示动物名称的名词

表示动物名称的名词,《齐民要术》中有“雏子”“犊子”“羔子”“豚子”,如:

“犊子”

(8)凡驴马牛羊收犊子、驹、羔法:常于市上伺候,见含重垂欲生者,辄买取。(《齐民要术》卷六“养羊”)

“雏子”

(9)鸡种,取桑落时生者良,(形小,浅毛,脚细短者是也,守窠,少声,善育雏子。)(《齐民要术》卷六“养鸡”)

“羔子”

(10)瘦死牛羊及羔犊弥精。小羔子,全浸之。(先用暖汤净洗,无复腥气,乃浸之。)①括号中的文字为贾思勰的自注文,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将贾思勰的自注文按小个字号的字体排版,本文中以加括号的方式注明。(《齐民要术》卷八“脯腊”)

(11)“豚子”

黄霸为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齐民要术》序)

2.4表示器物名称的名词

表示器物名称的名词,《齐民要术》中有“袋子”“刀子”“丁子”“锯子”“杷子”“杓子”“盆子”“瓮子”“镊子”“碗子”“笼子”等,如:

“袋子”,共3例,举其中一例,如:

(12)盖冒至夜,泻去上清汁,至淳处止,倾著帛练角袋子中悬之。(《齐民要术》卷五“种红蓝花、栀子”)

“刀子”,共5例,举其中一例,如:

(13)治马患喉痹欲死方:缠刀子露锋刃一寸,刺咽喉,令溃破即愈。不治,必死也。(《齐民要术》卷六“养牛、马、驴、骡”)

“丁子”

(14)香鸡舌,俗人以其似丁子,故为“丁子香”也。(《齐民要术》卷五“种红蓝花、栀子”)(缪启愉注释“丁”即“钉”字。)

“锯子”,共2例,举其中一例,如:

(15)以锯子割所患蹄头前正当中,斜割之,令上狭下阔,如锯齿形;去之,如剪箭括。(《齐民要术》卷六“养牛、马、驴、骡”)

“杷子”,共3例,举其中一例,如:

(16)旦起,泻酪著瓮中炙,直至日西南角,起手抨之,令杷子常至瓮底。······于此时,杷子不须复达瓮底,酥已浮出故也。(《齐民要术》卷六“养羊”)

“杓子”

(17)大铛中煮汤;以小杓子挹粉著铜钵内,顿钵著沸汤中,以指急旋钵,令粉悉著钵中四畔。(《齐民要术》卷九“饼法”)

“盆子”

(18)预前多买新瓦盆子容受二斗者,抒粥著盆子中,仰头勿盖。粥色白如凝脂,米粒有类青玉。(《齐民要术》卷九“醴酪”)

“瓮子”,共3例,举其中一例,如:

(19)布鱼于瓮子中,一行鱼,一行糁,以满为限。腹腴居上。(《齐民要术》卷八“作鱼鲊”)

“碗子”,共3例(“碗”亦作“盌”、“椀”,三者为异体字,现代汉语字为“碗”),举其中一例,如:

(20)蜜姜:生姜一升,净洗,刮去皮,算子切,不患长,大如细漆箸。……椀子盛,合汁减半奠;用箸,二人共。(《齐民要术》卷九“素食”)

“镊子”

(21)白瀹(瀹,煮也。)豚法:用乳下肥豚。……若有粗毛,镊子拔却,柔毛则剔之。(《齐民要术》卷八“菹绿”)

“笼子”

(22)用胡叶汤令沸,笼子中盛麴五六饼许,著汤中,少时出,卧置灰中,用生胡叶覆上。(《齐民要术》卷二“白醪麹”)

2.5表示经过加工的其他事物的名称的名词

表示经过加工的其他事物的名称的名词,《齐民要术》中有“弹子”“孔子”“块子”“算子”“瓦子”“饼子”“石子”“渠子”等,如:

“弹子”

(23)《临海异物志》曰:“其子大如弹子,正赤,五月熟。似梅,味甜算。”(《齐民要术》卷十“杨梅”)

“孔子”

(24)七日后,酢香熟,便下水,令相淹渍。经宿,䣺孔子下之。(《齐民要术》卷八“作酢法”)(䣺是“以孔下酒”。)

“块子”

(25)然后净淘米,炊为再馏,摊令冷,细擘麹破,勿令有块子,一顿下酿,更不重投。(《齐民要术》卷八“作酢法”)

“算子”,共3例,举其中一例,如:

(26)蜜姜:生姜一升,净洗,刮去皮,算子切,不患长,大如细漆箸。(《齐民要术》卷九“素食”)

“瓦子”

(27)瓦子垄底,置独瓣蒜于瓦上,以土覆之,蒜科横阔而大,形容殊别,亦足以为异。(《齐民要术》卷三“种蒜”)

“饼子”,共2例,举其中一例,如:

(28)看附骨尽,取冷水净洗疮上,刮取车轴头脂作饼子,著疮上,还以净布急裹之。(《齐民要术》卷六“养牛、马、驴、骡”)

“石子”

(29)受二石以下甕子,以石子二三升蔽甕底。(《齐民要术》卷七“笨麹并酒”)

“渠子”

(30)《氾胜之书》区种瓠法:“旱时须浇之:坑畔周匝小渠子,深四五寸,以水停之,令其遥润,不得坑中下水。”(《齐民要术》卷二“种瓠”)

以上《齐民要术》中带“子”语素的合成词都是名词,这个“子”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可以确定为一个构词后缀。这些词指称的事物类型相当广泛,尤以表示器物和经加工而成的事物的名词为多,有的词使用频次也较多,这可以表明汉语发展到六世纪前期,运用“子”作为后缀来构成附加式合成词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再考察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文献,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子”用作名词后缀的普遍性。

3 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中带“子”语素的合成词的使用

《齐民要术》中附加了后缀“子”的名词共有34个,而据考察中古汉语时期的其他文献,也发现有较多的附加了语素“子”的名词,仍可按上文的分类来例示之。

3.1表示人物称谓的名词

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中还能见到较多带“子”语素的表示人物称谓的名词,有“奴子”“婢子”“姑子”“汉子”“郎子”“监子”“狱子”“门子”“厨子”“憨子”“盲子”“老子”“悭子”“水火子”等,如:

(31)(索万)兴令奴子逐至厅事东头灭,恶之,因得疾亡。(《古小说钩沉·述异记》)

(32)(桓)玄惊愕然,便见阶下奴子御幰车,见一士大夫,自云是蒋子文:“君何以害太傅?与为伯仲。”顾视之间,便不复见。(《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33)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搜神记》卷一)

(34)淑女总角时,唤作小姑子。(《乐府诗集·欢好曲》)

(35)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北齐书·魏兰根传》)

(36)此郎子有好相表,大必为良将。(《北齐书·暴显传》)

(37)杨太妃骤遣监子去来参察。(《宋书·始安王休仁传》)

(38)中下药,食两口便觉,回乞狱子。(《南齐书·王奂传》)

(39)阿周陀窟及门子供养盲父母处,皆有塔记。(《洛阳伽蓝记》卷五)

(40)夫为王者,养民为事,方临厨子,杀人为食。(北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一一)

(41)何大怒,骂殷曰:“憨子敢尔!取节来!”(《古小说钩沉·俗说》)

(42)乃往去世时有王,名不现面。尔时多聚会盲子。便问盲子:“汝曹宁知象所类不?”(西晋法炬等译《大楼炭经》卷三)

(43)君年少,何以轻穿文凿句,而妄讥诮老子邪?(《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44)犹若悭子,贪刀刃之尠蜜,不知有截舌之患。(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四)

(45)怨家水火子,夺之或烧没。(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一)

3.2表示植物或植物果实名称的名词

(46)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世说新语·言语》)

(47)眠,梦有人以七枚椹子与之。(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七“王戎”条)

(48)有一群女来,各持三五桃子。(《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3.3表示动物名称的名词

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中可见一些附加了“子”语素表示动物名称的名词,如“狗子”“师子”“貉子”“马子”“鹞子”“燕子”“龟子”“猫子”“蚁子”“鼠子”等,这些合成词后面的“子”并不表示“动物的幼子”这样的实义,附加了“子”的合成词跟“子”前的词根语素的意义相同,因此,这样的“子”应视为构词后缀,如:

(49)譬如狗子,从大家得食不肯食之,反作务者索食。(东汉支谶《般若道行品经》卷四)(50)乌弋有桃拔、师子、犀牛。(《汉书·西域志》)(51)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世说新语·惑溺》)(52)城东马子莫咙哅,比至三曰缠汝鬃。(《宋书·五行志》)

(53)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乐府诗集·企喻歌》)

(54)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乐府诗集·杨白花》)

(55)有一军人於武昌市见人卖一白龟子,长四五寸,洁白可爱,便买取持归。(《搜神后记》卷十)

(56)时聚落中有一猫子。(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卷三)

(57)汝今见此地中蚁子不耶?(北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十)

(58)异时忽见一蛇从像后缘壁上屋,须臾有一鼠子从屋脱地,涎唾沐身,状如已死。(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三“宋释昙颖”)

3.4表示器物名称的名词

《齐民要术》中附加了语素“子”表示器物的名词已较多,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中也能见到一些这样的名词,其中有《齐民要术》中见使用“刀子”“笼子”,也有《齐民要术》中未见的“舸子”“艇子”“盒子”“柈子”“竹管子”“床子”等,如:

(59)女始病时,弄小刀子,母夺取不与,伤母手。(《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60)尝行,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可受升余。(《古小说钩沉·灵鬼志》)

(61)又作小舸子,长八尺,七艘,木人长二尺许,乘此船以行酒。(《古小说钩沉·水饰》)

(62)送郎乘艇子,不作遭风虑。(《乐府诗集·杨叛儿》)

(63)陇西辛道度者,游学至雍州城四五里,……(女)即命取床后盒子开之,取金枕一枚,与度为信。(《搜神记》卷十六)

(64)于狱以物画漆柈子中出密报家。(《南齐书·王奂传》)(柈子:盘子)

(65)甲与乙斗争,甲啮下乙鼻。官吏欲断之,甲称乙自啮落。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就啮之乎?”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古小说钩沉·笑林》)

(66)文惠作礼而立,乃谓愿曰:“葆吹清铙,以为供养,其福云何?”愿曰:“昔菩萨八万伎乐供养佛,尚不如至心。今吹竹管子,打死牛皮,此何足道。”(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三齐“释法愿”)

3.5表示经过加工的其他事物的名称的名词

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中也可见到附加了“子”语素表示经过加工的事物的名称的合成词,如“耒子”“帖子”“珠子”“石子”“局子”等:

(67)前废帝即位,铸二铢钱,形式转细。官钱每出,民间即模効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无轮郭,不磨鑢,如今之剪凿者,谓之耒子。(《宋书·颜竣传》)

(68)检家赤贫,唯有质钱帖子数百。(《南齐书·萧坦之传》)

(69)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70)往到其边,而为说法,教使系念。以白黑石子用当筹算。善念下白,恶念下黑。(北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十三)

(71)好弈棋,颇用废事,太祖赐以局子。(《宋书·何承天传》)(局子:指棋具。)

4 名词后缀“子”发展成熟的标志

如果将《齐民要术》和上文所列的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中所见的附加“子”语素的名词综合起来考察,可以发现这样的附加式合成词数量相当可观,达到了67个之多。从这些词表示的词义内容来看,表示人物称谓的有16个,表示植物或植物果实名称的有8个,表示动物名称的有14个,表示器物名称的有17个,表示经过加工的事物的名称的有12个,各个类型的数量比较接近,可见中古时期,“子”已广泛地跟别的词根语素结合构成了相当多的派生名词。笔者运用语料库检索先秦至西汉的文献,发现这67个带语素“子”的名词只有“婢子”“儿女子”两个词偶见使用,其余65个带“子”语素的名词都未见到,如:

(72)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礼记·内则》)

(73)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淮阴侯列传》)

(74)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史记·高祖本纪》)

例(72)中的“婢子”可以理解为奴婢,“婢子”跟“婢”意义基本相同,“子”可看成后缀。(73)和(74)两例中的“儿女子”显然不是“儿女”的意思,而是“妇人”的意思,加了“子”后,使词根语素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因此“子”可以理解为起构词作用的后缀。但是,上古汉语中这样的词数量极少,即使加上王力(1989)所举的上古汉语时期出现的“童子”“眸子”“瞳子”这三个不容易断定是否为加后缀“子”的名词,也只有零星几个而已,因此不赞成“‘子’字词尾化在西汉已经成熟”的观点,但从上面举的(72)—(74)这几例可以证明王力(1989)的“我们至少可以说,在上古时代,‘子’字已经有了词尾化的迹象”这一论断是符合汉语发展事实的。而到了中古时期,带后缀“子”的名词数量急剧增加,并且使用遍及各种文献,这应视为后缀“子”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古汉语带“子”后缀的名词中,有些词使用比较频繁,既见于中土世俗文献,也见于佛教道教典籍,这似乎可以看成是“子”作名词后缀趋于成熟的另一重要信号,如“石子”“奴子”等。

(75)穀上有石子,紫色。(晉葛洪《神仙傳·介象》)

(76)走马上前阪,石子弹马蹄。(《乐府诗集·明下童曲》)

(77)三年后服练松脂,三十年后唯时吞小石子,石子下,辄复断酒脯杂果。(《古小说钩沉·冥祥记》)

(78)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於阪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搜神记》卷十一)

(79)往到其边,而为说法,教使系念。以白黑石子用当筹算。(北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十三)

(80)绝谷饵柏实。柏实难得,复服松脂。后服细石子,一吞数枚,数日一服。(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九“释单道开”)

(81)又见鱼网师,更从乞鱼。网师嗔骂不与,度乃捻取两石子掷水中。(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释杯度”)

(82)先服方寸匕,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辟百日,辄更服散,气力颜色如故也。(《抱朴子内篇·杂应》)

(83)在馬坊教諸奴子書。(《魏書·溫子升傳》)

(84)小儿奴子,并青布裤衫。(《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

(85)东间斋中一奴子,忽见一人着帻,牵一骢马,直从门入,负一物状如乌皮隐囊,置砌下,便牵马出门。(《古小说钩沉·述异记》)

(86)(索万)兴令奴子逐至厅事东头灭,恶之,因得疾亡。(《古小说钩沉·述异记》)

(87)王肇常在内宿,晨起出外,妻韩氏时尚未觉;而奴子云:“郎索纸百幅。”(《古小说钩沉·甄异传》)

(88)(桓)玄惊愕然,便见阶下奴子御幰车,见一士大夫,自云是蒋子文:“君何以害太傅?与为伯仲。”顾视之间,便不复见。(《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89)(慧)敬有一奴子及沙弥,忽为鬼所打。(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三“释慧敬”)

(90)於时梵志问奴子曰:“汝前宝屐,本何从得?”奴子俱行,示得屐处,至于水侧。遍恣求之,不知只处。奴子舍去。(西晋竺法护译《生经·佛说五仙人经》)

中古汉语时期,“子”附着在一个实语素后,并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比如“盒子”“杓子”“碗子”“瓮子”“锯子”“袋子”“笼子”等器物名词后面的“子”并不含有表示事物很小这样的意义,附加了“子”语素的合成词的词义基本上跟这些词中的前一词根语素意义是相同的。而“貉子”“鹞子”“燕子”“猫子”“鼠子”“师子”“狗子”“蚁子”“马子”这样表示动物名称的合成词后面的“子”也不是动物的幼子的意思,也没有指小称的特殊含义,这些词的词义也跟其前一词根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①太田辰夫(1987:86)说:“到唐代,‘子’就变为也能附于相当大的东西后面了。”而据笔者考察,“子”附于相当大的东西后面的用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能见到较多用例,如“瓮子”“舸子”“师子”“马子”“笼子”等。有时为了表明器物很小,还要在这个器物名词前加“小”进行修饰,如:“尝行,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可受升余。(《古小说钩沉·灵鬼志》)”,可见此例中“笼子”后的“子”实在没有特定的指小义。。因此,这些合成词中的“子”可以看成是一个羡余语素,作用是凑成双音节的词汇形式,与现代汉语中“桌子”“凳子”“杯子”等合成词后面的“子”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完全可以将它看成一个构词后缀。这是“子”由上古汉语时期的实语素发展到中古时期的虚语素即名词后缀的又一显著标志。

此外,中古汉语带“子”语素的合成词,词性跟词根语素单独成词时的词性明显不同,比如“憨子”“悭子”“盲子”中的“憨”“悭”“盲”单独成词时是形容词,而加了“子”语素后都变成了名词。可见“子”的用法发展到中古时期,可以附加在非名词性的实语素后,使整个合成词转化为一个名词②太田辰夫(1987:86)说:“现代汉语中像‘傻子’‘疯子’‘瞎子’那样,‘子’附于形容词之后,表示那样一些人的用法,从五代时就有了。”笔者认为,“子”附于形容词之后组成名词性的合成词在魏晋南北朝就已见使用,如文中所举的“憨子”“悭子”“盲子”等词。。这就像英语中的“-er”这个语素,通常就是附着在动词后面,使新产生的词变成名词,如“write”是动词“写”,而加了“-er”的“writer”就成了名词“作者”,众所周知,英语中这样的“-er”是典型的名词后缀。因此,能够附加于别的语素后并改变原来词根语素的语法功能,这是词缀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词缀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5 结语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子”在上古汉语时期的确有了词缀化的迹象,但真正成为一个典型的名词后缀还是在中古汉语时期。因为中古时期带“子”语素的双音节合成词数量激增,使用也较普遍,而“子”在这样的合成词中都丧失了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成为一个凑足音节的羡余语素,或者成为一个改变词根语法功能的虚语素,这些比较明显的变化都可以视为“子”在中古汉语阶段已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名词后缀。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9–11.

[2]太田辰夫.评介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85–87.

[3]向熹.简明汉语史(下)[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81–285.

[4]殷国光,龙国富,赵彤.汉语史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5–147.

[5]洪诚.洪诚文集·雒诵庐论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47–48.

[6]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28–29.

[7]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286–288.

[8]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1–103.

[9]周俊勋.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纲要[M].成都:巴蜀书社,2009:145–148.

[10]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83–285.

[11]汪维辉.《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58–350.

[12]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编辑:钟青

编辑部网址:http://sk.swpuxb.com

An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Noun Suffix “zi”from“Qi Min Yao Shu”

Pan Zhig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330045,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nounsuffix“zi”evolved from the content word,and the evolution got completed at the Middle Chinese period. During that period,there was a dramatic increase of compound words with the morpheme of“zi”that were generally usedthaninthe Ancient Chineseperiod. Therearethirtycompoundwordswiththemorphemeof“zi”in“Qi Min Yao Shu”,and there are also another thirty-seven compound words in other literatures during the Middle Chinese period,which are different fromthosein“Qi Min Yao Shu”. Thesewordsaretypicallynounsindicatingthecharacterappellation,animalandplantnames,utensilnamesandnamesofotherprocessedobjects. Inthesecompoundwords,“zi”lostitsrealmeaningasaword,andbecame a redundancy morpheme which only functioned as a syllable,or a virtual morpheme which changed the grammar function of the root morpheme. Therefore,the use of“zi”to other morphemes to form a derived compound word took hold during this period when“zi”became a typical noun suffix in these compound words.

Key words:morpheme“zi”;Middle Chinese;Qi Min Yao Shu;derivation compound words;noun suffix

DOI:10.11885/j.issn.1674-5094.2016.01.30.01

文章编号:1674-5094(2016)03-0098-07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1–30

作者简介:潘志刚(1974–),男(汉族),湖南武冈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语法史。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齐民要术》复音词历时演变研究”(13YY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