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也过“年”
2016-02-18陈晓华陈阳天
陈晓华 陈阳天
羌族也过年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此“年”非彼“年”,而是羌历年,要搞清楚羌年,就要从羌族、羌历开始说起。
羌族
羌族,据史籍记载,今阿坝岷江流域地区,自古为氐羌民族鼻息繁衍之地,其地有“六夷、七羌、九氐”。氐羌同源,共属羌支,意为“低地之羌”。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古老而优秀的名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的明确记载。众多史籍和出土文物表明,羌族不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母体民族,输血型民族,古东方大族,而且是最早进入农牧兼营,且以养羊著称于世的名族,是最先将“雨水农业”转变为“灌溉农业”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岁月长河中,羌人在建筑业、手工业等各个领域中,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先后创造出多个“世界之最”和“世界第一”。如天下第一高楼——羌碉;天下第一桥——悬筒溜索;天下第一锁——羌寨木锁等等,同时开创了羌族历法。
据《四川古代史》称:居住在岷江上游地区的羌族,系秦汉及其以后时期从甘清河湟一带地区迁徙而来的羌人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而成,发展而来,绵传至今。主要聚居在今阿坝州汶川、茂县、理县、黑水、松潘及绵阳市的北川、平武、安出等部分地区,以及陕西宁强、风县、略阳,贵州省的石阡、铜仁地区。现有人口3O万人。
羌族自称“日玛”或“尔玛”“尔麦”。属同一名称在不同地区的语音变化。“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羌语属藏缅语系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行于茂县的凤仪、土门,汶川县威州、绵虒和理县的通化、薛城等地,北部方言行于茂县沙坝、较场、赤不苏,黑水部分地区和松潘县镇江关,热务区及绵阳市北川等地。羌语各方言内又有若干土语,甚至相邻的村寨间语言差异也较为明显,故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腔”之说。交通沿线和接近汉、藏区的羌民,一般会同时使用汉语或藏语,故服饰也有较大差别。由于历史的原因,羌族文字相继失传。羌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释比(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成为羌文化的主要传承者,释比文化成为羌文化的核心文化。
羌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其最高神灵是天神“阿爸木比”。普遍以白石崇拜为象征,供奉于房屋的最高处。同时以羊头为吉祥物。
羌历
羌族历法起源于羌人对天体运行及四季寒暑交替等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古代羌人以日、月、星、辰等计数,逢十进一,万物起一。明代羌历已经是一种十分精准的历法,不仅推演岁时准确无误,而且还能非常准确推算出日蚀、月蚀,做到“毫厘不差”。由于生存内在需求与外在因素干预的共同作用,大约从乾隆年间开始,羌人将羌年节从羌历十月初一(冬至)改为农历十月初一,将羌族十月历置换为农历十二月历。
在羌区各类志书中,关于羌族历法的记述虽然分散,但内容颇多。《茂汶羌族自治县志·社会风土》记载:“羌历年,羌语称为‘日美吉,意为羌人节庆日,为羌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十月一日举行”。《理县志》载:“十月初一,有的叫‘牛王会‘山王会,也是羌族的节日。1950年前,农民要去祭山王,汉藏地区农村要去祭牛王”。《汶川县志》云:“羌历年是羌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每年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三至五天,有的村寨还要过十月初十。羌历年在建国后集体活动终止,羌人在家里庆祝。八十年代后逐步恢复”。
大量的田野调查也有不少关于羌人历法的资料。据胡鉴民《羌民的经济活动形式》记载:“羌民的年节在夏历十月一日,正值秋收完成之际”。各寨风俗又有所区别:其中,理番三齐十八寨羌民“每逢十月一日过年那天,在房顶上白石前燃柏枝敬神”;理番县属新番旧番二十余寨“农事完毕,年节来临,杀猪献神”;汶川县上水里“九月底即由每寨会首买办黑羊一只,酒一坛,预定一公共地点,三十日晚请端公整夜做法事”;理番中三枯“每逢十月一日,每家都在房顶上向白石神献鸡还原”;理番属上三里与后二枯居民在十月一日“节期前几天,即预备麦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研究机构在大量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汶川县雁门乡社会调查报告》《理县通化乡社会调查报告》等文本,其中也涉及关于羌族历法的不少资料。《雁门调查报告》指出:“农历十月初一即为年节,以前这称为‘小年,以别于与汉族相同的‘春节”。《理县调查报告》说:每年十月初一日,当地都要举行隆重的祈祷活动,并宰羊、杀鸡,“这天全寨的耕牛都要休息一天”。1954年西南民族学院《羌族概况》:“农历九月二十八或十月初一过‘小年。到时吃咂酒,用面作各式各样的小牛、小羊、小鸡、小马、小狗、麻雀、鞍子、圆圈、三叉形、半圆形……用以敬神。两天不劳动”。英人托马斯在1920年前形成的《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也指出:羌人“一年之中有三个主要节日,一个是汉历十月的第一天”;“一个节日在汉历的二月二日到来,一个在汉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
羌族释比经典也有大量关于羌族历法的信息,例如《安家神》:“十月之时敬神时,刀头再加猪油饼,神要先吃再凡人。三十初一是过年,先没敬神不敢吃,神要先吃再凡人,神要先喝再凡人”。汶川雁门释比经典《木吉卓》:“九月三十吉祥日,羌人普谢天神恩。屈指吉期将临近,家家户户忙不迭”。《木姐珠与斗安珠》:“每逢十月初一日,还愿敬神敬祖先。羌人家园大发展,一家烟火发百家,百家烟火传万代”。《还愿》:“十月初一来到了,凡民请敬天神时”。《热慈》:“十月到了干什么,十月庄稼收割毕,村村寨寨还大愿”。《凿》:“十月初一是羌年,村村寨寨还大愿。村村庙宇刷白泥,换上新装好过年”。
据释比经典和羌人的族群记忆,羌族过去有一种叫“铁板算”的古历,为羌族释比之祖师阿爸锡拉所创。阿爸锡拉通过一种叫“壁洞”的天象仪,测占一年为365天多,并把一年分作10个月,每月36天。余下5天多,作为一年祭祀过节之用。又据《茂汶羌族自治县志》记载:“相传,羌历最早为平阳历。古羌人以羊骨卜推历时计羌年,一年分为10个月。以后,遂改为一年12个月的农历”。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蜀中边防记》中有一条非常珍贵的关于羌族历法的资料,它是目前我们检索到的关于羌族历法最明确、最具体,也是最早、最具权威的记载。该书引《四夷风俗考》云:维州诸羌“岁时不用官历,知岁时者为端公,如辰年则画十二龙,或卧或行,因形而推之,它像亦然”。并说,以此“推算日月蚀及甲子建除,毫厘不差。大率以十月为一岁”。
羌年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年,是羌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美吉”“日麦节”,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是羌族人民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最为隆重的节日。就跟汉族人民过春节一样,贴春联、挂灯笼、系羌红;晒太阳、品美食、祈幸福;燃篝火、跳莎朗、还大愿;喝咂酒、烤全羊、跳锅庄。羌年已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年也是羌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羌族的宗教仪式执行者羌语称作“释比”“许”等,是不脱离生产的专门从事祭祀活动的人,是羌族人民的精神领袖。释比只限于男性担任,在羌族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诸如祭山、还愿、治病、驱鬼、安神、除秽、招魂、消灾,以及对死人的卜地、安葬和超度,婚嫁时的择期、敬神和祝福等活动均由其主持。因羌族无文字,在羌年中,释比所诵经文内容非常丰富,大都与羌人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民族关系等密切相关。
羌年节举行庆典,按民间习俗,过羌历年时要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寨神,整个活动仪式由释比主持。祭祀活动是从羊皮鼓开始的,而举着法杖的释比朗诵着反映羌族历史和生产生活习俗的经文。随后,祭祀队伍来到祭祀塔前,祭祀塔上的白石神即为天神木比塔。释比用白石取火点燃柏树枝,青烟一缕直上蓝天,一直到天庭,将丰收的喜悦告诉天神。然后人们抬着专门从寨子里选出的体壮肥美的神羊,敬献给天神。紧接着羌族汉子手拿柏杖猛吼从羌寨的各个角落出场,进行扫寨仪式。
最后在释比的带领下,人们抬着神羊,走向山寨转寨祈福。新年之夜,每户人家的一家之主都要参与祭拜仪式,献祭品和供品。羌年充分体现了羌族自然崇拜、先祖崇拜的感恩情怀,并把人们的劳动结果自觉的归因于天地的恩赐和先祖的恩德,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祭祀活动后,人们喝着咂酒,唱起了歌,跳起了莎朗舞,表达着节日的喜悦,也传承着先祖的记忆。
羌历年一般为3-5天,有的羌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咂酒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整个活动仪式由许(巫师)、释比、苏布士(汉语称“端公”,下同)主持。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过羌年,也是羌人还愿敬神的日子,期间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主要仪式有祭山神、树神、羊神、白石神;还要祭祖,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全家消灾免祸,和睦平安。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宴请亲朋,吃大块肉,喝大碗酒,少则两桌三桌,一天两天,多的七八桌,狂啖豪饮三五日。青年人相聚跳锅庄,或相邀进山狩猎,不亦乐乎。
相传,羌历年起源于秦汉以前。据羌族民间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记载:天神木比塔的小女儿木姐珠执意下凡与羌族青年斗安珠成亲。临行时,她的父母陪奁了树种、粮种、牲畜。她来到人间与斗安珠辛勤劳作,农牧业年年丰收。这时,她怀念天上父母的恩泽,就把丰收的硕果、粮食、牲畜摆在原野,向天祈祷。木姐珠祭天的这天,正是羌历的十月初一。从此,她们的子孙后代就把每年的十月初一定为了新年节。这一习俗,羌族人民沿袭至今。
羌历年这天,羌民聚在家里用桥面、麦面制做各种形状的小牛、小马、小猪、圆饼(太阳)、半圆饼(月亮)等各式各样的馍馍为贡果、贡品,祭祀天神、白石神和祖先。祭毕,全寨人不分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围着篝火跳锅庄、举行歌舞盛会,欢庆丰收。
羌年期间,羌乡村寨热闹非凡,旅游在羌乡村寨,你会陶醉得乐不思蜀。白天,那多姿多彩的羌族歌舞,会令你目不暇接;夜里,羌笛声、山歌传情,一群群黝黑健美的羌族少男少女们在寨门前跳锅庄,通宵达旦。
祭祀活动
在羌族人的传统生活中,一年有许多祭祀活动,可以从中看出道教对其的影响。1986年后保留下来的主要祭祀活动有:腊月三十早晨,要到祖坟上请祖先过年,烧纸、点香、敬酒、供饭,称之为‘送年饭。正月初一的凌晨,各家要上香,祭祀天帝木比塔,家长面对风谷机跪下,一边烧纸,一边用羌语极为诚恳地祈祷:“伟大的天帝木比塔,旧的一年过去了,在您无比神力的庇护下,全家平安地度过了一年,向您致敬,献上祭品请您领受,希望在新的一年还得到您的保佑。”羌族人把太阳和月亮看作两姊妹,太阳大姐胆子小,不在晚上出来,白天出来又怕羞,于是天帝就送给她一包针,谁看她就刺谁的眼睛。其他还有山王会、山神会、祭山会等祭祀活动。在重大节日和一些大型的旅游接待活动中,要举行大型祭山会活动。
2015年的羌年庆典活动在汶川举行。阿坝州的州长、汶川县的县长出席庆典仪式并讲话外,还邀请了中国作协领导、著名作家、诗人、艺术家们在汶川庆羌年过羌年,犹见去年的羌年庆典非常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