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与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共享融合建设研究
2016-02-18尹燕
尹燕
关键词:地方文献;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
摘要:文章以地方文献的概念及特点为索引,阐述其与高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之间的建设模式,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具体方案。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022-02
地方文献是在地方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地方文化为基石记录当地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涵括了各项领域,是一块生动、具体而全面的“活化石”,是特定区域社会历史沿革的凭证和原始记录。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在各界高度重视的前提条件下,地方文献作为一种文化性资源已在图书馆的工作领域内得到了不断的融合与加工,为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文献的建设提供了信息化状态下的衔接与整合。
1地方文献的特征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依赖地方文化而衍生的地方文献内容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地域性特征。地方文献具有时空特点,因而也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反映了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人文风貌、历史文化变迁等,不同地域的地方文献都呈现出不同的唯一性特点。②时代性特征。地方文献在历史、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积累和沉淀是不同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固化”产物。在时代的演变和推进中,地方文献以“活化石”的形象,推演出不同的时代印记和标志性特征。③内涵性特征。地方文献是一个大家族,是各种类型、多种形式的知识聚合体,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性学科内容,展现了其知识的凝聚性力量。
2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建设意义分析
地方文献犹如一个知识宝典,在记载了某一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尤为宝贵的知识财富,为人们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奠定了基础。在时代的发展下,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下,图书馆地方文献呈现出其特有的重要意义。
2.1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数据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下,在创新的理念环境下,在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正在更新和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累积的地方文献资源进行资源对接与融合,地方文献在高校的教学研究领域可以被广泛地拓展和应用。
2.2为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不同地域特征的地方文献包含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资料和依据,人们可以使用现代化手段对图书馆地方文献进行搜索,从而获取相关参考资料,进行信息交流和互通。
2.3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意义
地方文献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查找和引用,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弘扬当地的经济文化,有助于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政治战略调整,推动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融合性建设的问题剖析
3.1地方文献资源收藏呈混乱、零散状
尽管地方文献的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得到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关注,也在一些相应制度的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地方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地方文献与地方区域发展出现了脱节,其收藏的形式和内容都不足以应对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同时,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公共图书馆经费拮据等,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滞后,显得混乱而零散。
3.2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资源片面化
在地方文献的区域性文化宝库中,古往今来的政、史、经、文资源都应包含。但是,部分图书馆在收藏资源时,有古典热、现当代冷的倾向,并且重社会科学而轻自然科学,这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规划不相符。古代和现当代的地方文献资源都显现了不同地域的时代发展特征,片面炫耀古籍收藏而不关注现当代文献收藏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自然科学文献中涵盖的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技术及成果与不同区域的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任何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割裂的做法,都会降低地方文献的完整性,会阻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3.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缺乏统筹规划
我国在图书馆与地方文献的资源融合方面,还欠缺统筹规划和目标协调,在构建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的模式时缺乏统一认知。地方文献由于宽泛性的特征,具有不同的载体与版本,因此仅仅依赖出版的书目编排来进行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全面的。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未与地方建立协作关系,使公共图书馆体系缺失了高校图书馆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3.4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信息检索系统迟滞
在网络信息发展的新时期下,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水平呈现滞后的状态。同时,由于地方文献资源庞大、散乱而缺乏系统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难以推进。这两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与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与融合,使其无法对外在的政府、单位或部门提供优化服务,无法借助于先进、便捷的服务性检索化手段为地方提供专业化的资源信息服务,影响了地方文献使用价值的发挥,制约了社会的共同进步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4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融合建设路径
4.1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与社会相融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
地方文献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展现的是当地的历史形成与社会发展形态的不同层面。因而在这一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图书馆必然要与当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联系与沟通,以取得地方各政府部门的支持与理解。同时,图书馆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与档案馆、博物馆之间的互通与合作,在资源优势互补的前提下,统筹规划,组建与社会相融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4.2从专业性的文献收藏工作转为社会性的征集文献工作
传统的地方文献收藏工作都是由专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独自承担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进行社会性的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应通过传统与新型网络相结合的征集渠道。endprint
4.2.1传统的征集渠道。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与互通是前提,要在加强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的横向联系的基础上,以截流的方式搜集地方文献。此外,还可以建立“呈缴本”制度,规定本地域的各类出版物都必须向图书馆呈缴规定数量的样本,供图书馆收藏。
4.2.2新型网络地方文献征集渠道。新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也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和路径。由于网络环境容量大、信息传递迅速、无时空地域限制,因此不同地域的地方网络信息以轰炸的状态,以海量的大数据资源,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提供了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网络地方文献资源。
4.3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与当地文化的深度结合与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是在地方文化的沃土上衍生、发展出来的,它在为社会进行系统性服务功能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深化其自身的理论研究和文化研究,以动态、整合的姿态进行地方文献深度的开发和利用。伴随着时间的动态流逝进程和地域划分的不同规划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要进行同步的动态调整,进行再一次的重组和加工,使地方文献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同步。
4.4构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资源服务体系
在网络信息的指引下,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合作已是时代所趋、民心所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模式化建构已经提上了地方各部门的议事日程,构建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因而,利用信息数字化体系开发出具有馆藏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是达到资源共享与融合的最佳路径。
4.4.1开发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由于地方文献类型多样化、存储方式多元化,因此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网络电子系统下的目录式引擎,以实现目录搜索引擎下的链接与共享。
4.4.2开发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主题数据库。由于网络时代下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网络必须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化的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要以不同的个性主题为突出点,进行即时、全方位的服务对接。
4.4.3开发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传统的书面和纸质资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为大众服务成为可能,所有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体验下载、阅读等服务。
4.5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
过去,图书馆人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不足,认为公共图书馆仅仅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借阅服务的公益性单位,而没有意识到其还具有对外的信息化服务功能,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因此,我们要加快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一批热爱文献管理工作、熟知计算机操作技术、服务技能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为需求用户提供及时、便捷、全程的信息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付玉生.区域性“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构建的实例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2).
[2]王以俭.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2).
[3]何琳,吴浪.我国区域性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0(24).
[4]齐晓惠.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0(4).
[5]尹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漫谈[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3).
[6]王以俭.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之管见[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3).
[7]张丽玲.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8).
[8]基香.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体会与构想[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0(3).
(编校:崔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