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的财会人员转型发展探讨

2016-02-18王延昌

中国总会计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转型发展互联网+

王延昌

摘要:“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财会人员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冲击,必须进行重新定位,在工作职能、综合素质和思想观念上积极转型,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从而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个人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 财会人员 转型发展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并指出要把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企业相结合,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在信息经济全面发展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在“互联网+”下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冲击。近年来,中石化财务工作与“互联网+”的融合一直走在行业前列,ERP系统、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等不断得到深化应用,中石化层面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逐渐成熟,财会人员既从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转型发展的新挑战。在“互联网+”下企业财会人员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如何实现自身转型发展?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一、“互联网+”下财会人员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时代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联网管理、在线受理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管理模式成为财务管理的新手段,会计信息处理更实时、集中、规范、高效、便捷。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中石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05年,中国石化通过推进ERP系统成功上线,搭建了人、财、物集约高效管理的平台,也为中国石化带来了精益化、标准化的管理理念,促进了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2009年,中国石化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上线,对于中国石化统筹运作内部资金、提升竞争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中国石化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上线,为中石化建立了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和信息化体系,有效提升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2015年,中国石化进一步扩大了财务共享服务试点,一个总部集中管控、内部市场化运营、高效率、低成本的财务共享服务运营模式正在形成。这些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和深化应用,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加快转型步伐,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二)“互联网+”下财务职能的转换要求财会人员必须转型

以往的财务管理,重实物管理、轻价值管理;重生产成本管理、轻资金成本管理;重事后分析、轻事前预防等,导致财务管理事前预算不力,事中跟踪指导不够,事后分析不到位,成本核算粗放,成本控制不严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融合的辅助下,企业通过加快推进“互联网+”,构建涵盖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战略规划、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控制和绩效管理等较为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会计核算正向价值管理转型,财务职能正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在“互联网+”下,一些重复度高、工作量大、与决策相关性较低的工作被集中起来,有效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财会人员应将工作重心转到决策支持等价值管理上来,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预测、控制、分析、监督等功能,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为企业创造价值、加强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三)“互联网+”下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财会人员必须转型

“互联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工业化、智能化的融合,并推动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体制创新,促进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简化、优化及标准的统一,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可以说,“互联网+”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近年来,中国石化正加快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从加油卡到微信支付,从便利店到O2O送货上门,从单一的油品销售到销售医药、保险、生鲜,提供汽服、快递服务,企业经营活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财会人员只有在两化融合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强生产经营预算、分析、管控、资本投资项目和资产运作效率等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实施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支持。财会人员要适应“互联网+”转型发展的要求,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互联网+”下财会人员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支付宝已经把银行逼入了创新变革的死角,微信使传统通信行业坐收利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淘宝、天猫等使各大商场不得不转变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对企业财务工作来讲,财务共享的实施,将使财务管理效率大幅提高,财会人员逐步减少将成为大趋势,如何转型发展成为每一个财会人员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当前,财会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转型发展的准备,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一)做好“三个融合”,实现财务职能转型

中国石化要求财会人员要积极转变职能,要“当好战略的执行者、企业的管家、发展的银行和领导的参谋”,这对财会人员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而明确的要求。

(1)要将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相融合。实现转型后,财会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不再是生产经营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而是从价值角度对生产经营业务进行事前预测和分析,因此,财会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生产经营决策,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使企业的决策管理工作落实到生产经营业务层面。财会人员在做好日常财务工作的同时,还要主动参加企业各类生产经营会议,及时掌握生产经营动态,在对生产经营业务实施管控的同时,为生产经营部门搞好服务,否则,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市场变化等信息就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企业资源就不能高效配置和利用,财会人员的价值分析和监督控制职能就不能得到很好发挥。

(2)将财务管理与投资管理相融合。财会人员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计划制订和投资管理,在投资规划阶段,财会人员要分析该投资对企业收入、成本利润、EVA等指标的影响,协助优化投资方案和规模。在项目立项及设计阶段,参与重大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并提供财务专业意见。在项目实施后,跟踪分析重大项目实施效果,开展投资效益后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在资产使用维护阶段,对资产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闲置资产,协助业务部门制订并实施资产盘活方案、做好各类成本定额及维护外包定价等工作。在资产退出阶段,分析拟退出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合理安排资产退出时机,优化资产结构,协助业务部门做好资产处置。

(3)要将财务业务与生产技术相融合。“互联网+”时代,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财会人员必须逐渐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要主动了解采油工程、石油地质、炼油化工、钻井测井等各类工艺技术情况,熟悉生产管理流程,积极与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沟通互动,互相学习、互相融合,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同时,在财务共享全面实施后,财会人员既可以到共享中心从事高端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根据个人理想的需求,顺利地从财务管理行业转换到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计划统计以及审计管理等行业工作。

(二)提升“四种能力”,实现综合素质转型

“互联网+”下的财务共享服务,其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对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成为财会人员转型发展的关键。

(1)要注重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要通过深化财务转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方面来,着重关注业务方面更有附加值的活动,充分发挥财务在决策支撑、资源保障、价值创造、风险防范等作用,引领企业资源配置,带动企业管理变革,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

(2)要注重决策支撑能力的提升。财会人员要依靠“互联网+”各项技术,将财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扩展到最小的业务单元,打通自上而下的管控渠道,提升分析评价水平和效果,找出制约生产经营的瓶颈,挖掘企业管理的潜力,有效发挥对生产经营决策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3)要注重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要通过深化应用“互联网+”系统,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预测、衡量,完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风险预警、风险应对、管理报告,以及审计、税务、资金管理等手段来管理流程,并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要注重统筹协同能力的提升。通过深化应用资金集中管理、会计集中核算等财务信息系统,促使财务管理在企业信息链中的位置从幕后转向前台,从“汇总过去”转向“谋划未来”,从而发挥财务工作对规范企业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防范财务风险、提升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

(三)增强“五种意识”,实现思想观念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财会人员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应该强化五种意识。

(1)增强效率意识。高效率是“互联网+”时代的突出特点,各级财会人员要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思维模式及数据处理模式的大变革,在自身定位等方面做出调整与准备,使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分析决策,进行内部控制。要通过深化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提升管理技能,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投入到管理会计和战略支持工作之中。

(2)增强学习意识。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和互联互通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大趋势,财务管理软件不断更新升级,财会人员要增强学习意识,主动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时俱进,提高业务能力,练就过硬本领,以适应财务管理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

(3)增强责任意识。财会人员要把本职工作纳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全局中来谋划和运作,不仅要立足本职当好财务管家,确保经济活动中的资金安全,而且要为企业经营管理出谋划策,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4)强化规范意识。财会人员在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合同查验、单据审核、资金流转、报表统计、财务档案管理等工作时,要做到信息真实、流程清楚、程序规范、手续齐全、资料完整,坚决杜绝假资料、假信息、假账目等违纪违规现象的出现。

(5)增强服务意识。“互联网+”时代,财会人员要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把财务工作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变事后算账为超前预算和过程控制,把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融入到财务管理系统中来,加工形成财务分析报告,支持经营决策。要积极参与经济运行过程监督,帮助指导服务对象加强财务管理、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为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绩效提供财务支撑。

三、结语

总之,“互联网+”下财会人员的转型发展,既关系到财会人员自身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企业财会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需要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企业要为财会人员转型发展搭建平台,并统筹安排,才能有效发挥财务职能和作用,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转型发展互联网+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财会人员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