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P对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影响

2016-02-18

中国总会计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成员国出口影响

新谈判后的TPP将是GDP总量占全球40%、人口总量占12%、贸易额占约1/3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影响不可小觑。

一、TPP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量化估计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认为,到2025年,TPP每年可能给全球带来2950亿美元的益处。而当2025年TPP得以完全实施时,中国出口可能因此每年减少1000亿美元。因此,中国所面临的贸易分流只会是其加入TPP的潜在收益的十分之一,即未来10年国民收入降低0.5%。它的结论是,不能加入TPP对于中国来说算不上一个重大的实际损失,更多的是错失了一个改革发展的良机。

美国布兰戴斯大学教授、亚太经合组织(APEC)研究中心前主席佩特睿(Peter Petri)团队的测算认为,12国版本的TPP将为美国带来每年77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相当于其GDP的0.4%;日本的绝对收益更高,达1050亿美元;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收益占比GDP最高,分别为10%和6%。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的收入损失最大,但是由于经济体量较大,只相当于GDP的0.2%。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肖明智日前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了关于TPP影响的量化分析的文章,文章在“大TPP”的其他15个潜在成员国达成了TPP协定,但中国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加入TPP,或者在其他15国达成TPP协定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我们前面假设的四年过渡期内)不加入TPP的假设下计算了相关影响,结果是:如果中国不加入TPP,对中国而言其机会成本是2.2%的GDP。换句话说,与中国加入(“大TPP”)的情景相比,如果中国不加入(TPP-15),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假设TPP的过渡期为四年,则在该阶段内的年均机会成本略超过0.5% 的GDP。如果中国不加入,对其他一些国家来说也会导致机会成本的失去。比如,韩国、日本等与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也将承受相当于1.5%的GDP和0.6%的GDP的机会成本。而欧盟、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则会由于中国不加入而受益。

二、TPP对中国不同行业的影响

从中国的产业布局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一旦TPP生效,中国的产业将承受重大压力。具体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如下。

(一)对制造业的影响

TPP对中国的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一旦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达成TPP协议,其内部的贸易成本将降低,如果中国未能加入TPP,则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挤占中国的出口市场。如果TPP成员国继续扩大,这种情况将恶化。中国中低端出口企业由于技术落后、成本较高,将直接面对来自TPP成员国的不平等竞争,进而造成破产、失业等社会问题。

二是TPP一些特殊规则将极大限制中国的利益。例如,TPP使用原产地累积规则以鼓励成员国家的公司在TPP成员范围内获取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而不是从非TPP成员获取。而中国恰是世界上最大的零部件生产国,这使得中国将在与越南等国的制造业竞争中处于下风,因为越南作为TPP成员国将对美国和其他成员国拥有更大的零关税准入权。

三是TPP一些较高的标准将阻碍中国企业的出口。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生产、安全标准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加大差距,较高的标准势必要求企业提升相关技术和加大投入,从而提高中国企业的成本,使得中国企业在相关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是诸如环境、专利权、劳工条件等方面的标准也对中国制造业构成挑战。我国的制造业尚处于中低端,在环境、专利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因素将对我们的制造业企业构成不小的困难和挑战。

(二)对金融服务的影响

TPP金融原则远超过中国“加入世贸”时的市场准入承诺,其有利于推动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但消极影响更为严重。

在美国“否定列表”下,中国任何新的服务部门都将面临来自美国的竞争压力,而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将给中国监管带来难题,难以保证国内和国外的金融机构享受同等待遇。面对外国金融机构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中国金融业处境会更加不利。

(三)对农业的影响

TPP最终目标是取消农产品关税,实现农产品市场自由化,并在卫生检疫等方面执行高标准。这有利于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环境,扩大海外市场份额,但更为严格的标准对中国劳动密集型、粗放经营的农业构成挑战。

由于当前各国对农业部门的贸易保护程度普遍较高,一旦TPP成员之间最终实现了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而对外继续保持较高的贸易壁垒,中国多数农业部门的生产和出口将受到较为明显的冲击,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水稻、肉类和糖。

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伯伟表示,在加入各类亚洲区域性FTA方案(包括中日韩FTA、“10+3”、“10+5”、RCEP)的情形下,这些部门的出口将实现大幅增长,产量增加也较为显著。其他农业部门,比如蔬菜水果、动物油脂、渔产品、饮料烟草、加工食品的生产和出口,在不加入TPP的情况下,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四)对医药和互联网行业的影响

TPP推行迄今为止最为严格的保护政策,涵盖领域包括商标使用、地理标识、网络域名、版权保护、专利保护等,焦点集中在药品专利和互联网版权两个问题。

美国主张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要求各国政府对仿制药品实行专利联动政策,这将妨碍参与国国内仿制药生产的扩大,阻碍包括本土生产的仿制药在内的所有仿制药的引用,从而导致药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互联网版权则将缓存副本纳入版权保护、互联网服务商承担盗版责任等规定,将极大限制公众获取互联网资源的渠道。此外,对专利的过度保护有损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五)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从短期看,12个成员国对中国汽车国际贸易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会造成一些冲击。

海关以及相关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1829亿美元,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1003亿美元,出口826亿美元。与纺织服装、鞋子、玩具等劳动密集产品情况明显不同,中国汽车贸易实现逆差,而且以内需市场为主。2014年,中国汽车产量是2372.3万辆,而出口量为94.8万辆,占国内汽车产量不足5%,其中对伊朗、阿尔及利亚、俄罗斯等15个国家的出口占到68%,对伊朗出口量达到11.4万辆。在TPP协议12个成员国中,仅有智利、越南和秘鲁挤入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国前15名中,中国汽车2014年对这三个国家出口量相加仅10.5万辆。

因此,中国汽车以内需驱动为主,整车出口贸易量较小且主力市场一直波动性较大,即使智利、越南和秘鲁等国家转向从美国和日本零关税进口汽车,对中国整车出口影响也有限。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表现明显好于整车,2014年汽车整车出口138亿美元,而零部件出口则高达688亿美元。

一旦TPP实施零税率,部分车企可能将轮胎等生产线往东南亚转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TPP造成的冲击。

(六)对纺织业的影响

在TPP各项规定中,一旦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开始实行零关税,就意味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全球几大纺织服装采购国(也是中国主要的出口目的国),将加大从TPP成员国的采购份额,这势必将影响中国的出口份额。甚至有企业预言,随着TPP的落实,国内大批纺织服装加工厂将面临关闭。

越南、马来西亚这些TPP成员国的纺织服装业都在快速发展,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升级步伐都很快,甚至有个别外商投资的工厂设备,比国内泉州等地的企业设备更为先进。

但TPP对中国服装、纺织业的冲击不会马上显现,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TPP协议正式达成,对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订单向TPP成员国中产品结构类似我国的相关国家转移,比如越南、墨西哥。

但由于墨西哥已经与美、日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因此其产业转移较不明显。越南由于目前出口规模相对我国总额尚小,TPP协议达成带来的产业转移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影响暂时较为有限。

(七)对电子行业的影响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副秘书长周南认为,TPP国家(形成自贸区)对中国家电业影响较小,这些国家的家电都主要在中国生产。唯一对面板业有点影响,但我们已经在推动中韩自贸区,未来零关税也是大趋势。保护都是暂时的,对民族工业进行保护,但肯定不能长久。现在面板马上更新换代,LG已经在主推OLED了,所以说TPP对家电的影响就更微乎其微了。

三、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TPP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正视,但对不同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而需要区别对待。

(一)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1)TPP协议一旦达成,将对中国国企的海外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接近零关税政策对中国国有企业几乎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相比美国、日本出口相似度较高的国企将会产生巨大影响。TPP具有明显的排外特征,一旦达成,中国将面临比现有纠纷更大规模的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摩擦。在诸多国企处于新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需仔细评估TPP可能带来的后续影响。

以美国为例,美国平均关税仅为3.9%,但涉及服装、纺织、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等与中国出口密切相关的领域,关税水平为10%。奥巴马政府出台《国家出口振兴计划》后,加大了对类似中国这样的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后来又出台《1930年关税法修订案》,为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诉讼提供执法依据。紧接着,美国先后对中国不锈钢水槽、光伏产业、油井管等征收重税。

(2)新的劳工和环保标准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控制乃至企业社会责任提出更高要求。TPP所涵盖的劳工和环保新标准很可能深刻影响国际舆论和经济伦理,使美国进一步占据道德制高点和舆论话语权,这将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管理和社会责任形象带来更大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问题成为西方媒体集中攻击的焦点,相关纠纷不断。比如,中铝秘鲁铜矿接连发生抗议游行和暴力袭击事件。秘鲁一旦接受新标准,当地民众反中国企业行动会升级为带有法律依据的政府干预行为。类似2012年印尼政府限制铝矿石出口的政府干预行为很有可能在秘鲁重演,这将给国企收益带来一定的意外波动,导致国企未来投资和运营成本显著上升。中铝2012年全年巨额亏损即是这种风险的显现。

(3)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全新条款,涉及取消国有企业补贴、取消国有企业“走出去”的特惠融资措施、保护外国私营企业经济活动、撤销政府采购的优惠偏好、国有企业的投资及贸易地位等内容。

针对中国国企的反补贴与反倾销贸易纠纷一直不断,但仍在WTO普遍贸易规则内,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为中国国有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但TPP完全不同。自2011年以来,美国不断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试图限制国有企业利用政府优惠待遇及补贴战胜私营企业的能力,目标剑指中国国有企业。很显然,TPP长期目标将是限制中国已具全球规模并在局部地区挑战美国的国企巨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开说,要“确保在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竞争的领域有相应的规则,来保证我们贸易协定的目标和利益不致受到竞争所在国政府补贴的损害”。

(4)基于对投资与贸易游戏规则的认知,中国国有企业在非关税壁垒领域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ISD(投资者与国家诉讼制度)条款对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了新的诉讼依据,并给予了企业更大的权利。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负责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会计事务所进行起诉。此案表面上看是中国公司的财务欺诈,但本质则是中国财会审计制度与美国法律的冲突。TPP成员国将对包括财会资格证书在内的诸多专业资格证书统一,这给未来中国国企的项目审计与国际接轨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此外,ISD条款要求,当投资受到东道国侵害时,可对东道国政府提起诉讼。这对于协议内国家,特别是类似日本这样的对外投资居多、国内外企偏少的国家而言获益更多,但对在美国的中国国企将带来不平等的诉讼权利以及额外的诉讼成本。

(二)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影响

TPP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影响也寻找差异。

(1)一些对TPP成员国外贸依赖度较高的中低端制造企业可能遭遇巨大压力。TPP生效之后,相关关税的削减和技术标准的提高,将使得以低成本、低价格为主要策略的企业失去国际竞争力,进而丧失市场。

(2)一些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可能通过TPP造成的局面加快整合。TPP会对一些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造成经营压力甚至倒闭,一些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可以乘机进行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合。

猜你喜欢

成员国出口影响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条件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