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

2016-02-18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养殖池养殖区尾水

江 山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

江 山

2013年阜宁县林牧渔业局水产站在承担的“江苏省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中创造性的将鱼池和蟹池相互结合布置,实现鱼、蟹养殖池内水体的循环使用。在养殖过程中,在鱼池中进行吃食鱼的高密度养殖,投喂大量的商品鱼饲料,池内的残饵、粪便及理化指标较高的养鱼水流入扣蟹养殖池中,一小部分作为扣蟹的饵料,大部分作为肥料,为水草生长提供营养盐;在扣蟹养殖池内,养鱼的废水在水草等植物的作用下,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得到净化,同时水草生长茂盛,茂盛的水草是河蟹的好饲料和栖息场所。经过蟹池净化后的水,通过水泵不断地抽向人工湿地再次净化,然后流回鱼池,从而使鱼和蟹均能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鱼吃食旺盛,生长速度比传统池塘养殖快很多,且养殖过程中无需向外界系统排水,减轻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养鱼高产和扣蟹丰收的良好统一。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系统概况

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为阜宁县罗桥镇天天健养殖场,该项目实施循环水养殖的池塘总面积为150亩。其中鱼类养殖区30亩,以养殖黄金鲫、鳜鱼等为主,以养殖四大家鱼等常规鱼为辅;蟹类养殖区90亩,以养殖虾蟹为主,混养常规鱼类;净水汇集区4亩;生物净化区20亩,以种植水生经济植物、投放贝类为主;尾水汇集区6亩,投放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

2.鱼、蟹池结合布置循环水养殖技术

2.1 构建循环系统

依据水域生态学原理,对老鱼池进行改造,构建生态高效、循环低耗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见图1)。该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人工湿地(包括尾水汇集区、生物净化区、净水汇集区)、鱼类养殖区和蟹类养殖区,各区通过管道相连,采用一次动力提水、依次顺流的方法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全人工控制的整体。

图1 养殖区循环流程图

图2 鱼类养殖区鱼池结构

2.2 养鱼池及水槽建设

养鱼池及水槽建设 长方形养鱼池长31m、宽12.5m,将长边分成三段即推流段、养鱼段和回收段,推流段长6m、宽12.5m,安装6台1.1kW的养鱼气推增氧设备,保持养鱼段高溶氧状态;养鱼段长20m、宽12.5m,用砖混分成左右两个流水水槽(水槽长20m、宽6.0m)。在养鱼水槽底部设置微孔增氧管,在应急时进行充氧使用;回收段长5m、宽12.5m,放置吸污泵,吸收鱼的粪便残饵。在推流段的上游通过管道及水泵与上游净水汇集区相连,将净化后的水进入养鱼池。回收段与下游的扣蟹养殖池通过多根直径200毫米的水管并行放置,将养殖池的废水流入扣蟹池进行净化。养殖池深1.8m(其中回收段2.1m),养鱼水槽面积240m2。每个池塘具有独立的进排水功能。通过进排水管上与湿地集水区相连、下与扣蟹养殖池和尾水汇集区相连,使从该区域排出的水通过PVC管道可以直接排入尾水聚集区,也可以进入扣蟹养殖池塘。根据用水量的需要灵活控制。

图3 蟹类养殖区蟹池结构

2.3 扣蟹养殖池建设

池塘深1m,正常水位0.8m,面积20亩。隔堤东西向,朝南阳面为食台,朝北阴面为脱壳栖息区。阴面种植伊乐藻、水花生等水草植物,水草的覆盖面积90%以上。阳面不种草,使食台清洁,可观察蟹摄食情况。

回收段与扣蟹池、扣蟹池与扣蟹池之间用多根直径200mm的水管并行放置,使水体循环呈微流水状态。进排管处用网隔开,防止蟹苗在池与池之间串动。扣蟹池内每隔3m×4m设置一个微孔增氧充气管,使水体保持充足的溶解氧。

2.4 营造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占池塘总水面积的20%左右,面积30亩。排出养殖尾水通过动力抽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该系统的高点,比鱼池高出1.5m,形成自流状态。

(1)建立尾水汇集区用于整个项目区养殖尾水的收集,深2.5m,在其中投放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亩放鱼种150 kg左右。用于吸收浮游生物,起到变废为宝、化害为益的作用。养殖尾水在该区域得到初步净化。

(2)建立生物净化区水深0.5~1.5m,构成梯度,形成以表面流为主的兼有垂直流和潜流的人工湿地。选种伊乐藻和香蒲为主的维管束植物,种植面积分别占湿地面积的40%和30%,并搭种少量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搭种水草占湿地面积的20%。同时放养适量螺蛳,以增强水质净化作用。由于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及营养盐类,且NO2--N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已显著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及饵料资源,在该区放养少量鳜鱼。

(3)建立净水汇集区池深4m的净水汇集区可以通过管道来调节取水部位,给鱼类养殖区提供良好的水质和较适宜的水温(如春季、秋季的取水口可以移至水体的表层,以增加水温;夏季的取水口可以移至水体的中层,降低池水水温)。

2.5 循环系统运行管理 各池塘、各区域进、排水口分设在池塘两头。在每个池塘另一头设排水管,并建设一个窖井,各区域排水管通过窖井相连通,池塘里的尾水通过PVC管进入窖井;任何一个池塘的水都可以通过PVC管道单独排入尾水聚集区,也可以与其他池塘一起排入尾水聚集区。调节进水管出水口的上下位置,利用进出水口的高低压强差,可控制进水量。通过净水汇集区的插管和尾水汇集区的水泵来调整湿地净化区的进出水量,保持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7-9月鱼类养殖池平均每15d水交换一次,蟹类养殖池平均每30d交换一次水。其他季节视水质情况作适度调整。

2.6 池塘流水养殖的放养与管理

(1)放养密度、放养规格、捕捞方法等与常规池塘养殖相同。

(2)鱼、蟹池的 管理。鱼池推流段的增氧机共6台,每3台对应一个养鱼水槽,白天正常为每个水糟开1台、夜间每个水槽2台,到养殖后期增加开增氧机的频次,应急时每个水槽3台全部开机,保证养鱼池的溶氧充足;蟹池的增氧机每晚10点至早晨6点开机,具体根据天气情况、鱼蟹的吃食活动情况进行增减。流水养殖鱼池与人工湿地的水体交换,采用3kW水泵定时向养鱼池进水,日水体交换量前期150%、后期300%以上,保持养鱼池的水质清新。

3.试验结果

(1)水域水质 循环系统建成后,分别于8、9、10月份取水样三次,监测区位分布为鱼类养殖区、蟹类养殖区、尾水汇集区和生物净化区。监测点均以各区位的出水口为采样点。结果显示:鱼类养殖区水质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而本循环系统正常运行可有效地消除养殖尾水污染,主要养殖尾水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均下降了50%以上,达到了初始设计指标要求。

(2)产品质量 8月份将集约化池塘养殖的鱼类抽样送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侧,共检测26项指标,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

(3)池塘流水养殖的收获与经济效益

据调查核算,人工湿地收获食用藕10000kg,螺蛳、河蚌10000kg,白鲢1680kg,花鲢2100kg;鱼类养殖区收获亩商品鱼产量为25188kg,亩均为872kg/亩。蟹类养殖区收获规格为150~200只/kg的扣蟹20565kg,亩产扣蟹228.5kg。整个系统水面养殖净利润793290元,亩经济效益5288.6元。

4.分析与讨论

(1)该项目经过一年来的实施,虽然一部分池塘改造用于营造湿地,净化水质,但整体效益并没有降低,甚至还高于当地平均水平。而且在营造人工湿地采取了养殖面积和湿地面积80∶20的循环模式,能够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可以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养殖区老池塘的改造,加以推广运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2)利用养鱼的肥水流入扣蟹池,使其水草生长茂盛,为扣蟹生长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同时净化后的水为养鱼池的鱼类生长提供良好的水源环境,该试验为一种创新的生态养殖模式。

(3)项目区总计配备动力32kW,其中尾水汇集区配备4kW的水泵2台,鱼类养殖区配备1.5kW水泵3台,蟹类养殖区配备3.5kW的水泵5台,亩均配备动力0.21kW,远远低于常规养殖池塘0.5kW的水平。本系统采用一次提水、依次自流,而常规精养鱼池的进出水均需消耗动力,因此,该技术可大大降低能耗。

5.结语

从项目实践以来的结果来看,新型养殖方式结合了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优点,将主养对象集中到一个区域,具有易于管理,节省人工、饲料、药品、能耗,高产高效等优势,能够有效地收集养殖对象排泄物,降低养殖水体的污染。鉴于目前传统的粗放型水产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生态失衡状况,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联:224400,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北门街林业渔业局水产站 18912570856)

猜你喜欢

养殖池养殖区尾水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全国水产养殖“三区”划定基本完成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扩张模式研究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