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领导权建设

2016-02-18张艳霞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领导权文化产业价值观

张艳霞,寇 瑶

(西安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西安 7100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领导权建设

张艳霞,寇瑶

(西安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西安 710021)

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兴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功能,注重其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大众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其价值取向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将对文化领导权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文化领导权是以民众自觉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引导为前提和基础,从而融通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人们的行为设置目标,调控人们的行为过程.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其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民众、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的作用,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文化产业;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文化领导权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它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以全球化与信息化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文化产业直接服务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它所承载的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功能愈发重要.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5年,“十三五规划建议”再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反映了发展文化产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文化产业是利用文化资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换成经济资本这一特性而将某一文化转化为商品并获得经济利益的一种产业[1],作为一种以外在物质形式存在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发展既关系到文化强国的建设,又影响国民精神家园的塑造,社会效益的考量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必须同时并重.多元文化背景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 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1年文化产业初步兴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也逐步复苏.在此背景下,一些文化工作单位开始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娱乐业和广告业开始发展起来,然而当时文化产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党和政府对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放松管制,逐步对文化体制进行调整和转换,同时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也与日俱增,催生了一批以盈利为宗旨的文化生产单位.第二阶段是1992年到2000年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在所有制层面,允许成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到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开始加快.第三阶段是2001年到现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伴随中国加入WTO和文化体制改革深入进展,文化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逐年增长,到2012年,文化产业处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导意见,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改革调整期.目前,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内容和新业态得到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文化产业市场逐步建立,推动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文化产业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府统包统管文化,突出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被漠视,80年代中后期,营利性的文化生产活动使文化的经济效应逐步显现.90年代,文化的产业属性得到认可,初步建立起了文化市场.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随后明确提出了经营性文化单位要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在随后的十年,体制的改革和政策的优惠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却日益被忽视,功利性凸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承担着价值观的传播和塑造以及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职能.如果只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产出,忽视它所承载的道德、精神和价值观等理念,那么人们已形成的价值观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文化领导权将会受到挑战.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只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弘扬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产业在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过程中,才可以增强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有利于保障党的文化领导权及其建设.

2 文化领导权及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实现

根据葛兰西的理论,文化领导权实质上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手段,是思想和道德性质上的指导和领导,它区别于政治上强制的统治[2].可见,文化领导权是民众对于执政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自觉赞同和认可,是执政党治理的重要基础之一.一个政党的价值观和理念如果能够被大众自觉接受和认同,那么它的思想就能支配大众的行为,政策就能得到普遍贯彻.文化产业承载着意识形态功能,是处于利益多样化和文化多元碰撞时代的执政党建设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阵地.

意识形态作为抽象的内容表达,必须依托具体的物质载体传达,这一过程即是文化传播,从文化事业分离而来的文化产业就是非常重要的以外在的物质表现方式存在的精神生产活动.文化产业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体制改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了很大贡献,并正在逐步成为支柱性产业,除了经济效益外,文化产业对国人的道德和精神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文化产业的生产是将“形而上”的理念和精神转化为“形而下”的物质产品的过程,具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英国学者约翰·汤普森指出,意识形态“存在于文化产业的产品之中,这些产品供人们娱乐,人们在消费这些产品时就再现了这些产品所忠实反映的社会现实.”[3]当人们在享受着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逐步认可着它所隐含的观念和认知,当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时,党的执政理念和最高价值追求就可以得到民众的认同和自觉追随;当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时,执政党的文化领导权就会动摇,甚至威胁到政治领导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对外交流的步伐,随着物质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国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大众受到扑面而来的发达国家的繁华冲击时,先是惊讶,继而羡慕,接着怀疑直至否定自己的国家,伴随这一过程进行的是民众的思想和价值观不断被外来文化和理念渗透着.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后,民众可以光明正大地追求私人利益,为个人物质追求而努力工作,集体主义和为国奉献的精神被质疑,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不断被瓦解,但新的精神体系还没有完整建构起来,再加上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整体落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执政治国理念面临着很大的质疑和挑战.由于“基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民众世界观的改造及由此获得的民众对‘健全的常识’的‘同意’与信奉,文化领导权可以为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提供深层次的文化道德支持”,[4]所以现在亟需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加强文化领导权的建设,在多元文化中确立民众的核心价值观,使我国社会发展沿着既定目标前行.

“文化领导权的真正建立,不是统治阶级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文化操纵’过程,不能通过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方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文化的根本改变,而是一个在被领导者积极参与过程中不断获取他们的同意、认同的过程”[5].由于隐性的思想渗透较显性的强制灌输更能有效影响民众的思想,国民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也无形之中受其所蕴含思想的影响,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他们更愿意选择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而不是理论性更强的学术探讨来接受价值熏陶[6].因此,通过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巩固文化领导权是一个有效路径,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对民众的思想共识的形成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标准应该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传承,符合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理念传播,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认知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它渗透和贯穿于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每个阶段的参与者都以不同身份对文化产品和服务产生不同的思想影响.文化产业生产主体对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权衡与取舍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决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神蕴涵,而文化产业消费主体的精神追求决定了文化市场的需求.只有在生产与消费的环节把控文化产业的生产内容和发展方向,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制约与影响下,文化产业才能实现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共生与双赢.

文化产业是物质和思想的结合,物质是外壳和载体,思想和知识智力是其实质内容,唯有华丽的外壳缺乏积极的思想内容甚至充斥着萎靡之气,只能暂时取悦少数人,还会污染社会精神领域;虽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蕴涵,但缺少易于大众接受的外在形式,也难以对民众形成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如果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没有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没有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7].因此,文化产业既要迎合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又要富含科学的认知和正确的精神导向,这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基本要求,又是弘扬时代精神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更是党巩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路径.

文化产业对社会精神和道德的影响是通过民众消费文化产品与服务来实现的.近年来,人们物质层次的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由此带动了文化产业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并且形成了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消费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消费,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需求得到了满足,文化产品所蕴含的精神资源也得到了传播扩散,更多的人潜在地受到了其所消费的文化产品的价值熏陶.同时,大众的精神需求也会决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民众的积极健康高雅的文化消费理念,将会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举措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非常注重文化领导权建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获得越来越多的思想个性自由,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但是不同民族、地区之间及其内部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生活方式、审美标准、理想信念、信仰追求的差异,加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只重视创造利润的经济功能,漠视引领思想的文化功能,甚至存在追求利欲的低俗浅薄思想,缺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领导权建设尤为重要,对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和规范成为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和巩固的核心.

党的思想意志需要通过政府行为来实现,党文化领导权的掌控以及对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的管控也需要政府履行相关职能来完成.我国的文化产业是从国家包办式管理的文化事业中分离而来,因此,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正确履行对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领导权建设至关重要.文化产业发展中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和谐统一的根本前提,对文化产业可持续良好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领导权建设要落实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

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要从政府政策上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以及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文化产业基于文化与产业的双重特性,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要承担起弘扬真善美的社会责任,要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决避免为了追求利润生产低俗垃圾文化产品,坚决打击玷污社会风气而且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的文化产品.

制定政府政策性文件,明确政府支持的产业内容和发展方向.近年来,文化产业各级主管部门根据产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文化产业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内涵,保护好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环境.为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确保文化价值的延续、积累和传播,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考量应与经济利益的追求并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影响和损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产品的内容要有利于提升消费群体的积极的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政府保护和鼓励文化主体的自由创造.

整合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税收扶持政策,建立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引导机制.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创造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引导激励更多资本投入积极宣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青少年积极向上价值观和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领域.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康的文化消费市场,不断地充实改变大众的思想精神认知.

其次,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可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时效性和意识形态影响的广延性.政府监管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既不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导价值诉求,维护国家利益.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出发,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化产业的监管法律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文化相关领域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级低,缺乏上位法的统一,政府需要立足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制定统一有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与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法律准则.文化产业相关法律应对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作出强制性规范,对内容低俗、恶俗和违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制定严厉的惩戒条款,引导和促进文化产业的规范发展,形成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产业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产业市场化运行中,文化是内容,文化产品应该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通过完善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积极的文化消费环境对文化产品进行优胜劣汰,保证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的角色逐步从计划性管制调控向市场调整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转变,要合理适度使用行政手段.文化产品具有道德教化和引导舆论的功能,任何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都是允许与禁止、鼓励与惩罚并存,即使是主张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没有对本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和不加限制的文化市场准入.文化产业在依据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时,政府相关文化部门要根据法律、规章和政策对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市场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依法进行审核监督.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文化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在行业标准制定、资格认证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依靠社会中介组织创新文化产业治理模式.

最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根本上是由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人的因素决定的,文化产品既体现着生产者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又受消费者思想观念的影响.只有文化产业牢固树立为民众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才能建立和巩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价值取向.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化产品创造者的文化认知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政府应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行业人才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文化认知水平及对文化与产业关系的处理,直接决定了文化产品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认识.因此,必须加强行业人才从业资质的认证管理,在“入口”严格把控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

文化产业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和层次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提高民众的审美素养和精神素养,更多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将会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各类自然景观景区、人类发展遗址等,降低公共文化消费的门槛,不断提高民众的文化修养;加大对高雅优秀文化产品的财政支持,既鼓励更多文化企业投入资金生产,又适当降低产品价格,让更多人享受到较高层次的文化体验,提高他们的理解力、领悟力和辨别力,促进民众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总之,要以大众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基础和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生产出更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产品.

4 结 语

文化领导权是以民众自觉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引导为前提和基础,从而融通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人们的行为设置目标,调控人们的行为过程.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文化特质在于文化传播、教育益智和价值观影响,文化产业的产业特质在于追求利润,通过市场销售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其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的作用,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1]黄振宇,梁德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建设[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3):104.

HUANGZhenyu,LIANGDeyou.StudyontheConstructionoftheCollaborativeConstructionoftheSocialistCoreValuesandtheCulturalIndustry[J].JournalofJiangsu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2015,41(3):104.(inChinese)

[2]梁涛.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LIANGTao.ResearchonGramsci’sCulturalHegemonyTheory[D].Jinan:ShandongUniversity,2007.(inChinese

[3]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和现代文化[M].高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05.

JohnThompson.IdeologyandModernCulture[M].GAOXian:Transl.Nanjing:YilinPress,2005:105.

(inChinese)

[4]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1.

PANXihua.ResearchonGramsci’sCulturalHegemonyTheory[M].Beijing:SocialScienceLiteraturePress, 2012:101.(inChinese)

[5]张士海.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史论[J].云南社会科学,2010(1):37.

ZHANGShihai.StudyontheHistoryofConstructionofCCP’sCulture-Leadershipsince1949[J].Yunnan

SocialSciences,2010(1):37.(inChinese)

[6]黄振宇.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3):128.

HUANGZhenyu.StudyontheEffectivePathsto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th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bytheCulturalIndustry[J].JournalofHe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2015,40(3):128.(inChinese)

[7]谢传仓.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3):121.

XIEChuancang.OntheValue0rientationofCulturalIndustryDevelopmentinChina[J].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2015,36(3):121.(inChinese)

(责任编辑、校对白婕静)

DevelopmentofCulturalIndustryandBuildingofCulturalLeadership

ZHANG Yanxia,KOU Yao

(TeachingandResearchInstituteofPoliticalTheory,Xi’anTechnologicalUniversity,Xi’an710021,China)

Culturalindustryisanimportantpart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China.Itisanemergingindustrywhichmeetspeople'sspiritualandculturalneedsandservesideologicalfunctions.Itlaysemphasisonthesubtleinfluenceofitsthoughtsandvaluesonthemassesandontheroleofitsvalueorientationinguidingthemainstreamvaluesandshapingthecorevalues.Itwillexertagreatinfluenceonthebuildingofculturalleadership.Culturalleadershipisbasedontheguidanceofthevalues,idealsandfaithswhichareidentifiedbythemasses,thusreconcilingtheirbehaviours,settinggoalsfortheirbehaviorsandregulatingtheirbehaviors.Thepaperpointsoutthatahealthydevelopmentofculturalindustryisanimportantpathtothebuildingofculturalleadership.Onlywhenculturalindustrydevelopsundertheguidanceofthesocialistcorevalues,anddealswell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andsocialbenefits,canitplayafullroleineducatingthepublic,servingthecommunityandpromotingthesocialdevelopment,andcanitplayadominantroleinbuildingculturalleadership.

culturalindustry;valueorientation;corevalues;culturalleadership

10.16185/j.jxatu.edu.cn.2016.07.013

2015-07-12

陕西省社科基金(2015C014)

张艳霞(1980-),女,西安工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E-mail:243271686@qq.com.

中图号:G05A

1673-9965(2016)07-0592-05

猜你喜欢

领导权文化产业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论领导权结构、企业避税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论列宁、葛兰西领导权思想的比较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伊索克拉底《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领导权问题”矛盾论述出现的原因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