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找钾征途漫漫殊途同归理性“回流”
2016-02-18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记者徐骞
境外找钾征途漫漫殊途同归理性“回流”
□《中国农资》记者徐骞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钾的国家之一,可溶性钾矿资源量少,难溶性钾矿资源难以利用,钾盐储量仅占全球2%左右。钾肥自给率虽达到50%,但是未来产能增长乏力,我国用钾对外依存度依旧很高。近年来,国家鼓励钾肥行业“走出去”投资生产钾肥。到2014年底,已在海外10个国家有28个钾肥项目在不同工程阶段中运作,有的已经投产,有的在建设中、有的在进行工程招标,有的在勘探并争取采矿权等,计划产能超过1000万吨,已建成投产近100万吨。
抓住时机走出去,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对于我国钾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钾盐境外投资周期长、建设阶段高投入,找钾企业必须面对经济、商业环境等方面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保证“走出去”项目平稳落地?一方面需要企业做好防控措施,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进一步提供投资、审批、税收方面的大力支持。
境外找钾遍地开花
我国是世界钾盐特别是钾盐消耗和进口依赖最大的国家之一,钾盐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约50%的钾盐用量需要进口,而且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到2014年底,我国钾肥行业“走出去”项目,已在海外10个国家有28个钾肥项目在不同工程阶段中运作。其中投产的4个项目都在老挝,以开元集团老挝钾肥项目产能为最大,开元集团老挝钾肥项目在2014年首次实现返销国内市场,运回国内11万吨氯化钾,这也是国内钾肥行业走出去十几年来的重要成果。
除此之外,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找钾进展较快的项目包括春和集团刚果(布)MAG120万吨/年钾肥项目、中哈富通钾肥公司投资的哈萨克斯坦120万吨/年钾肥项目、兖州煤业加拿大钾肥项目等等,基本实现了钾肥“走出去”的全球布局,为我国未来钾肥供给提供了一份有力保障。
中国境外找钾的路线图中,非洲大陆是一个重要板块。国内企业在非洲刚果(布)、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勘探、评估工作,其中个别项目已经正式进入全面开工建设。从收购加拿大MagIndustries Corp公司,到2013年7月17日120万吨蒙哥钾肥项目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春和集团稳稳跑完了境外找钾的第一棒。春和集团控股的MAG公司公报显示,蒙哥项目的价格评估和经济分析均要比其他钾盐项目具有竞争力。项目总投资13.64亿美元,设计年产能120万吨。
更具规模的兖州集团280万吨/年加拿大钾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计划于2019年建成投产。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来存良介绍说:“2012年初公司进驻现场,同步推进勘探、设计、环评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显著成果。由加拿大当地勘探公司编制的NI43-101地质报告显示,1号勘探区可获取50.9亿吨钾矿资源。矿权区内稳定赋存3个富钾矿层,总厚度近30米;矿层品位高、氯化钾平均含量32%,最高达89%;不溶物和光卤石含量低,是世界级优质钾矿资源。”
“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同样有中国找钾人的身影。据中哈富通钾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清友介绍,中哈富通钾肥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是哈萨克斯坦钾肥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负责为哈萨克斯坦钾盐项目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哈萨克斯坦钾肥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已拥有的钾盐矿包括阿克托别州的日良矿及西哈萨克斯坦州的切尔卡矿。两个项目在供水、供电、能源、交通及人力资源等供应环节,都有良好的条件。“日良矿现在已勘明钾石盐存储量1.5亿吨。切而卡矿评价钾石盐储量4.5亿吨,两个矿合计存量超6亿吨,预测资源量将超10亿吨。两个钾盐矿的埋深一般在300-500米,便于开采。”
多元运作各显所长
国有大型企业、大中型民企具备钾盐境外投资较好的技术和管理支撑,最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同时也承担着提高我国钾肥行业的在国际市场地位的重任。而在具体的项目选择和运作方面,不同企业依据自身优势趋利避害,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非洲、亚洲国家和地区钾资源勘探程度较低,故探明储量占资源量的比例较低,据我国企业在上述国家勘探结果表明,上述地区具有丰富的钾资源,可满足大型生产基地的建设,但需要重点关注政治和社会风险以及资源伴生带来的开采风险。同时由于地质资料依据不足,开采方案选择不合理将影响项目建设进程。加拿大钾盐资源量占世界总资源量的53%,萨斯喀彻温钾石盐矿平均品位约为30%,相比较其它钾矿资源优势明显,但必须重点关注能否获得钾盐的运力份额,并注意地方政府在环保、劳工政策方面的要求。
春和蒙哥钾盐项目始于2011年,工程建设方面已经完成近30%。春和集团总裁江强表示:“在被我们收购之前,MAG公司已经完成了项目的前期评估,已获得年产60万吨钾肥的相关采矿证和环评许可证。实际上对于钾盐项目来说,这‘两证’的申请花的资金大、耗费的时间最长。”从实际开发来说,在春和接手之前,蒙哥项目已经完成了开发前的关键法律手续,拥有非常好的保障,并且运作规范。“第一,非洲的国家尤其是法属的国家对法律的遵守较好,立法很成熟;第二,项目前期的工程技术工作扎实,严格地按照加拿大NI 43-101规范进行地下钾盐资源勘探,投入了大量资金;第三,项目的技术方案论证上研究充分、投入较大,包括对溶采技术的投入;第四,委托国际知名的环保公司Genivar开展环评研究,对开采过程中及后期的环境保护均有系统的环保措施。蒙哥钾盐项目的前期工作非常到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这为其后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江强如是说。
对此,来存良表示:“兖矿集团选择在加拿大启动钾肥项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加拿大法制健全、社会安定,投资环境良好。加拿大钾盐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历较长的时间,开采和加工方案相对成熟,其人力资源满足率,政局稳定性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兖矿集团拥有四地上市平台、畅通的境内外融资渠道,加拿大项目的运行可发挥兖矿集团的采矿、洗选、化肥和国际化运营的整体协同效应。从价格的角度来说,矿井的开采难度、运输环节、政府税费政策、劳动成本影响最大。在预可研当中,我们的完全成本很有竞争力。”
从面向国内市场的角度而言,与刚果(布)、加拿大的项目相比,中哈富通在哈萨克斯坦项目似乎更具地缘优势。唐清友分析说:“先有矿再有公司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特别之处。我们是先掌握了这两个钾石盐矿之后才成立了哈萨克斯坦钾肥公司。我们是一个新成立的、专业化的民营钾石盐勘探开发公司。从一开始,公司就把目标设定为建成一个技术先进、工业可靠、成本低的示范性项目。我们的项目得到了哈萨克斯坦政府以及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外方承诺给予我们一系列产业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促成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中哈富通两个项目距离咱们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货运口岸1500公里左右,铁路运输通畅,便于我们的产品‘回流’国内市场。”
面向市场理性“回流”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钾肥企业发展不能仅局限在国内市场,必须面向全球,利用国外资源,开拓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钾肥企业“走出去”,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有利于带动国内外优势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提高我国钾肥掌控能力的产业政策。但具体到是否“回流”,则应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综合考量。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来存良认为,中国钾盐人应坚持国际视野,放开脚步,积极应对境外开发中出现的阻力,并勇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全球化生产链条和销售网络,打破现有国际钾肥贸易格局,建设世界钾肥供需新秩序。
“企业的目标是盈利。全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源共享已经成了大趋势。企业如果不关注世界经济的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将很难生存下去。所以,我们要放眼世界,建立世界范围的销售网络、管理体系、智库网络。我们中国的企业要有世界的眼光。”
对于钾肥的“回流”,来存良强调:“企业出海背靠祖国、心系祖国。在找钾道路上,中国企业做法不同但目标统一。钾盐市场是世界性的,钾盐企业销售方向也应是世界性的。中国对钾肥存在刚性需求,在我国需要钾肥且价格合理时,我们当然愿意产品更多‘回归’中国。而一个重要前提是国家为境外投资企业开放钾盐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权。”
江强认为,钾矿开采,历经勘探、环评、建设、投产等环节,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资金需求巨大,企业首要任务是保证健康发展。从反哺国内市场角度分析,得益于靠近海岸,蒙哥项目在物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我们项目产品出运不需要铁路或陆路运输,因为该项目离港口只有20公里,我们是把半成品用管道输送到港口,成本非常低廉。从刚果(布)运输到中国费用在油价高时是45美元/吨,现在是40美元/吨;相比较而言,从加拿大海运到中国费用是18-19美元/吨,加上从产地到出运港口铁路运费20-25美元/吨,综合费用和我们差不多。从市场角度讲,如果国内市场需求并不强烈,我们的产品运往巴西利润更高。刚果(布)离巴西很近,运费能省10-20美元/吨,而且巴西氯化钾市场价格比中国高30-50美金/吨。项目是否扩建、主要销售方向需综合考虑市场行情、国家需求,以及资金到位情况、合作伙伴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农资精英谈市场
本期嘉宾:
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磷复肥公司副总经理 毛冠之
嘉宾观点:
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生产企业,都对化肥市场没有信心,市场信心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市场成交低迷。目前各化肥品种的价格已经跌至低位,但并未见底,由于目前市场缺少实质利好,短期价格难以好转,春季价格或将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