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当下就是最好的未来
2016-02-18王宗亮
王宗亮
编者按:
此时谈起的『计算机』『网络』,就言同提及彼时被『说旧了的』『新媒体』:在这个人人统治、人人受制,且浑然生活其中的互联网时代,这些名词本身似乎变得毫无冲击力可言。但新媒介的产生、发展,依然给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的前进带来更多可能。
时下,许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跨界』学习旁人看来似乎无需深入接触的程序语言,并掌握此种媒介的更深层表达阶段。
在今日未来馆本馆首站的开幕展览上,美术馆选择了近年来活跃在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圈,且被贴上『中国前沿的媒体艺术家』的徐文恺,作为年轻艺术家单元参展艺术家之一。但在访谈中,笔者发现,艺术家并不是我们臆想中一位狂热的媒体技术者形象,他反而对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自己的创作的现状,均有着较为清醒和理性的判断。
东方艺术·大家:关于“未来”你怎样理解?
徐文恺:其实提到未来,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会联想到非常“高大上”的东西。包括这次在未来馆的展览,肯定不少人的心理预期是冲着捕获一些闻所未闻的事物类似猎奇的心理去的,而我认为这或许过于片面:我始终觉得,你越是在意未来,你反而越该关注现在、关注当下。
包括未来的艺术面貌亦是如此,只要你能投入在当下,真的去关注当下的艺术、艺术家,你就能准确的把握它们的动向。
东方艺术·大家:你对未来馆的哪些特质最感兴趣,是什么吸引你参与到这次展览中的?
徐文恺:这次不仅有许多“新媒体”艺术家前辈参展,更因为这次也吸纳更多和我一样的青年艺术家,让我觉得参加这次展览会获得我理想中的自由度与发挥空间。
另外就是馆方对“未来”这个概念做了很详尽的学术梳理与铺设,无论从事前工作还是最终的布展效果预览,都令人满意。
东方艺术·大家:你认为今日“未来馆”和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有什么区别吗?
徐文恺:区别肯定是有的,但不是仅限于表面概念本身,不是说提出“未来”,就和“过去”“现在” “传统美术馆”等等一下子拉开距离了,没有这样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今日美术馆这次将“未来”的概念从开放性上来说确实打开到了一定的高度。
东方艺术·大家:在未来馆中传统艺术家的概念有发生改变吗?
徐文恺:表面上看,因为参展作品及艺术家的特点,大家看到都是目前国内较为活跃的新媒体艺术家,相关作品可能会“入乡随俗”、在“未来”语境下显得更加“应景”了,但我觉得艺术家始终是艺术家,不会因为概念而发生目标和手段倒置的改变。比如艺术家需具备的前瞻性,它本身就是“未来”概念的一种。没什么值得强调的。
东方艺术·大家:你会一直关注未来馆的发展吗?
徐文恺:会的,我对未来馆以后的发展充满期待。
东方艺术·大家:你认为在日后未来馆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尝试与探索?
徐文恺:我觉得在场馆、作品的展示,以及参展艺术家的选取上,从技术手段与观念考量还可以更加大胆开放,虽然这次已经非常好,但还可以做很多的尝试;“未来”的概念不会轻易被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