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写好审读报告的三种能力

2016-02-18郝振省

出版参考 2016年1期
关键词:书稿名家出版物

郝振省

在去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表彰及研讨会上,我也曾代表中国编辑学会,肯定了这项活动的针对性和必要性,并且希望主办方和承办方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把这项活动办下去,做成品牌,不断扩大其影响。同时也期待这项活动和类似工作能帮助我们整个编辑出版界着实提高审读报告的学术含量、思想含量、文化含量、理论含量、科技含量及文采含量等。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出版参考》杂志社果然深孚众望,如期举办了今年的第二届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与去年比较,今年组委会的评比组织活动基础工作更扎实、更有序,厚厚的推荐文本,清秀的评审表格,没有发现编校差错,审读报告的质量与评比工作的质量呈现出“水涨船高”的态势。中华书局的一本获奖出版物:《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第二辑,全四十四册)》,编辑的审读意见竟然写了40多页纸,约五六万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土壤侵蚀调查与评价》,其审读报告也有23页之多。表现出一本精品的问世,责任编辑要付出多大的心血与智慧,体现出“编辑是出版社核心资产”结论的真理性与科学性。当时我建议,做好关于这项活动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将精选出的优秀审读报告付诸出版。还可以搞一期《出版参考》的专刊,把优秀的审读报告与专家点评集纳性地刊登出来,以增强这项活动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扩大它对业界的积极作用。主办方也采纳了,于是我也就不好拒绝为专刊撰写“卷首语”文稿的任务了。

如果说去年的第一届审读报告评选活动已经唤起了业界对于图书审读报告的一定重视的话,今年则已经开始了对这次活动成果如何利用的探索。在肯定精品出版物的同时,确实有必要把这些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写出的审读意见和审读报告展示出来,供业界同仁欣赏、借鉴和学习!也供业内外的同志了解,在一部精品出版物背后,有作为的编辑究竟投入多少精神劳动(包括创造性劳动),付出了多少智慧的心血!

只了解这些似乎还不够,还应追溯专家型编辑、学者型编辑,甚至编辑名家、大家的成长之路,应该追溯审读报告在编辑成长过程中的基础的也是独特的作用。能写好审读报告,未必一定能成为编辑名家、编辑大家,但成为编辑名家、编辑大家则一定是撰写审读报告、审读意见的高手,一定是书稿加工的行家里手。这个“高手”或曰“行家里手”至少要具备三种突出的能力:

其一,你得具备相对足够的学识,或者叫做相对完备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既包括编辑专业的板块,又包括学科方面的板块。你的这个知识体系能够成为你所审读文稿的权威的和可靠的参照系,成为你检查和阅审文稿的标尺与规范。

其二,你还得具备使用这种知识、检查文稿内容的能力。你那个知识体系虽然不可或缺,但是你如果不大会娴熟地运用它,那么它还是一个死的东西,难以与文稿发生联系。如果要使这种知识体系活起来,成为真正的编辑工具,那还得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历练,时间至少2-3年,还得在导师指导下,认真投入,不得省略。这只是起步阶段,事实上还得不断地积累。不过对编辑名家审读报告的借鉴显然可以缩短这一历练的过程。有的编辑审读报告写不出几个字来,主要是腹中空空,提笔重重。

其三,你还得把这种能力用过硬的、带有文采的文字表现出来,撰写下来。在对图书编辑工作的考察中,笔者发现,有的编辑朋友也能看出书稿中内容方面的问题或者技术规范和编校质量方面的纰漏,但是对一些内容方面较明显的错讹却不能准确形象地作出表述,让作者比较愉快地接受,从而提高书稿的综合质量。对书稿一些非常精彩的刻画与描述,或一些十分科学又精辟的观点,又缺乏精到和流畅的肯定与褒扬。这就是编辑的文学功底、文字功底不到家的缺陷了。

实际上,一篇好的图书审读报告,除了服务于书稿综合质量的提高以外,经过稍稍地打磨,还应该是一篇很好的书评文章。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会抓住审读报告这个工作的中心环节,抓细、抓小,抓深、抓好,为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坚持不懈地做出努力!

(作者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猜你喜欢

书稿名家出版物
名家之约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名家之约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2017年出版物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