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剑指谣言,大声疾呼“正眼看农药”

2016-02-17中国农资汪洋

中国农资 2016年24期
关键词:毒性农药农业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业界时评

剑指谣言,大声疾呼“正眼看农药”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我国有1000多种农药,却只有20多种害虫。我国每年农药用量337万吨,分摊到13亿人身上,就是每个人2.59公斤!这些农药90%进入我们的生态环境,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近日,某微信公众号转载发布的《怎么才能拯救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一文很快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对此,农药界权威机构和从业人士纷纷发声:“此文未能客观、真实地评价我国农药使用情况,严重失实,对农药行业和农业生产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由于事态严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当即对该微信公众号发出了失实纠正函:“希望对方能够客观评价农药功过是非,而不是一味抹黑农药,使公众谈农药色变,造成社会的恐慌。”

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准确性究竟有多高?农药究竟为社会带来了什么?假如没有农药世界将变成怎样?“去农药化”“妖魔化农药”言论何时才能平息……权威部门以下的回答想必会给出一些合理的解释。

2009—2013年,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对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历经五年研究,确认的我国有害生物种类数量一共有3238种,其中病害599种、害虫1929种、杂草644种、害鼠66种。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治有害生物、保障农业增产以及粮食和食品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使用农药约30多万吨。由于用药不当或停止用药,当年可导致作物减产35%—40%,其中水果和蔬菜受到的损失可达40%-60%,第二年甚至出现绝产。

农药的合理使用,为我国每年平均挽回粮食5000万吨、棉花150万吨、蔬菜1500万吨、水果600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以上。从投入产出来看,每使用一元钱的农药,可获得10-20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另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农药产品34315个,涉及2232家企业(其中境外企业105家),661个有效成分。

此外,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已禁用33种高毒农药,在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目前我国高毒农药的比例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所以农药产品的安全水平越来越高。目前国内使用的农药均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价才允许上市,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还要进行再评价,所以根本不存在“农药越用越毒”一说。

事实证明,农药对农业丰收功不可没,但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是,社会公众对其成见太深、偏见太偏。往往只见其弊,不谈其利,更有些公共媒体时而借题发挥,夸大其词,把个别农药引发的负面影响个案演绎到整个农药产业,甚至“妖魔化”,颇有坐井观天、盲人摸象、人云亦云之嫌。结果是农药的贡献很大,却讨不到好名声。

关于如何看待农药的利与弊的问题,行业里有位老专家曾这样描述,农药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是个宝,可以控制病虫草害,为作物增产、稳产提供保障;用得坏,是个害,造成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妨碍生态安全。此外,农药之所以被指责为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的罪魁祸首,与农药常识的普及、使用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农药的毒性特点及农药残留是科学用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农药的确存在一定的毒性,但不同的农药品种其毒性不同,有的毒性很高,有的毒性较低,有的甚至低于食盐,也并非所有用过农药的农产品就一定有毒。

毫无疑问,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农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有现代农药。为了适应当今和谐环境的需要,我们必须采取堵、疏并举的措施,在禁限一批对社会环境有不良影响农药的同时,也要加强政策和经济支撑,开发符合社会发展的农药。再则,对于现有的一些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农药应予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并加强管理。总之,农药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资料,我们就应正确对待,对于有不良作用的农药必须严格管理,必要时进行禁限用,并加快取代;涉及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农药品种,则必须正确对待,加强引导。

对待一件事物,必须从正反两面来看,才不会产生偏见。农药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有绿色农药得到发展、壮大,绿色农业和食品安全才得以保证,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对待农药,我们不能“门缝里看”,把他看“扁”了,更不能“闭眼”,把他“一抹黑”。我们要大声疾呼:正眼看农药,还农药以清白,待农药以公平。

猜你喜欢

毒性农药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