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之乡的职工之家
——龙陵县总工会工作记事
2016-02-17西门
文 西门
石斛之乡的职工之家
——龙陵县总工会工作记事
文 西门
保山市龙陵县有三张名片,号称“三黄”:一是紫皮石斛,当地人称“黄草”,目前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是黄龙玉,又称黄蜡石,田黄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由于产在龙陵,又以黄色为主,故名黄龙玉;三是黄山羊,属皮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肉质细嫩,膻味少,上过中央电视台。
县总工会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作为,强化工会维权,帮助职工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擦亮龙陵名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精彩。
王玉萍(中)和周明晓(右)、任文琳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
在云南这个植物王国里,石斛是上天送给人类的又一样礼物。
石斛味甘,性微寒,《本草纲目》中说它“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
龙陵多温湿、冷凉的气候环境,植被覆盖良好,成为石斛的“天然居室”。全县40余个品种中,分布最广、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是紫皮石斛。
上世纪90年代,龙陵县龙山镇河头村部分村民率先在树上或天然林中进行仿野生放养,迈出了人工种植石斛的第一步。2001年,当地人创造了用废弃木材制成木槽或木床进行种植的生态模式。2008年,县委政府正式将石斛产业作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目前,全县石斛种植户达12000多户,从事石斛产业的有四五万人。龙陵紫皮石斛的产量占了全国的70%以上,已涌现石斛有限公司8家,专业合作社24个。
如何种植加工好石斛,工会同样可助一臂之力。
石斛每亩的种植成本是五六万元,三年后可进入丰产期,但其间水分和基质配料的使用很有诀窍。县总工会联合县人社局、县职业中学等单位适时举办了石斛种植培训班,提高了农民工的技能素质。
2015年3月,为了让广大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县总工会联合县农业局农广校来到龙山镇云山社区和平达乡平安村开展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主要内容是石斛枫斗的加工技术。所谓枫斗,就是采取石斛的茎将其烘干后得到的药材,便于长期储存。这项技术劳动强度不大,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扭结要领,熟能生巧。
平安村大多男丁常年外出务工,农村家庭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也料理农事。石斛枫斗加工为她们找到了一条赚钱门路,工会专门聘请了3位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现场指导。参加培训的88人中,30多岁的农村家庭主妇就有30人。一个月的培训结束后,这些家庭妇女每年加工枫斗的时间可持续8个月,技术熟练后一天可以加工一斤左右的枫斗,每天收入100元上下,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
黄龙玉让龙陵名声大振,亦是龙陵的产业之一。要做出玉石精品,雕工尤为关键。龙陵县总工会联合县人社局,以县职业中学为基地,请来福建的师傅举办了黄龙玉雕刻培训班,这些师傅还与学员结成师徒对子。
此外,县总工会还举办了电焊工、车辆维修、医疗卫生等技能培训17期,共培训职工农民工9683人,其中1690人通过培训取得了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有450人取得了证书。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安置就业113人。各种技能竞赛也在全县范围内蓬勃开展。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知识竞赛、初中女教师技能竞赛、妇幼健康技能竞赛、护理知识情景剧比赛、保密知识竞赛等活动,带动了全县131个单位2000多名职工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
龙陵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玉萍来自乡镇,到工会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工会事务感受颇深:“我们把省总的‘一活动一工程’和龙陵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看到那些农村家庭主妇学会了枫斗技术,坐在家里就可以赚钱,我们也感到高兴。”
参与职工维权
保山市汉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龙陵开展业务已有多年,项目涉及高速公路建设和房产开发。遗憾的是,这家公司2014年拖欠农民工工资2300多万元,涉及农民工1211人。农民工自发组织了多次讨薪行动,但该公司却以种种理由进行搪塞,坚决不予支付。龙陵县总工会接到农民工信访后,为了确保农民工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回家过年,及时与县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弄清了事情的真相。随后,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带着农民工代表联合相关部门一起来到汉庄公司,正式商讨事情的解决办法。
5天后,几方最终达成协议,由汉庄公司先行支付2000万元,余下的300万元,也在2015年年底前结清。至此,这起拖欠半年之久的农民工欠薪事件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2015年3月,县总工会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龙陵康丰糠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龙山硅冶炼厂、顺康硅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与职工之间,有的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职工工资福利、劳动保护、女职工保护、经济补偿、辞职辞退和社会保险的购买等内容均不符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涉及职工121名。职工曾多次与公司协商,但终无结果。
针对龙山硅冶炼厂用工不规范的事实,县总工会成立了工作组,派驻企业进行工作。经多方取证,听取职工诉求,工作组的同志通过宣传引导,提高了劳动者和用工者的法律意识;同时帮助企业健全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督促企业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年休假制度、考勤制度,加强对劳动用工的规范化管理;县总工会还联合县人社局认真检查企业劳动用工存在的其他问题,并责令企业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龙陵县总工会副主席周明晓说:“职工不满的就是合同不平等,再不整改还会出问题。”
借此机会,龙陵县总工会在这两家企业完善了工会组织建设,职工的意见和诉求得到听取及反映。目前,这两家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帮扶温暖在心间
45岁的董满归曾是粮食系统职工,因患脑萎缩导致双目失明,后来又患上淋巴癌,挥之不去的病魔让一家人都有些忧心忡忡。她的丈夫是龙陵县第一中学的老师,董满归也因此时常和学生打交道。他们的儿子考上重庆邮电大学就读后,县总工会先后两次对她进行了看望慰问,每次都为她送来3000元的帮扶金。龙陵县总工会副主席任文琳回忆说:“别人的帮扶,她铭记在心,她也会想法帮助别人。她老公所教的班级有些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董满归会在家里摸索着为他们做饭,因为她看不见。”
龙陵县黄龙玉办公室的孙家贵,媳妇在家没有工作,两个女儿是一对双胞胎,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孙家贵的工资维持。2015年,两个女儿参加高考,一个考在昆明理工大学,一个考在云南艺术学院,县总工会以临时救助的方式资助了他们一家5000元。
同样是生双胞胎,龙陵县勐蚌村村民老郑面临更大的难题。老郑的媳妇目前享受低保,他自己脚上有点残疾,平时只能帮别人放黄山羊。也是在2015年,他的两个娃娃一个考在昆明,一个考在保山,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学,县总工会资助了他们一家5000元。近两年间,县总工会实现帮扶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上大学49人,助学金额11万元。
30多岁的何红梅在龙陵打拼多年,石斛红火之时,她也跟着种起了石斛,由于规模不大,她于2014年又加盟了一家洗车店,就在她的店面装修资金遇到困难之时,是工会“贷免扶补”的5万元资金帮她解了燃眉之急。现在,何红梅的洗车店里招聘了10来个缅甸洗车工。
地税局职工李菊香因患肾衰竭,虽经换肾但不太成功,一直住院,每月花费五六千元。而在前期的换肾过程中,花费更是数十万元之巨。通过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她已报销7万多元,减轻了一家人的经济负担。
2014年,龙陵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通过规范化建设,已形成了以困难职工信息网为依托、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的平台。构建了法律政策咨询、就业服务、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就学援助为一体的帮扶机制。近两年共筹集帮扶资金38 . 9万元,看望慰问了困难职工、农民工、劳动模范、留守儿童、单亲女职工共556人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弱势群体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