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资源状况
2016-02-17刘源
草原资源状况
我国是一个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覆盖着2/5的国土面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草原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分布格局
北方和西部各省区是我国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区。西部十二省(区、市)草原面积3.31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4.2%;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六大牧区省份草原面积共2.93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3/4。其中,西藏自治区草原面积最大,达0.82亿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8.1%;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面积达0.79亿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8.81%;第三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面积达0.57亿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4.68%。我国南方地区草原以草山、草坡为主,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积约0.67亿公顷。
草原类型
我国天然草原依据水热大气候带特征、植被特征和经济利用特性,可划分为18个类、53个组、824个草原型。18类草原中,高寒草甸类面积最大,为6372万公顷,占我国草原面积的17.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及新疆。温性荒漠类4506万公顷、高寒草原类4162万公顷、温性草原类4110万公顷,这三类草原各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0%以上,分别居二、三、四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和西部地区。面积较小的5类草原分别是高寒草甸草原类、高寒荒漠类、暖性草丛类、干热稀树灌草丛类和沼泽类草原,面积均不超过全国草原面积的2%。其余各类草原面积分别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和7%之间。
草原植物资源
草原植物资源是草原资源的主体,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草原植物资源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是人类重要的天然物种基因储存库。我国草原跨越多种水平和垂直气候带,自然条件复杂,因此我国草原植物资源具有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根据20世纪80年代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结果,我国有饲用植物6704种,分属5个门、246个科、1545个属。草原植物中,可作为药用、工业用、食用的常见经济植物有数百种,如:甘草、麻黄草、冬虫夏草、苁蓉、黄芪、防风、柴胡、知母、黄芩等。
草原动物资源
草原是重要的动物资源库。在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有2000多种,包括鸟类1200多种、兽类400多种、爬行类和两栖类500多种,其中有大量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草原有放牧家畜品种250多个,主要有绵羊、山羊、黄牛、牦牛、马、骆驼等。
草原自然保护区
草原自然保护区,指政府在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态系统、珍稀濒危草原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草原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是维护草原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手段。目前,全国农业系统建立并管理的省级以上草原自然保护区有9个,涉及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和新疆等6省区,所保护的草原涵盖了山地草甸类、温性草甸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等多个草原类型,保护草原面积约24万公顷,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的0.33%和面积的0.16%。其中,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2个,分别为河北围场红松洼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宁夏固原云雾山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草原面积约1.46万公顷。总体来看,我国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缓慢,一些主要的珍稀草原植物和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态系统还没有得到及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