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强攻坚 协力同心促发展—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2015年再创佳绩
2016-02-17于泽陈少康李爽北京市畜牧总站
文│于泽 陈少康 李爽(北京市畜牧总站)
内外兼修强攻坚 协力同心促发展—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2015年再创佳绩
文│于泽 陈少康 李爽(北京市畜牧总站)
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于2009年4月正式成立,由生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和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三个层级构成。研发中心由一名首席专家和五个功能研究室(功能研究室分别是:遗传改良与繁育技术研究室、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疫病控制研究室、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加工流通与经济研究室)组成;依产业布局及特征,于京北、京南两个生猪产业带上设6个综合试验站,包括5个养殖试验站和1个加工试验站;在生产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35个田间学校工作站。团队共聘任1名首席专家、16名岗位专家、6名综合试验站站长、35名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58名成员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及相关企业。
团队把“提高成活率”和“解决繁殖障碍”作为技术攻关路线,按照畜牧业发展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把工作重点放在京东南平谷、顺义、通州、大兴、房山5个区县生猪产业带,并兼顾延庆、密云、昌平和怀柔等非重点产业区域,以规模猪场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以打造种猪业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大力开展各种技术的推广。
一、2015年工作概要
2015年,根据北京市《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围绕《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第二个五年任务规划》,认真谋划团队发展的具体路径与措施,尊重市场多元化、产品多样性原则,在生产模式、产品构成方面适度引导差异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利用率”,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开展各项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团队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2015年度各项工作。
二、2015年研究与推广成效
1.继续推进种猪登记与遗传评估工作,稳步推进种猪联合育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猪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技术,重点指导技术力量不足的种猪场,督导技术熟练的种猪场及时上报测定数据,及时解决种猪场在性能测定与数据上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稳步推进种猪联合育种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2015年,北京市种畜遗传评估中心共收到2.6321万头种猪的生长性能测定数据,其中达100千克体重日龄有效记录2.6321万条,达100千克体重背膘厚有效记录数2.6310万条,繁殖性能总产仔数有效记录1.4152万窝;登记种猪16.9757万头。种猪遗传改良进程加快。
2.北京市生猪产业育种目标的修订。育种目标应该立足于长远的考虑,并且在育种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随着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修订育种目标。团队针对北京市生猪产业水平和市场需求,通过调研,广泛收集数据,建立生物经济学模型,应用差额法的原理计算北京地区生猪目标性状经济权重,制定了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初步修订了适合北京地区的猪育种目标。
3.种猪自动化测定设备的研发获得重要突破。
(1)种猪自动饲喂系统完成定型,达到推广水平。种猪自动饲喂系统经过先后5年(2011至目前)的研发,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目前终于完成了定型,达到了推广水平。这套装置可自动称量猪的体重、记录每次采食量,记录猪的体温,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大圈群养自动分拣系统软硬件全部制作完成,开始了现场测试。大圈群养自动分拣系统综合了种猪自动饲喂系统的自动称量体重、自动计料的功能,同时增加了自动管理方面的功能,该套设备的研发成功,将使育种场的种猪性能测定实现真正的自动化,大大提高测定工作效率,将来完全可以实现全群测定。
4.建立猪病快速临床诊断法。对猪病做到早期诊断、快速诊断和及时防控,做到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将猪病按发病症状分为发热症候群、拉稀症候群、咳喘及喷嚏症候群、神经症状及皮肤症候群、繁殖障碍及无乳症候群及其他症候群。每个症候群又分为很多小类。使养殖场户通过猪只表现的症状,就能够快速进行诊断,使现场疾病诊断变得快捷、高效。
表1 团队2015年宣传报道情况
三、技术培训成效
团队各级成员根据整体部署,围绕政策导向,结合实际生产需要,采用专题座谈、技术观摩、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多层面多角度与养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累计达9805人次。
四、获奖、论著与专利
2015年团队获得奖项4项,其中省部级奖项2项;主编论著6部;申请专利13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发表论文58篇(其中SCI文章共15篇)。
五、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2015年,团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工作简报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广泛报道了生猪产业创新团队试验示范和服务农民的成果,扩大了团队的影响力。
全年各层级共编写简报796篇次,进行网络宣传158次,电视宣传报道和新闻访谈等11次、电台2次,报纸宣传23次(表1)。
经过几年的建设,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成绩斐然,但在推进北京市生猪产业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产业发展方面还任重道远。团队将继续扎实开展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潜心科研,攀登高峰,共同努力多出成果,为北京市生猪产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