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落户”呼唤城市转变发展理念
2016-02-16
岁末的北京,除了雾霾天频频亮出的红色预警,最引人关注的消息,莫过于《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了。曾几何时,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不断试点、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的时候,众多从外地到北京奋斗、打拼的“北漂”们依然在手持暂住证等待,期待北京也有一天推出类似政策。这次,随着“积分落户”政策征求意见,舆论惊叹:“这一次,真的来了。”由此,北京也成为国内一线超大城市中最后一个施行“积分落户”的城市。
但仔细阅读征求意见稿,很多人开始的乐观笑容渐渐变得凝固了,“有北京居住证、年龄不满45周岁、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以上、符合计生政策、无犯罪记录”,这些条件原本显得门槛不高,但很多后面的“加减分”项目,可以看出落户北京并不容易。因而,此次征求意见的“积分落户”政策又被称为国内门槛最高。
为何?北京的首都定位和人口压力,决定了控制人口规模是一种现实选择。过去,落户北京的通道基本被组织、人事、教育、公安等部门所掌握,除了京外调干、人才引进、毕业生分配等渠道外,对于更多的社会人群而言,落户北京就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因而,推动“积分落户”政策的意义在于向广泛的社会人群打开了一个窗口,并且,“公开”是这一政策最基本的关键词。
同时,对于积分的设置,也更多表现为人口政策的取向。比如,有人不理解为何要限定“年龄不满45周岁”,这显示着城市政策的主导者希望能够落户北京的,是一个年轻人群,暂时不会增加养老压力。在加分的条件中,主导者也希望更多引进知识型、科技型的人才,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帮助。由此,有人感到困惑:“超过45岁就不行吗?”“北京不需要卖菜和送豆浆的低端劳动者吗?”在已然走向“公开”的道路上,能不能体现出“公平”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有人希望,将年龄限制放开到50岁以下;也有人呼吁,“积分落户”要给低端劳动者留下空间。应该说,这些意见表达,正是“积分落户”政策征求意见的题中应有之意。
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能源紧张等“大城市病”的困扰下,近年来,北京已经显示出“控制人口规模”的趋势。对外来人口中的孩子入学条件限制,让拥有北京户口成为更多外来者的迫切需求,也是一种现实的渴望、美丽的梦想。在高房价的影响下,很多年轻的毕业生“望房兴叹”,因为“买不起房”而降低了留在北京工作的意愿。呼吸不到家乡那样清新的空气,每天拥堵在上下班的路上,这些因素,都成为人们“吐槽”北京生活时的经典情景。然而,拥有事业发展的无限机会,以及人生向上生长的种种可能,又是很多年轻人难以割舍北京的重要原因。在众多年轻人依然憧憬和享受在北京奋斗的过程中,“积分入户”政策无疑吹起了一股让生活更加充满希望的热风。
在征求意见的同时,地方政府更应该转变治理理念,不要把人口增加、流入单纯地理解为“增加城市负担”。现代社会和城市崛起的奥秘,就在于巧妙地利用“聚集效应”。比起伦敦、纽约、东京、首尔,北京作为世界超大型城市的后来者,从城市理念和管理水平而言,还处于初始阶段。针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在人口统计、交通配置、公房租赁、水电供应等公共政策安排上,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全新理念。重新认识人口与城市的关系,现实中的“人满为患”,往往与城市功能设计不合理有关。北京将通州建设成“城市副中心”以及市政府外迁,就是“多中心”理念的探索实践。
有人认为,有多大的经济规模,就有多大的人口规模。1949年北京人口420万人,GDP不过数亿元,当北京人口达到1972万人时,GDP达也到11865亿元,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生活成本增加、幸福指数降低,很多人选择逃离“北上广”。而新的经济需求和工作机会,又不断吸引新的寻梦者。这就是市场配置的魅力所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调研也承认“以青壮年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弥补了北京市劳动力不足,为北京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城市越来越大,人口不断增加,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很多国家经过探索,已经或正在得出一些有益经验化解这一难题。因此,北京将施行“积分落户”政策,无疑是对此前较为僵化的户籍制度进行了“破冰”,为人才流动和社会均衡发展打开了一个口子。但这仅仅迈出第一步,将来还要对人口和户籍管理进行改革,从单一的审批限制转向对人口的轨迹管理,真实、实时、动态地掌握人口变化的信息,并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下功夫。